连载365
南下乌克兰(Ⅰ)
希特勒曾经向他的人民许诺,德国国防军会在1941年冬季来临前结束这场远征。到8月中旬,他就知道这种诺言无法兑现了。的确,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 一个也没夺下来。
元首郁闷极了。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希特勒终于向古德里安道了歉,“要是我早知道你那本书里列举的苏联坦克数量是真的,也许我就不会发动这场战争了……”
使他更郁闷的是,陆军情报部门完全把他给害惨了。尽管德军俘虏红军士兵的数字极为可观(已经超过了两百万)但我们应该看到,苏联幅员辽阔,人力资源取之不竭,全面进攻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在8月份的时候,哈尔德终于承认了情报部门的失误,他痛苦地写道:“在攻打它们时,我们认为它们顶多有二百个师。可现在,我们数出来的就有三百六十个。而且,消灭十几个师,它们很快就会补上十几个……”
以亲俄著称的里宾特洛甫得意非凡。7月28日,这位趾高气扬的外交部长终于寻找到了机会,和希特勒痛痛快快地吵了一架。那是一个炎热而窒息的夏日,外交部长大发雷霆,高声呼吁终止对俄战争。希特勒被这异乎寻常的攻击气得脸色发青。他试图为自己辩护,但话到一半便说不下去了——他痛苦地捂住胸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里宾特洛甫同样被吓得脸色发青(以为元首患心脏病了)。过了半晌,希特勒终于缓过气来,“约阿希姆,以后你就不要再反对我了。”
8月6日,希特勒拖着抱恙的身躯来到南方集群司令部所在地——乌克兰的一所军事学院,探望龙德斯泰特和安东奈斯库将军。此时,针对基辅的进攻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对于拿下基辅,希特勒仍然抱有很大期望。
可是到了8月12日,他的期望破灭了——前线传来消息说,军队伤亡惨重,无力再战。面对如此坚固的防御体系,打了大半辈子仗的龙德斯泰特元帅也只有望城兴叹,被迫下令第29军停止进攻,返回出发阵地。
接下来怎么办呢?所有人纷纷摇头,表示无解。据冯•贝洛后来记载,在此期间,希特勒曾多次找中央集群以及南方集群司令员谈话,话题围绕着俄国概况、红军实力和幅员广阔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特别令希特勒头疼的是,中央集群一方面一哭二闹三上吊地强烈要求进攻莫斯科,另一方面,南方集群竟然连基辅都无法拿下!更别提什么“全歼基尔波诺斯西南方面军了”。
也就是8月12日那天,当龙德斯泰特再次掏出“巴巴罗萨”计划,仔细读着上面那份长长清单的时候,真是欲哭无泪。
TMD太坑爹了!“巴巴罗萨”是这样说的:南方集群必须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克里木半岛;占领顿涅茨河煤矿区;切断俄国高加索石油供应……完了吗?还没呢,后面还有!在陆军统帅部8月12日颁发的新指令中,南方集群必须还要前出至库尔斯克——哈尔科夫——罗斯托夫一线。这一线在哪里呢?
总之,看了地图之后,龙德斯泰特老元帅差点就气晕过去了。
库尔斯克——哈尔科夫——罗斯托夫一线大致在基辅后方500公里(见图红点)。占领这一线的好处是,南方集群可以背靠亚述海,战线无形之中缩短了几百公里。南方集群便可以安心地过冬了。可问题是,龙德斯泰特此时连基辅都拿不下来呀!
连载365
南下乌克兰(Ⅱ)——苏联统帅部的争论
已经找不出任何言语来形容龙德施泰特元帅此刻的心境了。元首交给他的担子太沉、太遥不可及,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成功完成乌曼合围后,元帅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而是给他妻子写了一封信。信中冷静地写道:“俄国无边无际的空间吞噬了我们,吞噬了德国指挥官的心境……”是呀,他们正在征服广袤的土地,可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地平线却让德国人觉得这片土地几乎无法征服。
在这个关键时刻,龙德施泰特彻底没辙了。他知道,以南方集群现有的兵力,是无法完成那个宏伟目标的。
但是,这个重大的疑难竟然“自行”解决了。就像笔者在前文说得那样,由于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群成功夺取斯摩棱斯克,深入俄国纵深,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几乎形成了一个直角,而这个直角里装着红军完整的西南方面军。这也是为什么希特勒霸道的要求中央集群南下的原因所在——诱惑实在太大了,简直就是每一位军事统帅梦寐以求的军事势态。
没错,他要重演一次“坎尼”。
与此同时,茫然无知的斯大林仍然把主要精力用于基辅的防御上。但在苏联统帅部内,清楚判断出希特勒新意图的人却是有的,这个人就是朱可夫。他及时的给斯大林泼上了一盆冷水。
不得不承认,朱可夫将军很有才华。因为早在7月29日,他便清晰地判断出西南方面军有遭合围的危险。他也知道,德国人最喜欢干的莫过于在地图上画圈圈。为此,朱可夫提出了三条建议——这三条建议都是极富远见的。
第一:为防万一,应迅速从西伯利亚调来8个精锐师,加强莫斯科的防御。
第二:在叶利尼亚发动一次反击,拔除这个威胁莫斯科的突出部。
第三:西南方面军必须立即撤过第聂伯河,与西方方面军的战线保持一致。
前两条建议斯大林没有做声。但第三条却引起了斯大林的警觉。他反问朱可夫,“基辅呢,基辅怎么办?”
朱可夫斩钉截铁地回答,“基辅不得不放弃!”
斯大林狂怒了。放弃基辅?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据朱可夫后来追述,斯大林当时就跳将起来,劈头盖脸地怒骂一句:胡说八道,放弃基辅,亏你想得出来!
朱可夫也是牛气冲天,马上回敬一句,“如果你认为我这个总参谋长只会胡说八道,那还要他干什么。我请求解除我的总参谋长职务,派我到前线去吧”。
就这样,朱可夫被赶出了房间。其他与会者顿时抓住了话柄,纷纷指责朱可夫太狂妄,怎么能这样跟斯大林同志说话呢?他们说,斯大林没有他(朱可夫)也一样能行。善于煽风点火的政治部主任梅赫利斯更是挖苦朱可夫。说他,“把东方的军队调往莫斯科等于是把远东拱手送给日本人”,良心大大的坏了。
为了惩罚大不敬的朱可夫,半小时后,他又被众人召回了房间。这一次,朱可夫被撸去了他的首席参谋长职务,改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为什么不是文工团方面军司令员呢?)刚才你不是说要在叶利尼亚组织反击吗?那好,就请你去负责这件事吧!
朱可夫前脚刚走,斯大林又匆忙从前线召回了一个人——叶廖缅科中将。尽管叶廖缅科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的表现糟糕得要死,但斯大林却非常信任他。为什么呢?因为叶廖缅科很聪明,善于逢迎拍马。据华西列夫斯基后来回忆,叶廖缅科举止雍重,尽说一些斯大林爱听的话。他信口开河的讨好道:“是的,是的,敌人无疑很强大,但已经没有战争最初那样盛气凌人了!”(斯大林心花怒放)
斯大林又发话了:“如果我把中央方面军配属给你,并给你一些炮兵的话,你能不能阻住古德里安那流氓,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侧翼呢?”叶廖缅科立即无比自信地举起右手,回答说,“我是一名士兵,斯大林同志派我去哪我就去哪!”
斯大林再一次心花怒放。华西列夫斯基继续写道,叶廖缅科表示最近几天内将有绝对把握粉碎古德里安(真的吗?)。这种坚定的态度博得了最高统帅部的赞誉。好耶,好耶,叶廖缅科同志威武,叶廖缅科同志荡漾。甚至在叶廖缅科走出办公室后良久,斯大林仍然陶醉其中——他扭过头来对华西列夫斯基说,“看吧,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