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连载337

鏖战

第129步兵师的突然出现拯救了卢金,也拯救了斯摩棱斯克城。对他来说,这一切真像是在做梦一样。卢金迅速将这个师部署到预料中德军突破的方向。在16日一整天里,卢金依托北岸工厂区的建筑物,建立起了防线。

7月17日,预料中的德军总攻开始了。在飞机和重炮的掩护下,古德里安第18装甲师及29摩托化步兵师开始强渡第聂伯河,向卢金的防线猛攻。

德国人的战术很明确:以潜水坦克和冲锋舟为前导,在城北建立、并巩固登陆场,掩护后续步兵过河。卢金的战术也很明确:绝不能容忍德国人建立桥头堡!他一没飞机,二没坦克,一旦德军在城北站稳了脚跟,这场战斗就输定了。

绝不能后退半步!这是每一位苏军指挥官下达给士兵们的命令。在这条不足10平方公里的战场上,双方3万名将士打得天昏地暗,精疲力竭。从拂晓到黄昏,德军不断投入兵力,但进攻仍不见成效。奔腾的第聂伯河,犹如一条岿然屹立、坚如磐石的屏障,阻挡在他们跟前。激战至7月18日深夜,第18装甲师“拼光了”——被硬生生地憋成了“第18装甲连”——开战时,他们拥有坦克数量214辆,可如今,整个师还能运作的坦克只剩下12辆!无奈之下,古德里安只好将第17装甲师由侧卫的位置抽出,接替第18装甲师投入战斗。在接下的两天里,卢金继续承受着德军优势兵力的猛攻,战斗进行到白日化阶段。然而,德军仍然无法前进一步,登陆场始终建立不起来!7月20日,第17装甲师师长卡尔·冯·韦伯少将阵亡;第29摩托化师的一线作战士兵同样被拼得一干二净,大声疾呼要求“补充人员和武器装备……”

而这些恰恰是古德里安所无法给他们的。

现在,由于斯摩棱斯克战役的失利,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的进攻重点开始逐渐向右转移。很显然,卢金防线的正面太窄,又没有侧翼掩护,一旦德军迂回到其后方,前后夹击,卢金必败无疑!但是,古德里安并没有这样做,他不仅没有迂回,反而命其第10和第3装甲师(师长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莫德尔元帅)向右急转,一路扫荡,于7月20日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以东70公里的叶利尼亚城,从而形成了一个面向莫斯科的突出部。(叶利尼亚突出部)

后来,mars先生在其《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一文中指责古德里安指挥失当,他写道:“我很难理解在对斯摩棱斯克久攻不下的时候,古德里安为何不将右翼的装甲师调来支援其左翼,反而另辟战场,难道他想在未消灭卢金以前,就通过叶尔尼亚突出部直接冲向莫斯科?以他手中的兵力,这可能吗?”

顶!这句必须顶!笔者在仔细翻阅了资料之后,也大概明白了古德里安的战略意图。实际上,他的想法很单纯——为即将展开的莫斯科战役建立一个出发阵地。(见下图)因为莫斯科正好位于斯摩棱斯克与叶利尼亚城之间。

自己画的草图,大家将就看看吧……如图所示,古德里安的钳形攻势发展到后来其实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变成了正面强攻。如果他不去进攻叶尔尼亚,而是用第3和第10装甲师迂回到卢金防线的后方,这场战役将变得容易许多。

连载338

古德里安的野心

我想说的是,古德里安先生与其说是一位装甲集群司令,不如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大战略家……”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时候,他惦记着明斯克;在明斯克战役的时候,他又惦记着斯摩棱斯克……现在,斯摩棱斯克战役尚未结束,他的注意力又转移到莫斯科上面去了。

于是这一次,战斗再次脱离了德军的原定轴线。本来他们计划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将苏军第16、19、20集团军包入囊中,但正是由于古德里安贪功心切,硬是要去进攻叶利尼亚城。所以,在斯摩棱斯克通往莫斯科的主要公路上还有一个缺口。我们知道,钳形攻势最主要的环节是在于攻势“开口和合口的过程”,靠单方面的合围是不行的。尽管霍特集群已经中出至斯摩棱斯克以北,并不断催促古德里安赶上来,“合上钳子的另一半。”但古德里安实在是有心无力——他的兵力向右伸展过远,而且不断遭到苏军预备队的逆袭,因此没有能力封闭缺口。

总而言之,古德里安的胃口太大,他什么都往肚子里吞,结果却消化不良,差点把自己撑死。他这种“一蹴而就”的心态正是与克鲁格元帅交恶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克鲁格在战略思想上过于保守,而古德里安又是另一个极端——过于奔放。后来,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报怨他的兵力太弱,补给线过长,只能完成合围斯摩棱斯克或者保住叶利尼亚两个任务的其中一个,无法兼顾两者。这个报怨很有意思,因为造成这个局面的不是别人,而正是他自己。

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苏联这边。事实上,铁木辛哥元帅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甚至更糟!)从私事上来说,他竟然把斯大林的亲生儿子:雅科夫·斯大林上尉弄丢了!直到7月19日,他才得到了自柏林方面的消息——德国的飞机四处投下传单,上面印有德国军官与雅科夫谈话的照片。雅科夫身着便服,一脸沮丧。 图片说明:“斯大林的儿子、炮兵连长雅科夫已投降被俘。如此著名的苏联军官都已投降,说明了抵抗德军毫无意义。因此,俄罗斯的兄弟姐妹们,不要再打仗了,投诚到我方来吧!这边有好吃好喝的在等着你们……”

尽管苏联高层人人都知道斯大林极不喜欢雅科夫,但他…他…毕竟是斯大林亲生的大儿子呀!铁木辛哥表示压力很大,也不知道如何向斯大林交差。另一方面,从战略大局来看,整个战场形式更是差强人意,斯大林失望透顶。曾晓何时,铁木辛哥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一定会抓住古德里安这个流氓,”结果到头来却被古德里安耍了流氓。他下辖的7个集团军不是在德军包围圈里,便是在敌人坦克的冲击下节节败退,整个斯摩棱斯克战区已危同累卵,形势急剧恶化。

7月20日,也就是德军占领叶利尼亚的当天,恼羞成怒的斯大林命令铁木辛哥一定要在最近几日发起反攻,夺回斯摩棱斯克城。这位苏联最高统帅到处打电话,给指挥官们出难题——大到每个集团军的调动,小到铁丝网的发放分配都要插手。铁木辛哥在斯大林的严令下不得不亲自跑到各部队,连吓带骂地让那些神经高度紧张的指挥员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他们失去的阵地。

那天上午,卢金便接到了铁木辛哥的电报,他狠狠地批评了卢金一通,并指责“第16集团军的指挥员们擅自炸桥,缺乏果敢……部队中弥漫着失败主义情绪……”

天呐!卢金将军凭一己之力,完全靠自己连哄带骗拼凑起来的队伍顶住了3个德军师的强攻,坚守阵地达4天4夜之久,竟然被斥之为缺乏果断!!!为何不去批评叶廖缅科?他的两个机械化军被古德里安打得像狗一样?!为何不去批评库罗奇金?他的3个集团军被敌人迂回绕过,还处于梦游状态。然而,铁木辛哥就是看不惯卢金,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因为他只认一个死理—— 一个斯大林强加于他,他又强加于卢金的死理:斯摩棱斯克的南城丢了,这是你的责任。把如此重要的城市拱手让给德国人,简直无法忍受。

当然咯,将功赎罪的机会还是有的,铁木辛哥要求卢金“迅速发起反攻,从德国人手中夺回斯摩棱斯克城。”

简直就是在瞎指挥!摊上这样的元帅,换做谁都没戏!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1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