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330
大捷
斯大林是从德国广播中收听到西方方面军被围消息的。起初,当副总参谋长瓦杜丁向他汇报这个消息时,斯大林还不大相信。怎么可能?德国人怎么可能在短短一周内前进400公里?由于好几天没有处理政事,斯大林显然缺乏对局势的了解。他质问瓦杜丁,“你恐怕是搞错了吧。消息来源是否属实?”
“不是,我没有搞错,斯大林同志,”瓦杜丁字斟句酌,用歉意的口吻回答说,“西方方面军的战线实际上已经被突破了,总参谋部派去代表的报告和航空侦查的材料是一致的。”
斯大林还是不信,此时他心中甚至还抱有一丝幻想,也许是情报出了错误;也许巴甫洛夫还有办法;也许明天就能击退敌人……
但事实是残酷的。到了6月29日,德国人的广播开始喧嚣起来——在此之前,希特勒曾明令禁止向公众发布东线交战情况,吊足了所以人的胃口。然而在那天清晨,他一口气播送了八个特别广播。笔者在这里引用一下前不久逝世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日记。当时,季羡林正作为清华大学的交换生在德国留学,这种一手资料现在读起来是颇有意思的。他写道,“德国人是前进了呢?是后退了呢?还是相持不下呢?任何消息都没有……23日没有,24日没有,25日没有,26日没有,27日仍然没有。”到了28日,我猜想,大概德军不十分得手。隐含幸灾乐祸之意。然而,到了6月29日,广播却突如其来地活泼,德军已在苏联境内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一个“特别广播”报告一个重大胜利。一直表现淡漠的德国人,震动起来了,他们如疯似的,山呼“万岁,万岁……”
德国人在那边山呼万岁,季羡林先生却在那边气得浑身颤抖,热血直冲脑海。他写道,“晚上需要吃加倍的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住下去,恐怕不久就会进疯人院。”
现在,全世界都收听到了这通广播。远在克里姆林宫里的斯大林也不例外——太可悲了,自己军队的情况竟然要通过敌方广播才能了解。斯大林同样气得浑身发抖,情绪失控。那一天,他两次跑到国防人民委员部,但两次都没得到令人满意的答复。盛怒的斯大林立即给铁木辛哥打电话,要求其“联系巴甫洛夫,把他带到莫斯科来!”
这个任务让铁木辛哥颇费了一番周折——最后还是朱可夫有办法,他通过一台“博多”式电报机一路找至13集团军司令部,才把巴甫洛夫找到。
当时,巴甫洛夫先生仍然是很淡定的,他呆在地图室里,指挥着那些已经被德国人打散,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军队。
连载331
叛国者
朱可夫没有绕圈子,他一来就进入了正题,首先第一个问题,“明斯克在谁手中?”
巴甫洛夫:“明斯克已经丢了,我军正沿着国道向东退却……”
好了,第二个问题,“德国人广播说,他们在比亚韦斯托克包围了我们两个集团军(其实是3个)。看来这则广播有一定真实性,这是真的吗?”
面对自己曾经暗中较劲的对手,巴甫洛夫顿时语塞,嗫嚅了半天才颓然承认说,“是的,德国人说的是实话……”
好了,事已至此,已经没什么好多说的啦。7月1日,巴甫洛夫和西方方面军全体领导成员乘飞机被召回莫斯科。此时,他尚不知道自己已经大祸临头。当铁木辛哥元帅出现在他跟前时,巴甫洛夫仍在要求觐见斯大林同志一面,他说:“也许我还有必要向国防人民委员报告一下情况……”
“不用啦,一切最令人难以相信的事情都发生了,你认为还有必要吗?”
“元帅同志,”巴甫洛夫辩解道,“处在我那样的位置,即使苏沃洛夫(18世纪俄国著名将领)复生也于事无补!”
“我知道,我们的人员缺少训练,装备又不足,可方面军的部队和飞机损失这么严重,领土丧失这么多,你作为司令员就一点责任都没有?”
“可是您知道,仅在布斯特方向我们只有7个师,而敌人整整15个师,其中有5个坦克师,我怎么守得住?”
“你的算术还是留着以后去做吧!作为司令员你难道不觉得丢人吗?”元帅极不耐烦地打断了巴甫洛夫的话,走出了房间。
片刻之后,一位中将带着两名高大的军官出现在了巴甫洛夫跟前。从“大清洗”中走过来的巴甫洛夫应该很清楚斯大林的为人。现在,他已经被撸去了所有官职,铁木辛哥被任命为西方方面军新任司令。几天之后,身在莫斯科接受审查的巴甫洛夫迎来了对自己最后的判决——死刑。让巴甫洛夫最不能接受的是,判处其罪名居然是叛国罪!!(而且不准上诉)。巴甫洛夫即便是再淡定,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结局。在审判庭上,巴甫洛夫不否认自己指挥不当、造成重大损失的罪责,但他还是希望能撤销其“反苏军事阴谋参加者”的指控。他说,“我愿意祖国把我以任何身份派往前线。”当一名惩戒营的普通士兵也行,他要用生命和鲜血来证明自己对祖国和军人义务的忠诚……
斯大林没有心慈手软——他就是要让大家都知道,惩处打败仗的人是决不会手下留情的,不管你是大将还是什么(黑锅总是要有人背的)。当天晚上,巴甫洛夫被带进了克格勃专门处决犯人的地下室。在临行的那一刻,巴甫洛夫依旧十分平静,他告诫老同事们千万不要学他那样,一定要打败德国人,他对最后的胜利是抱有信心的……
悲哉!巴甫洛夫虽然算不上一位高明的军事指挥官,但我想说,他是一名真正的军人!这就足够了!随着巴甫洛夫大将悲剧的谢幕,明斯克战役也正式走近尾声,经过最后的战斗,到1941年7月8日,包围圈内的苏军大部分已经被消灭。尽管在某些地区还有一些红军分队在继续突围,但这并不妨碍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在这一天的训令中宣布:“对明斯克的两路夹击已告成功。”中央集团军在明斯克全歼了二十个苏联师,俘虏苏军328898人,缴获坦克3332辆,火炮1809门。西方方面军4个集团军,627300的大军,在短短两周之内,化为了灰烬。
连载332
还是反击……
元首再次“高丨潮丨”——就在几天前,希特勒还在抱怨明斯克的包围太松,装甲部队冲得太快。可现在,他再不抱怨,而是不住地夸奖起陆军来。他说,“每一个德国士兵都应该授以桂冠,这次战役,一切都比我想象的好得多……”在审视了苏军那张巨大的损失清单后,希特勒甚至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他对将军们说,“实际上,斯大林已经输了这场战争。一开始我就消灭了俄国的坦克和空军,他们在这方面是不可能再恢复元气的。”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更是在日记中洋洋得意地写道,“对俄国进行的战役在14天内就获胜了。这么说是不过分的。”他又说,战争将在几周内取得胜利。(日记,7月3日)
天呐,取得胜利!?损失一个方面军就能击垮苏联人?你也太小瞧斯大林大帝了吧。就在德国人发梦的那功夫,一支庞大的苏军预备队被组织起来。在铁木辛哥元帅的直接指挥下,作为原最高统帅部的第2l和22集团军开始进入斯摩棱斯克战区。(此时,苏军第19、20集团军仍在斯摩棱斯克地区修建防御工事)铁木辛哥告诉科涅夫和库罗奇金(19,20集团军司令员)用不着修什么工事啦,他大手一挥,我们要反击!——更令人们无法想象的是,与此同时,苏军新组建的第24和28集团军也在开赴斯摩棱斯克途中(老毛子的动员能力不是吹出来的)。而德国人对这些部队的存在几乎一无所知!因为据一名被俘的俄国高级军官供称,“苏军在第聂伯河以东是没有什么重兵部队的。”
可现在,铁木辛哥手上一共握有7个重兵集团军,6000辆坦克的庞大队伍。在临行前,斯大林同志拉着他的手问道,“你有信心打败古德里安那个下流胚吗?”(原话)
铁木辛哥牛气冲天,他说,“我不仅要打败古德里安那个下流胚,而且要亲手逮住那个下流胚。”
就这样……双方再一次形成了迎头对攻。在7月的第一个星期,古德里安和霍特集群的装甲部队已经逼近斯摩棱斯克,在双方都有些淬不及防的情况下,两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猛烈地撞在了一起。这种相撞都令双方惊异不已:古德里安和霍特几乎是震惊地发现,竟有如此庞大的苏军预备队出现在他们跟前。情报部门不是说第聂伯河以东没有苏军重兵部队了吗?而铁木辛哥元帅也有震惊的理由,德国装甲部队怎么来得这么快?他们不是还在明斯克吗?
事实上,元首最初担心是正确的——装甲部队冲得实在太快,与步兵脱节,很容易遭到南北两翼苏军的逆袭(此时,德4,9集团军正在明斯克打扫战场,与装甲集群严重脱节)现在,古德里安尝到了冒进的恶果。7月3日,两个苏联机械化军的两千辆坦克,在精锐“莫斯科摩托师”以及2个步兵军的支援下,狠狠地打在了德第2,3装甲集群的结合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