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连载328

包围圈内的战斗

我们从来就不设防,不挖壕……也不凭江河隘路之险而固守。战争中最大的格言是:哪里有敌人,就到哪里去打他们!”

古德里安坚信这个格言。根据空中侦察显示,苏军2个新锐集团军(19、20集团军)正在斯摩棱斯克——奥尔沙一线集结。这份情报不免使古德里安忧心忡忡,他担心,假使要等步兵赶上来,再去进攻斯摩棱斯克,恐怕太迟了。

绝不能给苏军建立新防线的时间!因此,古德里安偷偷地将一些装甲师从明斯克调出,继续向东挺进。

这些调动的直接后果,使德军包围圈的“密度”降低了(本来就不高)。他们想要封闭包围圈的努力始终没有成功—— 一个装甲师往往要封锁几十公里宽的正面,这大大超过了德军可以承受的能力。一名德国士兵在日记中抱怨说:“在这里我们找不到任何可以依靠的东西。战线?那是自欺欺人……我们的战线非常单薄,准备很不充分……”

苏军与其说是突围,不如说是进攻。仗着数量上的优势,他们在包围圈上割开了无数道口子,冲了出去。特别令德国人无法理解的是,俄国人竟全然不顾战略上的绝望处境,坚持作战。哈尔德在日记中写道:“俄国人到处硬拼,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他们不是奋战到底,就是化装成农民设法逃离合围圈。

另外,最让德国人蛋疼不已的,就是俄国兵装死的行为。看上去,地上似乎没了活人,但一待德国兵走过,他们就会跳起来打冷枪。有时,俄国人举手投降,可一等德国人走近,他们便举枪射击……

腓特烈大帝说得没错,“你对俄国人的尸体得开两枪,而且还得把他翻过来,看看是否真的死了。”许多德国军官在视察战场的时候,就因为忽视了这一告诫而付出了生命。在布列斯特要塞,德军师级司令部的军官们正聚集在一起聊天,这个时候,一辆被击毁坦克的炮塔突然转了过来,射出一梭子丨弹丨,在场的德国军官全被打死。后来,德国人对这辆坦克作了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尽管坦克中的乘员已经死亡了7天,甚至开始腐烂,但一位重伤的士兵仍然活着。在没有水和食物的条件下,在这辆恶臭冲天的坦克中,他居然苦苦等待了7天时间,为的就是这最后一击。

随着此类战斗场面频繁的发生,德国人既震惊又无奈——远在东普鲁士的希特勒在听了这些报告后也忍不住发表意见:“切记,我们在同一群野兽、而不是人类作战!”至交战第8天(7月1日)德军东线阵亡人数便达2.5万人,超过了法兰西战役的总和。士兵们纷纷抱怨说,一看见苏联人就忍不住想抽它丫的,它是一个多民族的大杂烩……相貌思维全是“亚洲式”的。德国人始终没搞明白,苏联人拼死抵抗究竟是为哪般。

古德里安先生不顾步兵们怨声载道,他等了半天,却不见步兵赶上——这也没有办法,步兵靠“11路”,跟不上4个轮子的装甲师,又要作战又要前进。每天能走40公里就很了不起了。古德里安不依不饶,他总觉得,装甲集群用来打扫战场简直就是大材小用。他和霍特商量好了,消灭包围圈以内敌军的任务,应留待步兵解决。装甲集群则应该继续前进,至少要到第聂伯河之线始向内旋转。

一听到古德里安有这种想法,克鲁格元帅被激怒了。什么?步兵都还没赶上来,就撤包围?被球击了还是脑袋被门夹了?他下了严令:坚持对“明斯克口袋”实施包围。禁止装甲师向第聂伯河追击,所有开拔部队必须予以撤回。

古德里安不吃这套。他暗中指使一部分装甲师继续前进,然后又大摇大摆地乘车去找克鲁格理论。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克鲁格甚至威胁要将他与霍特送上军事法庭(霍特集群也同样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不过,古德里安显然有陆军撑腰,而显得有恃无恐——事实上,中央集群总司令冯·博克,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都是他的后台。克鲁格一人孤掌难鸣,被迫忍气吞声。但是,他与古德里安从此结下了梁子,成了生死冤家。

无论如何,正是由于古德里安的调动,大批苏军得以逃出生天。据一份苏联解体后的资料显示,最终跳出“明斯克口袋”的士兵竟高达286227人。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1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