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319
德国闪击战——苏联航空兵的覆灭(Ⅲ)
苏联第17战斗机团少尉费奥多·阿基潘科后来写道:“我将一辈子记住这一天,大约在早上4时25分,五十架德国飞机偷袭了我们的机场,当时只有两名飞行员和几名卫兵在岗位上,其余都休假去了,机场上情况真是惨不忍睹……”
在苏联腹地的基辅军区,警报启动器发出了凌厉的尖叫声,飞行员们从梦中惊醒了,但他们仍然以为这是一次军事演习。
一名飞行员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到:“我想,既然开始疏散飞机,那就是说,这是一次‘郑重其事’的军事演习。这样的训练也不错。紧挨着机场就是玉米地,有足够的地方隐蔽飞机。”与此同时,在基辅军区的司令部,“军事演习”破坏了军官们的休息,搅得他们不得安宁。当苏联飞行员集中在门口,报告演习人员已经全部到齐的时候,一名军官开始抱怨起来,他说:“我们是来这里出差的,为什么打扰我们睡觉?”
根据这些记载,我们便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苏军二线机场并不是没有接到警报,而是忽视了警报,把它当做军事演习,故而反应迟缓。
因此,当德国轰炸机飞临苏军二线机场的时候,大家还以为这是“参加演习的友机。”苏联第86快速轰炸机团的夏皮罗上尉写道,“那一天,我们发现3架飞机飞到机场上时,还以为是自己的远程轰炸机。一直到丨炸丨弹落下来后,才意识到他们是德国人。我们用一切可以找到的武器射击,但由于没有高射炮,我们只能用机枪和步枪射击,一些机枪手甚至跳进飞机中,用机尾的机枪垂直向天上开火……”
就这样,在短短1小时后,苏联二线机场再遭噩运。截至6月22日清晨,遭到德军轰炸的苏军机场已经攀升至66个!成千架战机残骸在地面上滚滚燃烧。苏联人简直就不敢相信摆在眼前的事实,他们不停地问自己,战争难道真的打起来了?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6月22日清晨5时,当德国空军第三波出击的时候,惊魄稍定的苏联空军开始升空迎敌了。尽管能够升空的飞机数量不及对手——甚至某些飞行员是单机出击。但他们仍然顽强地冲进敌人机群,有些飞行员在弹药打完的情况下甚至不顾一切的向敌机撞去。一名叫做科柯列夫的空军少尉驾驶的I—16在紧要关头机枪突然卡壳,他没有犹豫,而是加大马力毅然撞向德机,与敌同归于尽。
而且,这种空中对撞并不是偶然发生的个别现象。在6月22日一整天,这种空中撞击竟发生了17次之多!MARS在《东线空战》一文中就记载了在乌克兰上空发生的一次著名撞击事件,在这次撞击中,德国损失了一名王牌飞行员——第27战斗机联队长沃尔夫冈·斯库尔曼少校。他是一名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老兵,有过击落26架敌机的辉煌记录。
偷下懒,以下为MARS在《东线空战》中的原文记载,非常精彩。
6月22日,斯库尔曼少校在对苏军机场轰炸的返航途中,发现了几架属于苏第11混合空军师第127战斗机团的I-15,他立刻选定其中一架,发起了攻击。
苏联飞行员柯曼中尉巧妙地躲过了此次攻击,然后突然以180度的急转弯对紧追不舍的ME109回头对攻,并试图以I-15较小的转弯半径绕到敌机后面,但斯库尔曼少校不愧为王牌飞行员,他很轻松便躲开了。对柯曼中尉而言,ME109实在太快,德机的第2次攻击准确地击中了他的机翼,虽然未被击落,但柯曼中尉显然意识到他过时的I-15绝不是对方的对手。于是,他产生了“拉对手一起上路”的念头。
正当斯库尔曼少校认为胜利已经十拿九稳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对方调转了机头向他直冲过来、斯库尔曼拉起机头,仅以几码的距离躲过了柯曼中尉的第一次撞击,但柯曼中尉立刻回过头来进行了第2次、第3次撞击……
据在场的其他德国飞行员回忆,本来斯库尔曼少校可以利用ME109的速度优势,迅速避开。但出于自尊,他没有这么做。结果,柯曼中尉的第4次撞击终于撞上了他,柯曼中尉当场阵亡,而斯库尔曼少校却在电光火石的一刹那跳伞成功,从此下落不明。
连载320
德国闪击战——苏联航空兵的覆灭(Ⅳ)
苏联人是很威武的——他们不仅撞飞机,还撞陆军。一名苏联飞行员诺维科夫中尉(后被追赠为苏联英雄)。在驾机返程途中,发现一支德军补给车队正沿公路向前推进。诺维科夫中尉燃了,他毫不犹豫地驾着打光子丨弹丨的座驾冲了下去……
那天上午,德国空军还激动万分地对外界宣称“起码击毁了800架敌机!而自己仅损失了不到10架。可是,经过一天的浴血奋战,苏联空军的抵抗意志并未被粉碎,而是越挫越勇!自杀性撞击事件不断增多,这大大打击了德国飞行员的士气。尽管苏联空军的质量远逊于德国。“不管在何处露面,他们都会像苍蝇一样被击落。”(汉斯 鲁德尔语)但是,德国人始终搞不明白,敌人的空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是从后方飞来的?还是从被破坏的机场上飞来的?打掉了一批又来一批。德国人卡尤思·贝克后来写道:“你击落它10架,他又飞来15架……”完全可以想象,斯拉夫人是一群多么不要命的疯子。
截止6月23日,德国空军开始统计战果。虽然他们取得了惊人的胜利——击毁敌机1800架。但德国飞行员之间显然没有多少喜悦的气氛。他们沮丧地发现,敌人仍在源源不断地投入战斗——他们看上去似乎有着取之不尽的精力和潜力。
现在,德国空军已经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最高的单日损失纪录:24架ME109、23架“容克大妈”、11架亨格尔—111、七架ME110、两架斯图卡,一架DO—17,以及其它10架老式飞机(含侦察机)被击落。此外,他们还有89架飞机受到各种损毁(有些甚至是带着满身弹痕坠毁在跑道上的)。
要知道,在此之前,德国空军最高单日损失记录是1940年9月15的“伦敦大战”。那一天,德军有56架飞机被击落,80架受伤。经历过如此惨痛的损失之后,德国空军有5个月(戈林自己解释为“天气不好”)暂停了对伦敦的大规模空袭。而现在,仅仅是“巴巴罗萨”的第一天,东线德军就损失了167架作战飞机。照此下去,用不了2个星期,东线空军就会被彻底拼光!并且,仅凭德国国内那种生产速度,损失的飞机很难再得到补充。
据一份翔实的资料表明,在“巴巴罗萨”进行到一个月的时候,东线德军只有55%飞机能够正常服役(1045架)。以至于连汉斯·鲁德尔这样牛逼的飞行员也领不到新飞机。因为指挥官告诉他:“我们机场没有库存,等你的飞机修好后再飞吧。”
鲁德尔:…………………
可是,德国人的对手苏联空军却又是另外一番状况。他们的优势在于,先天数量庞大,后天干劲十足。开战时,苏联空军一共拥有作战飞机1.1万架;1941年下季度,他们又向前线交付了1万架作战飞机。苏联空军的损失,充其量就如同是被蚊子咬了一口似的。
德国空军能不能在东线经受住长时间的考验,在当时,是颇令人怀疑的。然而,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交战第二天,既6月23日,根据斯大林签发的第2号进攻命令,苏联红军、苏联空军,在整条2880公里的战线上展开了绝地反击!
一场决定东线头两年制空权的生死决战降临在了双方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