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86
鹰从天降
5月20日,“水星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那天早晨,克里特岛总司令弗赖伯格将军正端坐于他的掩体内吃早餐。
与往常一样,当时针指向7点的时候,德国第4航空大队的俯冲轰炸机、双发轰炸机开始前来投弹了。
对此,弗赖伯格将军习以为常。他看了看表,满不在乎地对旁边的副官说:“这些德国佬可真准时!”
当时,岛上官兵对于这种轰炸也是见惯不怪,轰炸已经成为他们早餐的前奏,一般而言,等德军例行轰炸完毕,他们便会从掩体处起身吃早点。
可是这一次,情况不同了。德军轰炸和低空扫视的猛烈程度前所未见。一波未平,另波又至,似乎没完没了。事实上,德国第4航空大队现是倾巢出动,430架各式轰炸机在这个小岛上空四处盘旋。
弗赖伯格将军果然不愧为老将。他大喊着从椅子上跳起,一把扯去餐巾,“德国佬开始进攻了,命令部队进入阵地!”
果然,此时远方的天空传来另一种飞机的引擎声,预料中的德军进攻终于开始了。
上文曾说过,德国伞兵的首要任务是夺取岛上3个机场。按照这个思路,施图登特将军把他的伞兵分为三个集群,这三个集群分别叫做:中部、西部及东部集群,每个集群都有一个特定的暗号——“水银”。其中,兵力最强的当属西部战斗集群。
按照预定计划,西部战斗集群的任务是夺取马利姆机场①,以保证后续空降部队顺利着陆。
起初,一切发展顺利。三组滑翔机编队(下辖3个连)在我们的老熟人——科赫少校的带领下,分乘38架DS—230式滑翔机降落在了马利姆机场南方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
顺便说一句,科赫少校带来的全是飞夺埃本·埃马尔要塞的老班底,可谓精锐中的精锐。他们的任务是“肃清机场周边的防空炮,以保护随后而来的伞兵。”
可是,四周除了荒凉的石头,竟没发现一个敌人。
紧接着,在滑翔机编队着地后不久,突击团团长,也就是西部战斗集群总指挥曼德尔少将开始跳伞了。8时30分,分属第2营、4营的1200名伞兵几乎毫发无损地降落在了马利姆机场的西边。
同样的,他们也没发现一个敌人。
从左到右,左边是西部集群,中间是中部集群,右边为东部集群。岛上3个机场的名字分别为:马利姆机场,雷西姆农机场,伊腊克林机场。
克里特岛总司令弗赖伯格将军。此人将在二战中再多出3道伤疤,全身上下30处伤疤,可谓彪悍的很啊
雅典机场等待上机的德国士兵,看装束应该不是伞兵,而是第5山地师
广为流传的宣传照.但有人说这张图是经过后期处理过的,反正我不清楚...
连载287
痛苦的“水星”
人是下来了,可武器没有下来。看过《兄弟连》的朋友应该知道,空降兵的个人武器是通过空降箱进行投放的。那些毫无经验的机组成员把伞兵扔在马利姆西边,把空降箱扔在马利姆东边。伞兵们好不窘迫,被迫持手枪朝空降箱扑去。
就在这个时候,敌人出现了。只见漫山遍野突然涌现出了一大批当地居民。他们手持棍棒及厨房和洗手间拿到的武器——菜刀。三五成群地围了上来。
转瞬之间,伞兵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在追逐中,许多德国人被捅了透明窟窿,或被乱棍打死。譬如第二营穆贝少校率领的72人分遣队。死了55人,全是当地居民所杀。10几天来的轰炸早就让当地人憋了一肚子火。因此,怜悯这个词汇是找不到的。居民们挖出侵略者的眼珠,甚至**。随后赶来的希腊第1步兵团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地上没有一具尸体是完整的。生*器被扔得满地都是,无论如何劝说,也没能控制住居民们狂暴的情绪。
一位英国目击者言简意赅地描述了整场战斗过程,“简直就是中世纪战斗的重演,只差没泼热油而已。”
就在克里特岛人狂扁德国佬的同时,新西兰第5旅投入了战斗。西部战斗群总指挥曼德尔少将不明就里,他盲目地带领两营残兵一头撞进马利姆机场,结果中了埋伏,曼德尔本人被新西兰阻击手命中胸部,受了致命伤。
滑翔机编队指挥官科赫少校也难逃噩运。在进攻中,他被流弹击中颈部,手下伞兵在新西兰守军炮火的打击下伤亡惨重。尽管缺乏重武器,但德军仍然不计伤亡,不计损失地反复冲击马利姆机场南边诸高地。新西兰士兵倚仗那里“梯田式”筑垒工事顽强抵抗。突击营第3连连长普赖斯中尉、第4连连长布劳恩少校皆在战斗中阵亡。至上午10时,突击营连级以上指挥官全体战死,无一幸存。
就在西部集群陷入苦战的同时,更悲惨的事情发生了。上午10时30分,后续伞兵第3营开始在马利姆东部跳伞着陆。不知什么原因,容克大妈这一次居然又投错了地方。3营士兵不偏不倚,正好降在新西兰23团的头顶上。守军们站出壕沟,开始用20毫米机关炮、机枪、步枪甚至手枪,向空中缓缓下降的伞兵猛烈射击。大部分伞兵在空中便被击毙,其中包括3营营长史尔伯少校。
另外,还有一位我们的老熟人威其格中尉(就是那个突袭埃马尔要塞差点掉进莱茵河的家伙)这一次,中尉先生运气稍稍好点——总算没掉队。
但可惜的是,威其格先生还是未能参加成战斗—— 一颗子丨弹丨击穿了他的肺部,中尉先生在血泊中躺了三天。
悲剧啊!3营士兵,整整600名士兵在空中就死了400人,剩下的200人也很“幸运”地成为了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