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连载280

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希特勒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把赫斯从人们的记忆中抹掉。用他自己的话说,鉴于德国人民对赫斯事件存在“可怕”的情绪,因此党应当将赫斯的名字从记忆中一笔勾销。

5月13日,希特勒命令《纳粹党通讯》发表文章补充说,赫斯身染“重病”,求助于催眠术与占星术,这个前国家社会主义党要人已成了一个神志不清、头脑糊涂的理想主义者——文章的最后才是亮点,《纳粹党通讯》指出,“此事丝毫不会改变继续对英作战的决心,因为这场战争是‘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

从此之后,德国人民再也听不到关于这次飞行及其原因的报道。戈培尔对其宣传人员说,“目前,我们的任务是保持缄默,不作任何反应,不作任何解释,不参加论战。赫斯的出走,应该承认是令人尴尬的,但从未来看,仅是一个戏剧性的插曲而已。戈培尔相信,随着战事的加剧,赫斯事件将很快被人们所遗忘。

对希特勒来说,这件事就算了结了。哪怕在自己亲信面前,他也很少再提及此人。一直到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上校暗杀他的事件发生后不久,希特勒才在一条法令中宣布,“一旦战争取胜,赫斯将被当做叛国者引渡回国,处以绞刑。”

但奇怪的是,在某些时候,希特勒又会想起赫斯的好来。他曾对几名亲信私下说过,“他是多么地尊重赫斯,他一直都是个正直诚实的人。赫斯牺牲自己去执行如此危险的任务,他深表敬佩。”正如约翰·托兰所分析的那样,“元首在细想之下,他省悟到了,他的副手之所以冒险出走,完全是为了他呀。希特勒并不相信赫斯已疯;他只是太笨,看不出自己犯了一个多大的政治错误。”

当二十五年之后,斯佩尔在监狱里再见到赫斯时曾这样问他,“元首曾下令绞死你,你知道吗?”

赫斯摇头苦笑说,“不会的,他会同我和解的,肯定如此!当1945年什么都完蛋的时候,元首一定会想到,‘赫斯毕竟是对的’,难道你不相信吗?”

斯佩尔无言以对。

连载281

克里特岛

5月仍然是不平静的日子。眼下,希特勒正全力以赴地为对苏战争做最后的准备工作。但是在进攻日期上,希特勒与哈尔德将军又爆发了激烈争执。

哈尔德认为,进攻日期必须往后延期,因为陆军需要从希腊撤回几个师。大家看看地图就会知道,从希腊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波兰边界,路程超过了2000公里,这大约需要1个月时间。所以,陆军选定的进攻日期为6月22日。

鉴于希特勒预计几个月才能打完的巴尔干战役如此快速获胜。因此,他的思想更偏向于5月15日——也就是原定日期。私下里,希特勒对他的空军副官冯·贝洛牢骚说,“哈尔德的思想太保守了,不懂得现代化战争的打法。”他很不理解,为了等这几个师,竟要花上一个月时间。

在这个问题上,元首和哈尔德争辩了无数次,但哈尔德总是以运输困难及部队需要休整为由,坚持先把巴尔干各师撤回再说。

希特勒满腹牢骚,但他不得不屈从了陆军的权威。从5月上旬开始,驻巴尔干德军的撤退行动开始了。可是,一些空军将领却站出来唱反调——巴尔干战役不是还没结束呢?克里特岛仍敌人手中!

据德国空降兵总司令施图登特将军追述,“当他听说希特勒从希腊撤军的消息后,非常吃惊。马上乘飞机去见戈林。”施图登特将军提出单用空降兵占领克里特岛的计划——他已经为该计划筹备了好几个月,不愿就此放弃。他打算在克里特岛实施一次大规模空降作战,以此来证明空降部队不仅仅是战术意义上的奇袭部队,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兵种。

不用怀疑,戈林动辄起劲热心。他正急于寻找打败英军的机会,恢复德国空军在不列颠战役中遭受打击的声誉。他拐弯抹角地说,“我也很想实施这次战役啊,但你必须说服元首才行……”

所以,正如大家所见,在许多问题上,德国并无一个长久的计划。他的战略仍然含有一种走一步看一步的味道。照理说,1941年“巴巴罗萨”才是重中之重,但空军总是与陆军唱反调。另外,海军仍然惦记着所谓的“地中海战略”,希特勒则被夹在中间,扯来扯去,不得安宁。

一开始,希特勒并不同意实施克里特岛空降。他担心时间不够,来不及在“巴巴罗萨”前打完此役。任凭施图登特将军如何巧言如簧,希特勒不为所动。他委婉地说,“这个计划嘛,听起来还不错,可是我认为行不通……”

就在施图登特将军非常揪心之际,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空军副官插话了——他只用了一句话,便说服元首,并使他成了克里特岛空降作战的坚定拥护者。他是这样说的:

“我的元首,罗马尼亚油田在英国人的航程之内呀。”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1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