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连载273

赫斯飞英事件始末

正如威廉·夏伊勒在他那本著名的《第三帝国兴亡》中所描述的那样,鲁道夫·赫斯独自飞往英国的消息最初传来时,对希特勒的打击犹如“一枚重磅丨炸丨弹落在伯格霍夫。”元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逮捕了副官平奇,这位可怜蛋被警卫架了出去,投进集中营。他的罪名是,“违反了元首命令——未能把副元首看管好。”

当然,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赫斯“单刀赴会”到底是谁指使的?他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谜团?譬如斯大林,他从来就不怀疑这是英国与德国之间相勾结的证据。他坚信,赫斯是希特勒的秘密使者,此行是专程与英国议和,矛头对准苏联。特别是发生在卫国战争前一个月,这更加深了斯大林的怀疑。

就连丘吉尔也感受到了这一点,他犹然记得,当在第二次访问莫斯科时,他发现斯大林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斯大林曾在餐桌上反复询问赫斯赴英的真相。丘吉尔后来写道,“斯大林认为,我们与德国之间一定是存在着某种秘密计划,但这个计划流产了……”

被自己的盟友怀疑,丘吉尔当然不爽了。他试图辩解什么,反复重申赫斯飞英是一起独立事件,英国政府事先并不知情云云。可是斯大林根本不相信他。丘吉尔后来写道,“斯大林对于这个答案报以相当生硬的一笑。”就此打住了这个话题。

令人惊异的是,不止斯大林一人怀疑此事,当赫斯飞往英国的消息传到罗马时,墨索里尼与齐亚诺并不像通常那样幸灾乐祸地等着看德国人笑话,墨索里尼的第一反应是不寒而栗。他担心希特勒三心二意,出卖盟友,暗地与敌人勾结。希特勒则对此百般辩解,骂赫斯“精神失常”,但很明显,意大利人并不信任他,对于德国的官方说法,墨索里尼嗤之以鼻。他对齐亚诺说,“这一事件具有无比的重要性”,一定要加以重视。

那么,赫斯飞英到底隐藏着什么真想?这场二战期间最大的政治闹剧产生出了当时令全球最感兴趣的冒险故事,甚至被部分历史学家认为是二战期间最大的谜团。由于英国当局至今没有公布档案,我们只能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之中去寻求答案。

连载274

赫斯其人

有位朋友对我说,赫斯就一马屁精。我问他,你为何这样说呢?他说,你看了《意志的胜利》就知道了。

诚然,在这部黑白影像中,赫斯的表现最为夸张(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他对希特勒的那份真挚,那份激情,以及那种无愧于心的歌功颂德,恐怕世间无人再能超越。

但赫斯绝不是马屁精,正如副官魏德林所言,赫斯是元首“最忠心耿耿的部下”。这种忠诚发自内心,伴随一生。当1945年9月,纽伦堡军事法庭对赫斯进行审判时,一位美国律师站了起来,他向法官展示了一张纳粹组织的系统表,这张图纸表明,希特勒的指定接班人首先是赫斯,然后才是戈林。

赫斯先是斜了一眼旁边的戈林,向座位上一靠,仰天大笑起来。笑完之后,赫斯从容不迫地座位上站起,请求法庭允许他做一个最后的简短声明。他说:“我一生中曾多年效忠于我国几千年历史所孕育的最伟大的儿子(指希特勒),即使我能够,我也决不会把这一段经历从我的一生中抹掉。我很高兴地知道,自己尽了一名德国人、一名国家社会主义党党员、一名元首忠诚追随者应尽的责任,这一点,我决不后悔!”

这是赫斯在公众场合最后一次露面。随后,国际法庭对赫斯做出了判决——无斯徒刑。

赫斯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但他绝不后悔。从这一点而言,赫斯是狂热的,他对希特勒的忠诚至死不渝。这位副元首长就一副宽下颚,双唇紧闭,不拘言笑。同时,他又是纳粹高层中最没野心的一个。正如约翰·托兰所言,“赫斯最大的野心莫过于使其主子的事业锦上添花。”

照理说,希特勒死后,继承人就是他。可是当戈林取代他地位的时候,赫斯居然一点儿都不动怒,仍然勤勤恳恳地干着他的党内工作。在旁人眼里,他更像一名公务员,而不是副元首。更让希特勒放心的是,赫斯品德优良,从不拉帮结派。戈林,戈培尔,希姆莱等人可以说是他的同志,但绝不是朋友。在纳粹高层,每个人都敬重他,但没人敢说自己了解他。

但作为纳粹党内第三号人物,赫斯同样也是愚蠢的。他行为古怪,对一切人情世故漠不关心,更不懂得讨人欢心——哪怕是他最崇拜的那个人。在某些人眼里,赫斯就是一个无可救药蠢蛋。举例来说(据斯佩尔后来回忆):赫斯经常到总理府吃饭,但他都是自带食物。在他后面,跟着一名副官,提着一个装有食物的马口铁盒,带进总理府让厨子加热。这一点隐瞒了希特勒很长时间。终于有人向元首告密时,希特勒当着前来吃饭的人面,怒冲冲地对赫斯说:“我这里有一位一流的女厨司,如果医生规定你吃特殊食物,她也乐于替你单做的,但你不必自己带来吃。”

赫斯当时就固执地顶撞起来,理由让人瞠目结舌,他当着众人的面回敬道:“我的食物必须含有特殊维生素!”

希特勒简直快被这个木鱼脑袋气晕了。他回答说:“既然如此,以后你干脆就在自己家里吃好了。”

斯佩尔后来写道,“从此以后,再也不见赫斯前来吃午餐了……”

午餐是不来吃了,但碰上党内问题,赫斯仍然会往希特勒那儿跑。双方一谈就是好几个小时。而且,赫斯带来的问题总是让人心烦意乱。譬如某某大区领导对党有意见,某某地区入党积极性不高,党费缴纳出现问题等等等等。发展到后来,希特勒很害怕见到赫斯,他对斯佩尔感慨说,“我同戈林谈话,就好像洗一次温泉浴—— 精神为之一振。因为帝国元帅总能把事情讲得让人亢奋。同赫斯谈话,却是难以忍受的折磨。他总是带着不愉快的事来找我,而且喋喋不休。”

这就是赫斯,一个狂热而又不谐世事的怪人。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1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