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连载271

一封丘吉尔的来信

4月28日,希特勒离开了位于奥地利边界的前线指挥所,以胜利者的姿态份回到了帝国首都——当然,这也是这位纳粹统帅最后一次以微小的代价取得胜利而凯旋。尽管德国人民比在西线取胜时要沉默许多,但如此迅速的胜利显然再次证明,他们的领袖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

那一天,柏林上空乌云密布。但威廉广场仍然聚集着黑压压的、一望无边的人群。当元首的座驾从广场上经过时,人群中发出了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随后,许多好事者聚集在帝国总理府门前,把他们的元首团团围住。除了表达祝贺之外,他们更希望元首能多谈论一些关于战争的细节。然而希特勒语出惊人,他交口称赞希腊军队,用他的话说就是:“希腊陆军骁勇善战。因此在投降时,他让希腊军官保留了武器。”

当有好事者询问意大利人在战争中的表现时,希特勒闭口不谈。他只是为墨索里尼辩解,强调意大利人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了“兄弟般情谊”……

而眼下,希特勒最关心的,反倒是英国人民的态度。从里斯本(葡萄牙首都)传来小道消息说,丘吉尔在经历了第二次敦刻尔克式惨败之后,竟安然无恙, 他在英语国家仍旧拥有居高不下的威望。此外,英国民众继续抗战下去的决心未受动摇。

英国人是如此固执,希特勒大惑不解。这种不解,马上又转换成了仇恨。5月4日,元首按照惯例在战争胜利后于国会发表演说,他的演说主要是针对丘吉尔个人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很难相信,一个堂堂的大国元首竟会骂出如此恶毒的话来:

“他是历史上最嗜血成性,也是最外行的在战略家,五年多来,这个人一直像麻风病人一样在欧洲到处追逐,寻求他能够放火焚烧的东西。”

希特勒大嚷道,“三天前,丘吉尔先生呼吁德国人民抛弃自己的元首,这纯属麻风病人高烧时的胡说八道,或者酩酊大醉的酒鬼在信口开河。就是这样一个脑袋,妄图点燃巴尔干烈火,孕育了那个拙劣的巴尔干之征。现在,勇敢的希腊人民为自己那个亲英大王(乔治二世)的愚蠢付出了代价……从一开始,我就深感遗憾,我生来就崇拜希腊,崇拜这个最早被尊严和美德所普照的国家,崇拜她所创造的文化与艺术。对我而言,与希腊交战是一种莫大的痛苦……”

希特勒嘲讽丘吉尔,他继续道:“倘若哪位政客遭到如此惨败,他是无法把自己的位置保持六个月之久的——除非他也具备丘吉尔先生那样独特的天才,那种可以虔诚的说谎,和扭曲事实的天才,直到最后把惨败说成是光荣的胜利。”

“丘吉尔对军事是一窍不通的,因此他一下子就在南斯拉夫和希腊连吃败战……他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只能表明他患有瘫痪病,或者表明他是一个说胡话的醉汉……丘吉尔先生也许可以驱散他们人民眼前的迷雾,但却消除不了他灾难性的结局!”

看得出来,希特勒对丘吉尔的仇恨已经到了怎样一个地步。在伦敦,丘吉尔一字不拉地收听到了这通广播。面对英军被逐出希腊以及利比亚的事实,丘吉尔选择了沉默。眼下,英帝国的处境比以前更加不妙、更加没有希望了。他们在世界的威信降到了新的低点。那天深夜,在收听完希特勒演讲后,丘吉尔提起笔来,给罗斯福总统致信一封:

“总统先生,我确信,如果我毫不掩饰地道出我心中的话,你是不会误解我的。在我看来,埃及和整个中东将有丧失敌手的可能。一旦丧失,将对西班牙、维希法国、土耳其和日本的立场产生巨大影响。那么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要进行的战争,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前景暗淡了。”

怎么办才好呢?丘吉尔继续写道,“据我看来,只有一种办法才能扭转这种暗淡的局面,那就是美国应当立即参战!

哦,绕来绕去,原来最后一句才是丘吉尔最想说的。

连载272

重磅丨炸丨弹

5月4日,当希特勒向国会议员做完演讲从台上下来时,与往常一样,他挨着他最坚定的追随者、党的副元首鲁道夫·赫斯坐下。据里宾特洛甫一周后追述(他当时坐在赫斯身侧),“赫斯那天晚上的神态十分反常,看上去心不在焉。”

希特勒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天深夜,赫斯同希特勒私下密谈了莫约半个小时,他们到底说了什么?非常抱歉,没有记录留下。但据希特勒几天后透露,在这次会谈中,赫斯曾反反复复地一再追问他,“元首,你是否仍然坚持在《我的奋斗》中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即:与英国并肩作战,共同抵御欧洲的死敌——布尔什维克苏联。

希特勒做了肯定的答复,他承认,“从原则上来讲,他仍然坚持这个纲领。”——他未曾预料,这是他与赫斯最后一次相见了。随后,希特勒便在副官们的簇拥之下,乘火车离开柏林,前往位于波罗的海的造船厂,视察一艘刚刚下水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去了。

5月9日,希特勒回到了位于萨尔茨山的乡间别墅。他宣布自己需要好好地休息几天,然后将于6月精力充沛地返回柏林。他同时希望凯特尔和约德尔在进攻苏联前也好好的放松一下。

可是,这个愿望似乎无法实现了——5月11日上午,正当元首的副官向希特勒作每日简报的时候,山庄里突然出现了两位不速之客,他们是赫斯的副官莱特根与平奇。据斯佩尔后来回忆,“他俩脸色苍白,神情激动,请求我让他们先见元首,因为有一封赫斯的私人信件要转交给他。”

不待斯佩尔回答,副官平奇便不顾警卫阻拦,硬闯进了元首书房。希特勒没好气道:“你没看见我在作军情汇报,不想受人打扰吗?”平奇被叉了出去。片刻之后,脸色白得像纸的平奇又闯了进来。这一次,他说什么也不肯出去了。他声辩说,有一件非常重要,或者说非常危险的事情。

说罢,他便把赫斯的信掏了出来。希特勒不以为然,他带上老花眼镜,满不在乎地溜了一眼。可当他读到,“我的元首,当您读到这封信时我可能已到了英国”的时候,他一屁股跌座在椅子上,大喊了一声——声音之大,连楼下都能听见:

“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他飞到英国去了?”

斯佩尔后来调侃说:“这真是一阵模糊不清,几乎象野兽一般的尖叫。”紧接着,一大群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出现在了元首书房门口,可是都被委婉地劝走了。副官平奇向元首叙述道:“他的头领于前一天傍晚5点40分,在奥格斯堡机场起飞,飞往英国,进行谈判去了……”

希特勒打断了他,他愤怒地问道,“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平奇马上把对赫斯的忠诚拿出来当理由。希特勒嗖地转过头去,面对卡尔·包登夏茨将军(空军驻希特勒大本营代表),“怎么回事,我的将军,我禁止赫斯飞行,空军为什么还让他飞?把戈林给我叫来!”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1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