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66
撤退还是固守?
有个笑话说,有两个人死了,他们都是笑着死的。其中一个是因为中了500万大奖激动死的,另一个是爬树时被雷劈死的,但为什么他还笑得那么开心呢?
答案是:因为他爬上树后,突然一道闪电,他还以为有人给他拍照呢。
我想说的是,丘吉尔就是那个爬树的家伙。因为我很难相信,一个人居然会乐观到他那种境界。
4月16日,随着阿尔巴尼亚希军陷入重围,威尔逊将军下达了全面撤退的命令。可是,丘吉尔千方百计地阻碍这个命令。尽管局势无法挽回,但丘吉尔总忍不住要去幻想。眼下,他把最后的希望集中在了一个地方——温泉关。
丘吉尔后来写道:“我并未放弃最后在温泉关站稳脚跟的希望!”一联想起斯巴达人以300勇士抵挡薛西斯大帝几十万精兵的壮举,丘吉尔激动得几乎难以自制。他自问自答道:“在古代著名战役之后,千百年岁月虽已消逝,但我们难道不能建立古斯巴达人那样不朽的武功吗!?”
想到这些,丘吉尔整个人都快要斯巴达了。他突然下命令给威尔逊,“无论如何,也要在温泉关继续坚守下去……”照丘吉尔看来,希腊战役无疑会牵制住大量德国军队,只要守住温泉关,北非局势便可以稳定下来。丘吉尔这样写道:“那时,我们便可以运送更多的坦克到托卜鲁克去”。他继而推论道:“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步,并守住了托卜鲁克,那我们又可以把更多的增援部队再调回希腊来……”
看过《300肌肉男》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温泉关其地形是相当奇葩的,它的峡谷极为扭曲——仅能通过一辆卡车。同时,它又是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乃首都雅典的门户所在。
4月16日,威尔逊通知帕帕戈斯将军有关他将部队撤退至温泉关的决定。照他计算,为了让6万英军鱼贯进入温泉关那个狭窄如瓶口般的峡谷,起码要花三天时间。因此,他希望阿尔巴尼亚希军暂且先不要投降,尽管被包围,但至少得坚持一段时间嘛,他们可以拖住德军,给英军撤退创造机会嘛……
瞧,这就是英国人的“绅士”之处。一年以前,当盟友还是法国人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说的。眼下,法国人再也忽悠不着了,他们又来跑来忽悠希腊人。我觉得,以他们的脸皮与智商,往前推三百年,往后再推三百年,没有人会超越他们了。
连载267
有条件投降
希腊人很识时务——当第1集团军惨遭包围之后,他们就下定决心,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按照西方人的观点,一支没有任何取胜希望的军队是可以光荣地放下武器,向敌人投降的。譬如希腊第2军团,他们是获得了希腊国王首肯之后,才放下的武器。
4月17日,也就是南斯拉夫投降的那一天,希腊第1集团军总司令乔治·措拉格鲁将军也这样做了。他发出了一封措辞坚决的电报,大意是说:“我们完蛋了,英国人也丢下我们不管啦,因此国王殿下应当允许我们向敌人投降——因为眼下已看不到继续战斗下去的任何理由。”
可是,希腊国王乔治二世迫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拒绝了这一请求。措拉格鲁将军为了避免更大牺牲,决定自行投降。他把16个师,差不多14万人的军队聚集在约阿尼纳地区(阿尔巴尼亚与希腊交界处)。随后,他带领几名打着白旗的军官,向德军提出了投降条件。
换句话说,他们是有条件投降。
希腊人提出的条件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并且很独特。他们表示,可以马上投降。但只向德国单方面投降,而不是意大利人(因为措拉格鲁将军瞧不起自己的手下败将)。
与措拉格鲁将军进行谈判的是迪特里希——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师师长。他是一位头脑简单,缺乏文化修养的军人。据说他曾经做过屠夫,能当上师长全是凭借与希特勒特殊的关系。他并不知道这个条件所带来的严重政治后果(事实上,他早就高兴得心花怒放了)。
据记载,这次谈判相当顺利,双方态度热情——就像是一场简单的外交谈判。由于没有桌子和电灯,措拉格鲁和迪特里希两人打着手电筒,在荒郊野外的一棵大树旁各自蹲下,把条约放在膝盖上,各自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其实,糊涂的岂止是迪特里希,第12集团军总司令李斯特甚至希特勒本人也很糊涂,他们居然承认了希腊人的投降要求,而没考虑政治后果。出于对希腊军人的敬重,希特勒指示最高统帅部,要求他们释放希腊战俘,解除武装后便可以返回家园,希腊军官则容许保留自己的武器和佩剑。
连载268
外交闹剧
显然,希特勒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居然都不去考虑一下墨索里尼的感受。当墨索里尼得知希腊只向德国投降,而不是向意大利投降时,简直被气疯了。他狂怒道,意大利用兵50万,同希腊打了6个月,牺牲了6.3万名将士。而一个小小的德国党卫师竟能在几天之内取得成功。他发誓,如果希腊不向他乞求停战,他就要接着打下去。
因此,墨索里尼授意军队继续作战,不用去理会德国人。他甚至命令军队向放下武器的希腊第1集团军发起猛攻。
但意大利士兵总是令他们的领袖失望,希腊人不仅拿起武器继续战斗,甚至还重创了意军。墨索里尼后来对齐亚诺牢骚道,“我真忍不住想要跨出车门,去把军队里的那帮家伙抽打一顿——他们根本不配穿军装”。
但有什么办法呢,意大利军人就这个水平了,烂泥巴扶不上墙呗。
很快,墨索里尼的不满飘到了希特勒耳朵里。他批评说,“李斯特接受投降是不对的,应该打得希腊也向意大利投降才对嘛”。
这位纳粹统帅似乎忘了,希腊投降是经过他同意才接受的。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个问题被搞复杂化了。墨索里尼脾气暴躁,七窍冒烟,他发表声明,没有希特勒的帮忙,他也能收拾希腊——如果50万意大利人不够,那么就派100万。无论如何,希腊一天不向他乞和,他就不去参加德国人主持的任何谈判仪式。
希特勒感到无所适从,据英国右翼学者戴维 欧文记载,有一段时间,希特勒曾有过让德军封锁住某防线,让希腊与意大利人一决雌雄的想法。因为他也很愤怒,包围希腊第1集团军时,意大利人拖泥带水,不肯行动。可如今胜利了,他们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分赃来了。
当然,这个念头不过是稍纵即逝,希特勒最终还是屈服了。他突然宣布,由12集团军签署的协议无效,希腊必须同时向意大利军队投降(为了避免和墨索里尼疏远,希特勒必须这样做)。最高统帅部匆忙草拟了一份新的投降条件,由约德尔亲自送去。这一次,意大利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4月23日,在希腊人的抗议声中,措拉格鲁将军硬着头皮向意大利人投降了。此外,希特勒还盲目地接受了意大利的要求。譬如,希腊与南斯拉夫海军被承认是意大利的财产。得知这一消息,雷德尔海军元帅几乎被气晕过去——真悲剧呀,打赢法国的时候,他一点儿也没捞着,现在打赢了希腊和南斯拉夫,他还是什么也没捞到。希特勒慷慨得如同一位财主,什么东西都往盟友那送,而且还是如此不靠谱的盟友。
就这样,这场外交闹剧落下了帷幕。墨索里尼最后还耍了一个花招。由于希特勒禁止过早发表希腊投降的消息。意大利人抓住机会,抢在了前头。4月24日,罗马电台突然向全世界宣布, “希腊第1集团军已放下武器,投降是希腊代表向意大利11集团军司令提出的……”
这通广播,只字不提德国,给人的印象仿佛是,意大利人独自打赢了这场战争。墨索里尼沾沾自喜,据《齐亚诺日记》记载,那几天领袖显得很兴奋,如同是打了一场大胜仗。他有理由相信,自己足以把希特勒玩弄于股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