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连载253

棋子

斯大林在下棋,这个棋盘,是欧洲大陆。而南斯拉夫,则是他巨大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假设一下,如果希特勒慑于苏联人的保证,不敢入侵南斯拉夫。这样,南斯拉夫就会感激流涕—— 感激斯大林同志在危难之际的“慷慨相助”。

可是,希特勒完全忽视苏联人的存在,执意消灭南斯拉夫。此举虽然让斯大林丢了面子,但他并不懊恼,因为他幻想“南斯拉夫起码能把德国拖住两个月,并在英国援助之下,长期地在巴尔干战斗下去”。

换句话说,无论希特勒入侵南斯拉夫与否,对苏联而言都是无害的—— 斯大林当然知道希特勒是排犹反共的老手。设想一下,一旦德国在欧洲大陆上没有了对手,那希特勒下一个目标又会是谁呢?这个问题不用说,用脚趾头都能猜得到吧。

因此,既然希特勒没有对手,那斯大林就必须给他制造一个对手。去翻一翻我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上面写道:“西方国家绥靖政策是妄图祸水东引,期望德国与俄国之间爆发战争,而他们最后只有抱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呵呵,很欢乐呀,斯大林同志何尝不是这样,他难道不是妄图祸水西引,笑眯眯地看着资本主义之间拼得你死我活,然后再从中获益?

一位二战史学家曾在他书中这样分析道:“斯大林对外的基本政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种制度、两种势不两立的制度,它们永远不会共同存在,两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其结局,必然是共产主义以全面的、彻底的胜利而告终”。

换言之,只有战争,只有无限扩大、且又无法伤害到自身的战争,才能创造这种机会。对于斯大林这种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而言,还有什么是比资本主义国家狗咬狗的战争更欢乐的事呢?南斯拉夫希望苏联人为他们火中取栗,醒醒吧,斯大林怎么可能会在德国军事实力最为巅峰的时期出兵干涉?

所以,斯大林所要做的,就是继续挑动和扩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并在双方筋疲力尽,相持不下的时候再出兵干涉。只有这样,苏联才能最终饮马莱茵河畔,并在资本主义国家废墟上建立起一个个崭新的共产主义国家。

因此,当苏联副外长维辛斯基说:“你们肯定是误解了,我们从来就没说过要进行武装干涉”的时候,南斯拉夫政府才最终明白,自己被出卖了,被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出卖了。南斯拉夫大使是如何回答的呢?资料上没有记载,事实上,他已惊讶得答不上话来。英国人不靠谱,原来苏联人更不靠谱。如今,他们只有依靠自己那点可怜的实力来对抗轴心国集团疯狂的进攻了。

连载254

从地球上抹去贝尔格莱德!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场实力绝不相等的战争。南斯拉夫国防力量弱小到什么程度呢?请看数据:

陆军:28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以及32个独立团。这些军队使用着上次世界大战的淘汰武器,完全没有坦克——甚至不知道坦克为何物。再加上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之间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南斯拉夫军队真可谓一盘散沙。直到全国进行总动员时,这种矛盾就暴露无遗了——许多克罗地亚人不到征兵站报到,他们呆在家里,一个劲地盼着德国人来“解放”自己。

好的,我们再来看看空军。

战争爆发之时,南斯拉夫拥有各式战机1100架。咋一看,似乎还不错,数量挺可观的。但事实上,由于年久失修,1100架战斗机中,能飞得动的,不超过300架。

这便是南斯拉夫军队全部的家当了。而他们的对手则是世界上最为强大、也是最冷酷无情的德国陆军。为了实施这一战役,希特勒总共投入了两个集团军,第2、第12集团军以及一个装甲集群(上文交代过,不再详表)。他们编有22个步兵师和10个装甲师,总计1500辆坦克和同样数量的飞机。用约翰·托兰先生的话说就是,“希特勒以大锤砸蚊”。

为了报复南斯拉夫人民、为了给他们烙上血的印记,希特勒命令,“空军要以24小时不间断的袭击,彻底毁灭贝尔格莱德”。

德国空军轰炸平民是出了名的,这个任务对戈林而言,简直得心应手。他的战术无怪乎很简单——哪里人多,丨炸丨弹就往哪儿丢。

4月6日早晨,德国空军出现在了贝尔格莱德上空,他们从罗马尼亚机场轮番起飞,对南斯拉夫首都进行了长达3日的野蛮轰炸,由于缺乏高射炮,德国飞机肆意地擦着树梢,冷酷无情地炸毁了这座城市。据统计,贝尔格莱德有近17000名无辜百姓死在了街头或瓦砾废墟之中,甚至动物里的动物,都从被炸毁的笼子中跑出,动物和人交织在一块,在火光冲天的大街小巷到处乱窜,犹如在噩梦中一般。

这就是希特勒称之谓“惩戒”的作战计划。他显然很满意,因为他的命令已经非常有效地执行下去了。

然而希特勒没能高兴几天,4月9日,英国空军在一次“声援”南斯拉夫的行动中空袭柏林,国家大剧院,大学,国立图书馆和太子宫都遭到轰炸,国家大剧院被彻底烧毁,柏林市中心同样变成了一堆硝烟迷漫的废墟……

希特勒感觉自己受了侮辱,他躲在地下掩体内大发脾气,当衣着华丽、大腹便便的戈林不合时宜地出现时,希特勒发火了——他把戈林召进会议室,狠狠地臭骂了一顿。

一开始,戈林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默不作声地听着。可突然之间,他的脸涨如猪肝,因为希特勒批评说:“你的空军全是酒囊饭袋,生产容克88型飞机完全是个错误……”

帝国元帅哪里受过这种侮辱,他反驳几句之后,双方就毫无悬念地大声争吵起来——就像在进行呐喊比赛。希特勒气不过,4月10日夜间,他乘坐火车离开柏林,到奥地利前线指挥战斗去了。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3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13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