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37
间接路线Ⅱ
不得不感叹一句,有制海权就是TM的好啊!马塔潘角海战之后,柏林与罗马之间甚至产生了“信任危机”。德国人感叹盟友太不靠谱,意大利人则大骂盟友阴险狡猾,特别是那份错误情报,意大利人难免会想,这肯定是德国人故意制造的一个骗局,把我们往火坑里推。
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说到底,最吃亏的,还是前线的隆美尔将军。由于的黎波里港陷入瘫痪, 5月底运来第15装甲师显然是不可能了。甚至,非洲军团日常补给都出现了困难。韦维尔将军在一份日常报告中,向丘吉尔描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他声称,“一批被俘的德国军人居然伤心地哭了出来”。这并不是因为受了屈辱,而是他们发现英国人后勤补给实在太好了。一位非洲军团老兵写道:英国人的情况简直使人眼馋,“与他们相比,我们在各方面都是那么可怜……” “只消看一看他们的给养——矿泉水、罐头蜜饯和水果,还有我们奇缺的各种东西,就使人心灰意冷”。
其中,尤为使德国人感到怒火中烧的便是英国人喝得矿泉水,因为他们压根就没见过这种玩意儿,非洲军的饮用水全部要从大后方运来,有时甚至是装在运过汽油的油桶里面,简直难以入喉。多亏了非洲军的后勤处长奥托少校,他利用小型船队在沿海地带组成了一个补给网——具体做法无非就是在风高月黑之夜,利用拖船和渔船偷偷地从西西里岛开出,在利比亚某处卸下物资之后,再偷偷地潜回西西里岛,这种补给实际上与偷渡无异,但好歹勉强保障了非洲军的生存需要——至少不被饿死。
据意大利人统计,非洲军团每月所需物资是11.6万吨(包括意大利军队和侨民)。其中,光是德国人每月就要耗去3.4万吨。虽然奥托少校想尽了一切办法,但也只能保证每月向隆美尔提供2万吨。一旦意大利当局出现补给困难——譬如这次的黎波里港被袭。意军士兵就要跑到德国人那里讨要食物。(这可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啊。)
说到这里,有人肯定会产生疑问,既然英国海军占据着优势,那么他们为何不把轴心国后勤线路彻底掐断,把德国人活活困死在非洲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完全是拜邓尼茨将军所赐,他的潜艇部队成功地拖住了英国主力舰队,迫使他们在大西洋上疲于奔命。
4月15日,坎宁安海军上将曾要求丘吉尔拨出两艘战列舰(“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 加入地中海舰队。可哪怕是这点小小的要求,丘吉尔也无法满足于他。
在4月23日的复电中,丘吉尔写到:我看不出“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怎样能从大西洋抽调出来。当时,德国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已经下水,开始服役,大西洋舰队自己都忙不过来,哪还能顾及什么地中海分舰队呢?因此这就形成了一个僵局,没错,英国人掌握了制海权,但他们也绝无实力彻底掐断轴心国的海上补给。换句话说,只要隆美尔懂得精打细算过日子,温饱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但他想要奔小康,那就很不现实了。
连载238
最高战略?
4月23日,那位办事谨慎的总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又在他的日记中埋怨开了,他写到:“这些天来,隆美尔没有给我们送过一份报告,我感到事情有些蹊跷……”按照规定,前线指挥官须得每日向陆军统帅部汇报战况,这就是所谓的“每日简报”。
可是,隆美尔居然忘了这一茬,哈尔德是想当然的怒火中烧,因为他发现自己正处于两面都不讨好的境地——元首说,“巴巴罗莎是今年战略核心”。可隆美尔一旦写信请求支援,元首又会立刻变脸,痛斥陆军办事不利,导致非洲军团缺衣少食。
哈尔德先生冤啊,他愤恨隆美尔不听他的命令驻守原地,反而疯狂至极地向东推进。于是,他决定派出保罗斯中将,作为陆军统帅部全权代表,前往非洲了解实际情况。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嘲讽的那样,“去阻止那个士兵彻底发疯”。
这位全名叫做弗里德里希·保卢斯的中将是“陆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第一军需总监),他乃哈尔德门下第一大红人。哈尔德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勤奋好学、知识丰富的理想参谋长,他的判断常常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来的”。 哈尔德甚至说过,“保卢斯是年轻一代军官的楷模……”
希维林上校后来回忆说:正当他平卧在沙漠上,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托布鲁克要塞,而敌军的炮火和机枪子丨弹丨在他头顶呼啸而过时,他感到自己的袖口被人扯了一下,他转过身来,发现保罗斯正趴在自己身边”。就这样,勤奋好学的保卢斯来到了北非,时间是4月27日。
隆美尔丝毫没有怀疑这位将军突然造访是陆军统帅部的一个阴谋,在那段时间,隆美尔常常把自己比喻为“养子”——陆军统帅部是后妈。他埋怨哈尔德为何把那么多的陆军师放在法国晒太阳,都不肯调到非洲来。对于负责非洲战局的第10航空大队,隆美尔同样也不满意,因为这个大队实在太“袖珍”了(飞机从未超过150架),甚至比不过驻扎在挪威的第5航空大队。
现在,隆美尔觉得自己得到了回报。他幻想保卢斯是陆军派来帮助他的——恰恰相反,保卢斯把他狠狠地修理了一顿。他指责隆美尔“违反了最高战略”, 保卢斯说,“正是因为你的穷追猛打,才导致了英军撤出希腊,这与最高统帅部的意图完全相反”。
对于这个指责,隆美尔真是感到莫名其妙。当隆美尔询问最高战略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保卢斯又支支吾吾不肯回答。当年,他们是同时被提升为陆军上尉,又在同一个团队里供职,怎么说也是老战友了。可保卢斯打定主意不把“巴巴罗莎”计划告诉于他,只是一个劲儿地对隆美尔大泼冷水。
隆美尔很直接,他二话没说就把保卢斯拖上汽车,围着托布鲁克要塞跑了一圈。令人称奇的是,当视察完毕之后,保卢斯的态度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他居然同意了隆美尔的进攻计划。
现在好了,哈尔德先生派他来阻止隆美尔发疯,结果到头来,他却连同隆美尔一块儿发起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