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连载215

求救

墨索里尼先生的“求救之路”其实并不顺利。因为,德国人压根就不想去插手什么非洲战局。勃劳希契元帅对希特勒说:“意大利在北非的损失,从军事上看,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他们丢掉整个殖民帝国,对德国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可以说,勃劳希契元帅这话,代表了几乎所有德国高层的一致观点。他们思路无怪乎很简单:巴巴罗萨”已经被提上日程,德国没必要为这个不中用的盟友浪费武力。

更有趣的是,墨索里尼本人也在扭捏作态,不断地拖延与希特勒会晤时间。原因很简单——他要面子啊。作为法西斯党老前辈的他,怎能一遇挫折,就向“希特勒晚辈”求救呢?他对齐亚诺说:“不急,不急,再等等吧,至少要部分地挽回败局再与希特勒见面”。

墨索里尼这种奇怪的举动,反倒把希特勒都搞糊涂了。原计划1月上旬的会谈被墨索里尼无故延期。希特勒大惑不解地对下属们说:“意大利人真是一群不可理喻的蠢蛋。他们一方面在尖声呼喊援助,甚至用最激烈的词汇来描述他们可怜的枪炮和装备。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那样怀有妒忌之心,那样幼稚,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如果我们的部队能穿着意大利军服在那里战斗,我们的飞机在机翼上涂着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在那里飞行,那么墨索里尼才可能最高兴呢!”

希特勒说得一点都没错,墨索里尼就是这样想的。他只是不好意思开口罢了。此时,墨索里尼已经把全部赌注,整个儿压在了巴尔迪亚要塞指挥官(古佐尼)中将身上。他打算在这里狠狠地教训一下英国佬。然后,再向希特勒求救。

在墨索里尼眼中,这位古佐尼中将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一位在西班牙内战中打出来的“名将”。鄙视奢华和虚荣,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墨索里尼给古佐尼发电报,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巴尔迪亚要塞”。中将的回答也很令人振奋:“人在阵地在!”

当然了,古佐尼中将完全有理由相信他能守住巴尔迪亚。因为,从西迪拜拉尼撤回来的意军主力已全部聚集在这个沿海要塞内,总兵力——5万人。同时,他们还有500门大炮和150辆坦克。而进攻方英国,却只有不足3万名士卒。而且,由于兵力不足,一直到1月3日,也就是西迪拜拉尼战役结束三个星期之后,澳大利亚第6步兵师才风尘仆仆地从巴勒斯坦赶来,参加了这次进攻。换言之,意军此时已是严阵以待,而英军却丧失了奇袭的机会。因此,他们必须进行一场真正的攻坚战。

3日凌晨,澳大利亚人开始行动。英国工兵首先炸开了反坦克壕,并用工兵钳割开雷场边上的铁丝网,并用集束手榴弹引爆地雷。随后,澳大利亚第6师迅速跟进,他们在仅仅23辆马蒂尔达坦克掩护下,开始从正面强攻巴尔迪亚要塞。在地中海上,皇家海军还出动了三艘战列舰和七艘驱逐舰对巴尔迪亚要塞进行不间断炮击。战斗,完全变成了一场火力的较量。意大利守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完全被英军猛烈地炮火压制得抬不起头来:英国海军和空军猛烈地轰击着他们,而意军还击的火炮简直毫无准星可言,由于澳大利亚人冲得实在太快,双方战线绞在了一起,意军重炮居然总是打在自己的阵地上,连同英军的炮火一起,把成群的意军步兵炸得血肉横飞,尸横遍野。

连载216

不可否认,意大利人打得很勇敢。在如此情况之下,他们仍然坚守着阵地。穿着深蓝色骑兵披风的意大利军官竭力想要收拢部队。甚至,有的军官站在裸露的战壕外面,大声疾呼,指挥炮手们把全部火炮都推上前线,不断地向蜂拥而至的英军开火还击。可是,他们碰上了与德国盟友在半年前一样的遭遇——不管怎么射击,他们都无法击穿马蒂尔达坦克正面装甲。意军那些完全可以进博物馆的炮弹,击在马蒂尔达坦克身上,就如同瘙痒一般。至中午时分,澳大利亚人已经打出了12000码宽3000码纵深的豁口。阵地上,碉堡里,布满着烧焦的,不成人形的意军尸体。指挥了整场战役的澳大利亚司令官麦凯少将后来感概道:“不得不承认,每一辆马蒂尔达坦克都抵得上一整个步兵营……”

这样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至1月4日,英澳第6师的官兵已经成功地打到了海岸边上——他们甚至可以看见地中海沿岸的沙滩。意军阵地就这样被硬生生地劈成了两段。

终于,在海陆空三军联合打击之下,意军阵地开始出现了骚乱。他们盛传,英军已经把巴尔迪亚水资源给切断了,食品库也被英国军舰给炸毁啦。古佐尼中将果然不愧为“名将”,他眼见情况不妙,便瞒着属下,偷偷地换上士兵服装,带领着几个心腹军官,越过了英军重重封锁,一路昼伏夜出,安然逃到了托布鲁克。(看来,意大利“名将”就是这样练成的。他的逃跑技术高超到让人膜拜。事后证明,古佐尼先生是唯一从巴尔迪亚逃出生天的意大利人)

至1月4日黄昏,英国人已经全面接管了巴尔迪亚城,4.5万名意大利人加入了战俘大军。此外,英澳第6师还缴获129辆坦克、462门火炮和数百辆机动车辆。英澳第6师的死伤较为惨重,伤亡454人——当然,这是针对西迪拜拉尼战役伤亡63人而言的。

原本寄予厚望的墨索里尼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又是一阵狂怒。他双手一摊,对着同样迷惑不解的齐亚诺道:你看,我们并不是缺少武器吧。光是大炮我们就有500多门……格拉齐亚尼元帅还敢说这是一场跳蚤斗大象的战斗吗……真是一个“奇特的跳蚤”。他跳动在西迪拜拉尼,巴尔迪亚甚至托布鲁克之间。

此时此刻,那位宣称宁愿被子丨弹丨打烂脑袋,也不会给德国人打电话的齐亚诺,也不得不低下他那高昂的头颅。1941年1月10日,他与墨索里尼“亲切地”接见了德国驻罗马大使,终于把那个一拖再拖、与希特勒会晤的日期给定了下来——1月19日。但是,墨索里尼还附带一些必要条件:

1.此事切勿大肆宣传。

2.切勿带摄影师来,记者也不行。

3.双方火车应该在某个空旷的小乡村相遇。当然,越偏僻越好。

看吧,都快被打成傻B了,但面子还是要的。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1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