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13
奇袭
这位格拉齐亚尼元帅真可谓二战史上一朵奇葩。面对敌军大规模调兵行动,他竟然无动于衷。甚至,他想当然地把英军的调动解释为“那是他们惧怕意军进攻,正在加强防御等等”。
但是,格拉齐亚尼元帅的美梦并没做上太久。12月9日凌晨7时,英军总攻开始。他们以印度第4师为先锋,偷偷地摸进了西迪拜拉尼以南,25公里处的一个意军阵地。他们甚至闻到了空气中飘散出的咖啡香味——那是意大利人正在准备早餐。
不过,他们永远都无法享受这份早餐了。英国坦克和装甲车此时已经撞塌了兵营四周的围墙,许多意大利士兵甚至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被英军装甲车上的布朗式机枪所击倒。面对这些好像从地底冒出来的敌人,意军阵地顿时乱成一团。后来,有人回忆当时的场面:“就像是用铁棍子捅了马蜂窝”。意军根本就没有还手的机会,他们的20辆M-13型坦克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兵营外面,被马蒂尔达坦克一炮一个全打成了废铁。
当时,意军指挥官马里提将军刚刚睡醒,他从帐篷里冲了出来,亲自操起机枪,向蜂拥而至的敌军开火射击。甚至,当他身负重伤之后,仍然坚持战斗,直至英勇战死。但是,绝大多数意大利人选择的是投降。在攻打一个碉堡时,英军机枪手刚打了两梭子丨弹丨,碉堡里便伸出了白旗。英国人甚至怀疑,这些意大利人反应如此敏捷,莫不是把丨内丨裤支出来了?很快,一名意大利准将带着大约500名士兵从碉堡里走了出来,他一本正经地对英军指挥官说道:“长官,我们是打完了最后一发子丨弹丨才投降的!”嗯……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在他身后,是一大堆没打开过的弹药箱。
早上8点30分,仅仅1个小时,这个意军阵地就被彻底摧毁。印度第4师仅仅付出了伤亡63人(7人战死)的代价,就抓获了4000多名俘虏。
更让英国官兵感到惊奇的是,这些意大利战俘各个嬉皮笑脸,相当开心自己的处境—— 一批俘虏主动帮助英国炮兵修筑炮位;还有的俘虏就像主人一般招待了英国人,并教导他们如何用西红柿酱做通心粉。一个被俘的意大利士兵甚至愤恨地对英国人说道:“如果能抓住墨索里尼。老子就把他宰了!”
(意大利人的反战情绪,由此可见一斑)。
还是那句话,“格拉齐亚尼元帅真是一朵奇葩”。当时,意军在西迪拜拉尼有7座大型营地,英军不过只拔掉了其中的一个罢了。意军在人数上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格拉齐亚尼果断指挥,意军肯定不致失败。但是,他完全被突如其来的攻势吓傻了。用齐亚诺的话说:从格拉齐亚尼电报的口气来看,他并未从所受的打击中完全恢复过来……他寄希望于敌人筋疲手软,而不是寄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打击敌人。这真不是个好兆头”。
他说对了,这的确不是个好兆头。
连载214
溃败
英国人显然不会满足于这样的小胜,韦维尔爵士很快就改变了战术。他下令:“第7装甲师转身向西,朝敌人后方猛插,控制敌后方交通线,进而切断敌军退路;印度第4师则转身向北,继续横扫西迪拜拉尼四周的意大利营地”。
很高明,这实乃关门打狗的精髓所在。
在稍做休整之后,下午1时30分,印度第4师就赶到了意军的第二个驻地,西图马尔兵营。意军这时已经有了戒备——就在他们瞪大眼睛,蹲在战壕里等着英军来撞枪口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突然之间,他们身后射来了一连串炮弹,这些炮弹纷纷砸进了意军阵地,西图马尔兵营淹没在了一片火海之中——这是皇家海军地中海分舰队的火力支援,意军那低矮而简陋的战壕抵御小口径炮也许还够格。但是,在大口径舰炮面前,简直就不堪一击。转瞬之间,意军斗志全无,开始溃逃,印度第4师就跟在这些溃兵后面,轻而易举地攻占了西图马尔兵营。尔后,他们又向东图马尔营地进军,在日落之前,该地也被攻占。对英军而言,攻占这些营地就如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轻松。用一个澳大利亚籍士兵的话说:“就是巴勒斯坦丨警丨察也打得比意大利人强”。
至此,在西迪拜拉尼的7个意军营地,在12小时之内,便被拔掉了其中3个。格拉齐亚尼元帅虽然奇葩,但跑路还是会的。为了保存实力,格拉齐亚尼下令,“放弃整个西迪拜拉尼战线,向利比亚边境撤退”。可是,他们还没逃出多远,就撞到了在后方交通线上打酱油的第7装甲师,一场短兵相接之后,意军再次战败,14000名被俘。残余人马丢弃了几乎所有重型武器,慌忙逃往利比亚,躲进了一个叫做巴尔迪亚的沿海要塞。
仅仅一天,也就是12月10日,西迪拜拉尼战线上已再无一名意大利士兵——除了39000名俘虏。甚至,还有许多意大利人源源不断地跑来向英军投降。他们投降理由倒是相当充分,“我们跑迷路了,所以就过来投降啦”。一辆马蒂尔达坦克在翻过一个小土丘时,发现大批意大利士兵坐在地上,一名英国坦克兵惊得半天都合不上嘴。他甚至担心,这群意大利人一旦造起反来,该如何处置。他通过无线电报告说:“本车正处于300……不对,是500名意大利人包围之中 ——手都是举着的,混蛋,快他妈的派步兵上来!”
如此突如其来的胜利,甚至让丘吉尔都兴奋不已。仅仅几天以前,英国连是否能成功守住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都不敢保证。而现在呢,一切都颠倒过来了。丘吉尔后来写到:“每隔一小时,他们就会把战场上的消息发往唐宁街我的寓所”。当丘吉尔询问到底抓了多少个俘虏时,一位指挥官由于无法清点人数,只好报告说他抓了“五英亩军官和两百英亩士兵”。望不到头的俘虏队伍反倒搞得英国指挥官都措手不及。由于战俘实在太多,韦维尔只得下令让军需官发材料给意大利战俘,让他们自己搭个战俘营把自己关起来。
这一天,齐亚诺在他日记中写到:“利比亚局势确实不妙。可以说4个师已被全歼。格拉齐亚尼报告了敌人的士气和决心,却闭口不谈他将如何避开敌人的打击”。
至12月12日,格拉齐亚尼又拍来一封"大祸临头的电报"。他打算一直撤退到的黎波里(利比亚首都),"以便使国旗至少能在那个要塞上飘扬"。而在此之前,他只干了一件事——写信。在信中,他把墨索里尼谴责了一通,并斥责“是领袖出卖了他,迫使他发动了一场‘跳蚤斗大象’的战争”;并把他推进了这个毫无希望的火坑”。与此同时,格拉齐亚尼又写了封充满悲情的遗书给他妻子,信中写道:“单靠指甲是打不过钢铁的……”
后来,连齐亚诺这种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外行都觉得惊奇。这位格拉齐亚尼元帅既不指挥战斗,也不请求支援,他就好像一个怨妇似的叽叽喳喳,没完没了,并把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地全推给了墨索里尼。更可笑的是,这位“奇葩元帅”还提出了一个设问句,他发电报来说,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在如此忧闷的情况下也没自杀吗?那是因为,我总抱着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把巴多格利奥(意大利国防部长)推上被告席。就是他,怂恿领袖发动了这场“跳蚤斗大象”的战争!
12月17日,另一个惊天噩耗又传来了——在希腊战场上,意军再吃败战。
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两条战线上同时溃败……为了挽回颜面,墨索里尼下了死命令:“不许撤退,部队与阵地共存亡!”
与阵地共存亡?这话对意大利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很快,希腊军队便突破了意军阵地,阿尔巴尼亚两座边境城市陷落……
此时此刻,墨索里尼彻底绝望了。齐亚诺后来回忆说,“我从未看见过他如此落魄的样子”。当时,恰好回罗马的驻柏林大使阿尔菲耶里也确认了这一事实,并补充说:“我未曾看到过他那种颓废的模样。他的面孔呈青白色,不断地痉挛,表现得很悲哀,但却又故意装出一副沉着的样子。他几乎是神经质地用右手抚摩他的下巴,同时好像求人支持他的想法,老是把脸朝向我和齐亚诺……”
就在那年的平安夜,墨索里尼站在威尼斯宫中,望着窗外满天飘落的雪花,满心高兴道:“这场雪和寒冷的天气很好”!当时,齐亚诺就站在他身后,齐亚诺感到很惊讶,这种时候岳父还能高兴起来?难道是被气得失心疯了?墨索里尼没有回答他,甚至没回头看他一眼。他继续说道:“下雪和天冷都很好啊,也许,这场大雪能让我们这群不中用的意大利人,这个劣等民族,有所改进”。
没办法啦,墨索里尼最后得出结论,还是给希特勒挂电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