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连载211

北非之役(第一回合的较量)

很早以来,意大利在非洲便拥有自己的殖民地,那就是利比亚。对墨索里尼而言,这块殖民地实在太小了,自比凯撒大帝的他,怎么会满足于这么一块土地呢?他要整个北非。更准确而言,他要把整个地中海,变成“意大利帝国”的内湖。恢复古罗马帝国的荣誉。

想一想,这是多么提劲的事呀。千年之后,本尼托·墨索里尼的大名,会与凯撒大帝并列,成为意大利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将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但是,私底下里仔细掂量掂量,墨索里尼又缺乏这种勇气。他深知,大英帝国在非洲已经扎稳了根。直到1940年9月,墨索里尼才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对齐亚诺说,“这是三个世纪以来,意大利一直都求而未得的时刻”。

这话说得一点儿都没错。此刻,戈林的“鹰袭”正进入高丨潮丨,英伦三岛朝不保夕。换句话说,英国既要防止德军入侵本土,自然就无法增兵非洲。墨索里尼便可以乘此良机,乘火打劫一把。

他坚信,自己有这个实力。因为,意大利在北非拥有25万之众。而在它对面,英军只有3.6万人。1940年9月13日,墨索里尼下令,“驻利比亚军队向埃及发起进攻”。目标——占领开罗,切断苏伊士运河!

尽管墨索里尼是如此牛气冲天,但就其结果而言,这次进攻却充满了戏剧性。用英国人的话说,“意大利人这次进攻,与其说是在打仗,不如说是在参加阅兵仪式”。

我们来看看意大利人的表演吧:9月13日,意大利军队从利比亚边境一路出发,当硝烟和尘土消失之后,就可以看见意军那异常整齐的阵型。在前面,他们左右整齐地排列着坦克部队;随后,是意军最精锐的褐衫冲锋队。在最后面,是拉着大理石碑的卡车——意大利人打算用这些石碑,来沿途标志此次伟大的行军。

(由此看来,墨索里尼真是准备充分了,他连给后代瞻仰的纪念碑都造好了。人才啊,真是个人才)。

在英国方面,由于英军自知实力不够,不足以与敌军抗衡。在韦维尔爵士的指挥下,英军有条不紊地朝埃及腹地撤退——双方甚至连打照面的机会都没有。

按理说,面对如此弱小的敌人,意军就应该继续推进,不给敌军集结兵力的时间。可是,让英国人大惑不解的是,9月17日,意大利人在进抵到西迪拜拉尼后,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个西迪拜拉尼根本就没有任何战略意义,它不过是一个尘土飞扬,住满了阿拉伯人的小村庄。它有一个清真寺和一个小得可怜的丨警丨察局。而罗马电台却在广播上吹嘘道:“在意大利工程师的帮助下,西迪拜拉尼的电车又开始运行啦!”

为何不继续前进?意军总司令格拉齐亚元帅自有他的一番解释。他向墨索里尼报告说:“由于后勤不足,我需要集中物资补给,并组织水资源的供应”。

很好,这条理由很充分。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组织后勤补给,原本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可问题是,几星期过去了,格拉齐亚尼还在西迪拜拉尼;两个月过去了,他仍然还在西迪拜拉尼……

连载212

英军的反击

用一名德国观察员回国后向希特勒的报告说:“意大利人在那里连一点儿进攻意识都没有”。这话说得实在中肯。其实,意军如果再勇敢一点,坚决地向开罗方向推进,以韦维尔区区3.6万名士兵,能否守住苏伊士运河,还真是个未知数。说句不好听的话,意大利用人海战术都能把英国佬踩死了。可是,格拉齐亚尼元帅从没想过这一点,他似乎很乐于维持意军小胜的现状,根本不想和敌人硬拼。

翻翻齐亚诺日记,就更有意思了。在那年秋季,墨索里尼隔三差五的向他女婿保证说,如果格拉齐亚尼再不进攻,下个星期就让他滚蛋。可是,直到1940年12月,也就是三个月之后,意军即没有前进,格拉齐亚尼也没有滚蛋。这些意大利人一直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军官们用银梳子和香水打扮自己,士兵们则在据点里悠闲地打着扑克牌……

意军进攻一事虽然毫无着落,但英军的实力却在不断增加。随着“海狮计划”的搁浅,丘吉尔便开始从大英帝国各个地方搜刮兵力。虽然,英国佬的陆军师实在不多,但有一样武器却是致命的——马蒂尔达坦克。这种在阿拉斯反击战中,让德国人吃尽苦头的坦克,在丘吉尔倡议之下,由三艘快船从英国运来。并且,这三艘快船大胆地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比那些绕道好望角的补给船队整整提前了3个月。虽然在地中海被击沉了一艘,但在11月上旬,50辆马蒂尔达坦克就已然编入韦维尔爵士麾下。

这个时候,韦维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意军既然不肯出击,那我就出兵去攻打他们。

其实,丘吉尔增兵的本意是让韦维尔能守住埃及,可韦维尔居然想到了进攻。许多人对进攻计划是否可行提出了质疑。他们觉得,韦维尔老先生你胆子也忒大了吧,得到50辆坦克屁股就翘上天了?居然敢去进攻?

韦维尔不为所动。他认为,要变被动为主动,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进攻!据空中侦察显示,意大利人在西迪拜拉尼战线之间,有一条大约24公里宽的缺口,这里无人守备,也没有任何警戒哨。根据这一情报,韦维尔爵士制定了自己的计划。他决定派遣一支部队,偷偷地从这里绕到意军背后,发动一个奇袭式的迂回攻击。

他胆子确实很大。因为,他毅然决定把整个主力部队,也就是印度第4师,及英国第7装甲师全部投掷进这个缺口。与此同时,一支由1750名士兵组成的小分队将会从正面佯攻西迪拜拉尼,借以吸引意军的注意力。

说干就干。1940年12月7日,25000名完全机械化的英军,悄悄地穿过了意军阵地缺口,他们在异常寒冷的沙漠冬夜中行进100公里。至12月8日夜间,这支部队便到达了预定阵地。在行军之前,韦维尔爵士曾告诉士兵们说,“这不过是一次军事演习”。 士兵相信了他。大部分坦克指挥官只是被告知他们要把坦克开到某地过上一夜,然后再开回来。一直到12月9日早晨,也就是进攻进入倒计时阶段,部队才被初次告知,“这不是在沙漠中演习,而是‘真要打仗’”!

在这里,我想我很有必要再次强调一下,韦维尔爵士这个计划是多么的“胆大妄为”。假设这支奇袭部队被意军所发现,那可真叫“主动钻进口袋里找死”。毕竟,英军连给意大利人塞牙缝都不够。我可以肯定的说,韦维尔爵士完全是个赌徒!

英国人实在不走运。就在他们出动当天,意大利空军便发现到了这支部队。而且,还是被意大利空军指挥官,维托里奥中校亲眼看到的。

当时,这位意大利空军中校正在西迪拜拉尼附近做例行侦查飞行。这只庞大的英军队伍惊得他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他搞不懂英军要干嘛,但他马上就把这一情报报告了格拉齐亚尼元帅。报告上面写道:“目击敌大量装甲车辆从敌营出发……”但是,格拉齐亚尼元帅竟然没把这份情报当会事儿,他只是麻木地回答说:“写个详细报告交上来吧……”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1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