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连载175

困惑的道丁

皇家空军的这种衰退,甚至连普通德国飞行员都能明显感受到。每一位德国飞行员都深信,只要坚持24小时不间断的袭击,皇家空军就会崩溃掉。

德国空军总参谋部的结论是:“敌11航空大队已经受到很大的打击,九月份晴朗的天气又对我们有利。如果我军继续坚持打击11航空大队的话,那么,敌军不久就将衰败下去”。

这是个极为准确的判断。

可以肯定的是,德国空军第二阶段的行动仅仅过了一周,他们的敌人就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9月1日,美国驻柏林记者,就报道了他们周围洋溢的欢乐气氛。德国军人预言,“海狮行动”将在四天之后进行,卍字旗即将飘扬在伦敦上空…… 而对道丁来说,此时的前景黯淡,他向丘吉尔报告说:“新飞行员消耗过快,简直连休整部队和进行正常轮换都来不及”。

当然了,道丁上将是站在战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普通飞行员所关心的问题是,德国空军不分昼夜的空袭,让他们睡不好不说,就连升空作战都非常困难——每当英国工兵修复地面设施之际,另一波德国轰炸机又会呼啸而至,把正在建设中的跑道炸的个稀巴烂。有时,英国飞行员明明已经接到了出击指令,可是呢,根本没有完整的跑道可以升空,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德国轰炸机掠过头顶,打到英国的内陆。

9月2日,德国空军的行为就更嚣张了。在以往,他们每次投完弹后,就会迫不及待的往回赶。可这一天,他们却不慌慌忙的掠过英国小镇和田野。就连双发Me110战斗机,也可以悠闲自得地擦着树梢,在英国上空飞行。返航后,这些德国飞行员得意洋洋地向上级报告说:“那里很平静……”

德国飞行员似乎已预感到,胜利就在眼前了。

此时此刻,对道丁上将而言,只有一个办法、只有一个办法能改变这种局面。那就是以伦敦为诱饵,逼迫德国空军就范。

道丁上将的想法很实际。因为,如果敌人按目前的进度,继续进攻战斗机指挥部的话,伦敦迟早也会暴露在敌人面前。既然伦敦迟早会在敌人面前暴露无遗,早死早超生,不如现在就……

换言之,只要德国空军转移目标,战斗机指挥部的压力自然就减轻了。皇家空军就可以获得一点时间喘息、休整,以聚集力量再战。

可是,如何让德国空军改变既定战略、转而袭击伦敦呢?

从道德原则而言,道丁上将极不愿意看见这种事情发生。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一种良心上的自责,让他寝食不安,整天愁眉不展——伦敦,一个800万人口的城市,敌人的丨炸丨弹如果落在这里,将会造成多么巨大的伤亡啊,这是善良的道丁上将想也不敢多想的问题。对于战局的发展,他只能祈求上帝。就像他后来坦诚的那样:“我只希望奇迹的出现”。

连载176

丘吉尔的阴谋

相较而言,丘吉尔首相却要洒脱许多。据说,丘吉尔每天晚上都要到唐宁街10号上班(丘吉尔是个夜猫子,喜欢半夜工作),当他看见德国轰炸机“嗡嗡”地掠过头顶,他就会异常愤怒地向空中挥舞着拐杖,大喊道:“混蛋,你们为什么不到这里来?来炸我呀,来炸我呀!”但是,回答他的,是丨炸丨弹落在伦敦郊外的砰砰声。

丘吉尔是一个不达目地誓不罢休的人。就如他接任首相时的那篇著名演讲,他最后说道:“我们的目标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的胜利”!

事实证明,他做到了,特别是后半句。

好了,既然德国空军不肯轰炸伦敦,那就只有耍手段(这正是丘吉尔所擅长的)。而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率先轰炸柏林,激怒德国人,特别是那位纳粹独裁者。

从道义上讲,这场战争打了快一年,但交战双方还是努力地维持着一种平衡;一种心照不宣、不会恶意攻击对方普通百姓的平衡。因此,丘吉尔要想轰炸柏林,那就需要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

丘吉尔有理由,而且还是现成的理由。关于这个理由,无数的书籍曾讲过无数次。但是,我依然决定仔细地描述一下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也希望能写出新意。我们可以看到,不择手段的丘吉尔,是如何善于抓住机会,顺坡下驴,从而挽救濒临崩溃的皇家空军,进而拯救英国的故事。

事情的起因发生在8月24日夜晚,也就是“鹰袭”第二阶段的第一个晚上。德国空军170架轰炸机席卷而来,他们的目标是伦敦郊外的罗彻斯特飞机工厂。在茫茫的夜色中,领航的飞机靠无线电导航,在它后面,一大串没有这种装备的飞机,只能依靠前方一闪一闪的指示灯,辨别航线。

在飞往目标的途中,飞行在编队后面掉尾的两架轰炸机突然失去了与前方飞机的视觉联系。那两位掉队的飞行员当时就傻眼了,黑夜里,他们不辨方向,只能没头没脑地朝他们认为是“正确”的方向继续飞行,期望能跟上大部队。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