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连载172

现在,德国空军已经玩上瘾了,他们整天就这样绕着英吉利海峡飞着。几天下来,英国南部防区的雷达监察人员被搞得心神不宁,整天神经兮兮地。

无奈之下,道丁上将只好改变战术,他命人迅速在更接近海峡沿岸的地区开辟机场,把更多的战机调往一线。这正中德国空军下怀,因为,他们的变招更快——当皇家空军战斗机集结在前线机场的时候,那些整天飞来飞去的德国机群突然不飞了,改为突然袭击。他们会猛然掠过英国本土,飞向英国前线机场。可是,当英国空军升空迎敌的时候,这些机群又会立即返航,让皇家空军扑空。

更绝的招数还在后头呢——皇家空军绕着英吉利海峡飞行一圈,未发现敌人,返回地面加油之时。另一支早已整装待发的德国机群就会突然从这个缺口地区一拥而入,像潮水般的涌进英国内陆,在抵达英国上空后,他们还会分散成数个机组,袭击多个目标。

丘吉尔后来回忆道:“德国人不断以强大的空军,袭击英格兰南部和东南部的机场。他们的目的是要摧毁我方战斗机在白天对本土的防御。当时驻在斯坦莫尔的空战司令部,特别是驻在伦敦远郊的第11战斗机大队指挥部,非常焦灼不安。这个大队的5个前进机场和6个战区机场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沿海地区的曼斯顿和利姆两地的机场,有好几次接连几天不能供战斗机使用。在伦敦南面的比金山战区机场受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以致有一个星期之久只能供1个战斗机中队升空。有人带领我参观了其中的几个战区机场,特别是曼斯顿机场(8月28日)和距离我的住所不远的比金山机场。它们简直被炸得乱七八糟,跑道上到处是弹坑,像月球上的环形山”。

丘吉尔最后的结论很坦然,他继续写道:如果敌人坚持对这些机场进行猛烈袭击,并破坏它们的作战室或电话联络的话,整个空战司令部就可能瓦解。这不仅意味着伦敦遭受摧残,而且还意味着我们失去这一关键地区的全部制空权。

而且,更让丘吉尔感到棘手的问题是,皇家空军战斗机防御力量开始变弱了。自8月8日以来,皇家空军被击落的飞机和被击伤而无法立即修复的飞机,总数加起来有270架。由于战斗机的生产得到了加强,这些损失本可以算是微不足道的——他们仍能派出700架战斗机上天作战。虽然飞机打坏了可以修理,被击落了也可以再造。但是,飞行员哪里制造呢?

8月24日战斗爆发那天开始,皇家空军指挥部就向丘吉尔报告说:皇家空军有94名驾驶员牺牲或失踪,60名被打伤或烧伤的正在医院里治疗——为当时全部飞行员的1/6。一位英国作家曾痛心的写道:在萨西克斯郡小镇的医院里,住满了被烧得惨不忍睹飞行员,他们的脸、手、头发和皮肤都被烧掉了。他们是第一批被称作是“试验品”的年轻人,因为美容大夫不得不在他们身上做试验,给他们恢复一点人的样子……

连载173

为了填补飞行员的空缺,丘吉尔和道丁上将可以说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最初,道丁上将想借助于某种战术来摆脱这种困境。他规定:禁止飞行员单独升空,必须几个中队联合行动,至少要有20架战斗机才允许出击。

当事态进一步严重时,道丁上将不得不要求其它的航空大队派兵增援。这样,凡是能参加战斗的大部分飞行员,都被调到了第11航空大队。其他所谓第10、12、13航空大队,只剩下寥寥无几的飞行员。其人数,刚好凑合着一桌麻将。譬如,负责英国中部的第12航空大队被抽调到只剩5名飞行员(这还是人数最多的一个) 连海军航空团、轰炸机大队、海岸警备司令部,也把自己的飞行员补充给正在苦战中的战斗机部队。

德国空军很狡猾,他们当然知道第11航空大队是负责英国南部防区①,伦敦郊外大量的飞机制造厂及炼油厂都集中在这个地区——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因此,他们也不转换目标,就捏着11航空大队猛锤。

由于占据数量优势,德国空军往往会在双方空战最为激烈的时候,派出一小队携带轻型丨炸丨弹的ME110战斗机,专门跑去袭击机场跑道。换句话说,ME110战斗机担负着双重使命,他们既可以当战斗机,还可以当轰炸机使。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往往在天上打完一场仗后,返回基地时却发现,他们不在时,德国空军己把机场变成了废墟——有许多英国飞行员正是因为没有跑道着陆而丧命的。一方面,他们舍不得抛下完好无损的战斗机跳伞。另一方面,他们怀着侥幸心理想在坑坑洼洼的跑道上迫降。结果,机毁人亡。

总的来说,德国空军做的太绝,他们即占据着数量优势,还用这种下流手段来消耗皇家空军的飞行员。至9月初,皇家空军飞行员数量再度告竭。短短一周内,就有446架战斗机被毁(有大半是没有升空,被击毁在地面上的)。此外,103名驾驶员阵亡,128名重伤,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全部驾驶员的1/4。

无奈之下,丘吉尔只好降低门槛,通过外交渠道,招募了一批刚从国外来的志愿者。其中,有一个飞行中队完全是由美国人组成的;而其他一些中队主要由波兰人和捷克人组成。不过,这些飞行员的技术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不列颠空战的要求。特别是那群美国来的飞行员,他们是一批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空战时特不靠谱,只会显摆技艺,也不听从指挥。他们大部分没有军事经验,没受过高等教育,据说还有几个是为了躲债或家庭事务,才“自愿”投奔皇家空军的。

当然了,更多的美国小伙子是觉得打战特刺激,想来冒冒险罢了。这些背景各异的美国人大多自我标榜为“飞行高手”,老实巴交的英国绅士信以为真。但当这些“美国高手”上了战场后才发现——他们至多开过轻型民用飞机。

①第11战斗机大队防区示意图(注意图上虚线)。这个大队的防区也就是德国空军重点攻击的对象。

连载174

夜间空袭

美国飞行员的欺骗行为让英国人感到又好气又好笑。譬如,一位美国志愿者为了加入皇家空军,他在报名的时候,把飞行的150小时,拿着铅笔轻轻一划,变成550小时。这还是算老实的了,有些美国人则是凭空乱吹,说自己曾经飞行了多少多少个小时——实际上是刚学会开飞机。

最憋屈的是丘吉尔首相。因为,他最初的设想是依靠这批志愿者渡过难关;然后再经宣传,加深一下英美两国的感情。但倒头来却发现,他盼来的居然是一大群活宝。后来,皇家空军只好把这帮美国来的大爷放到后方基地去训练——从教练机从新飞过。

外国人不靠谱只好找自己人。至9月6日,皇家空军的空额已经飙升至260人。丘吉尔咬咬牙,跺跺脚,“实在没人,那就从飞行学校里把学生调来!”后来,丘吉尔对这些学员的评价是:“这些人是新手,热情很高,但缺乏经验,其中很多人还没有学完飞行课程......”

不管怎么说,这批新手比美国来的菜鸟强得多了。至少,他们懂得如何开战斗机。再菜的菜鸟,总比没有强。丘吉尔也相信,等到这批飞行员消耗完后,美国人的训练也差不多结束了,到时候仍有替换人员。

可以看出,丘吉尔现在的战术可以归纳为一个字:“拖”!,拖过9月份,这月一过,年末剩下的两个月就不适合登陆作战了。同时,丘吉尔认定,随着伤亡的加剧,德国人肯定会率先经不住巨大的伤亡,从而取消空袭——就像第一阶段那样。

这样,不列颠空战变成了一场晦暗不明的“暗战”。双方的争斗不再局限于数量上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上的坚持。双方都在咬紧牙关,以达到率先拖垮对方的目地。

可是,德国空军根本就不给丘吉尔拖延下去的机会。因为,他们又发明了一个更为崭新的战术,一个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干掉皇家空军的战术——“夜间空袭!”

值得强调的是,一直以来,德国空军对夜间作战并不重视。原因很简单,夜间丢弹太偏,只能达到白天同样弹量的30% 。德国空军最开始实行夜间空袭的初衷是希望在夜间摧毁跑道,阻止皇家空军升空作战。久而久之,他们又发现,夜间空袭还附带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干扰英国飞行员正常作息时间。只要坚持24小时不间断的骚扰,英国飞行员就无法休息,而德国飞行员可以仗着数量的优势进行“三班倒”。

这样一来,英国飞行员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有时候,飞行员刚返回宿舍准备洗洗睡觉,结果出击铃声响起,他们又不得不立即升空。

发展到后来,英国飞行员干脆都不回宿舍了,直接在机棚里放张木椅,每次空战结束,返回机棚倒头就睡。几天下来,这些飞行员都疲倦不堪。而且,德军的夜间空袭简直没完没了,毫无缓和迹象。英国的飞行员已接近忍耐极限,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一名英国战斗机大队的队长这样写道:“我已觉得我们被打垮了,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我累极了,沮丧极了。我的飞行队自5月份以来,一直在不停地作战。我想,那是一支筋疲力尽、已被完全打垮的队伍”。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