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力上,英、德双方也有本质的不同。英国人更偏重于射速,他们的思路是:“只要打得中,便是王道。”也不考虑威力如何——上文曾提过,“飓风式”和“喷火式”战斗机的武器为8挺机枪,这些机枪固定在机翼前方,全部是美国生产的7.7毫米白朗宁式。每分钟的射速可以达到1260发,可谓恐怖之极。
虽然武器多,射速快,但却有个致命的缺点——威力太弱。7.7毫米口径的机枪缺少爆破效果,无法对敌机造成致命的伤害。有些英国战斗机驾驶员就曾大发牢骚说,“即使打中敌机,也无济于事”。
一个发生在多佛海峡上空的著名战例就是—— 一架德国轰炸机被“飓风”给咬住,“飓风”一口气发射了几百发子丨弹丨,射得这架德机千疮百孔,所有的窗子都被击碎,机舱里更是血肉横飞,机枪手和一名投弹员头部中弹,当场死亡。
但是,那架德国轰炸机仍在昂然飞行,并一直飞回了设在阿拉斯的前线机场。事后,生还的机员还若有其事地细数了机身上的弹孔——他们数出了220颗子丨弹丨。
更可笑的是,那架“飓风”射了220发都没能击落德机,而他自己的飞机却挨了一颗子丨弹丨,这颗子丨弹丨极其神奇的射在了“飓风”的冷却装置上。冷却装置一旦失灵,高效运作的发动机就转不动了,这位憋屈的英国飞行员只好跳伞,不过却跳进了水雷区,在水中泡了N久之后,才被一艘小心翼翼驶进来的拖网船给救走。
德国人对于火力的认识与英国人恰恰相反,譬如Me109型战斗机,它仅装备有两支固定机枪(装在引擎盖上),但它两翼上的武器就拉风多了——两门20毫米机关炮。之所以使用这种武器,是西班牙内战经验的结果。德国人发现,20毫米机关炮的破片效果,只要命中数发,就能打得敌机凌空开花。
德国王牌驾驶员阿道夫·加兰德,在他的回忆录中就坦言道:“Me109战斗机的武器比英国人的更好!”英国人最开始还矢口否认地狡辩说:“白朗宁式机枪的高发射率有快速开火的优点。”但后来又不得不承认:“20毫米炮比白朗宁式机枪在同样距离内,发弹的破坏力量大上许多。”
连载153
某些英国飞行员的做法就很能说明问题——他们开始在自己的飞机上,改装两门20毫米西班牙(厄利康)机关炮,英军高层也默认了这种改装。并且,从1940年10月份开始,“飓风式”战机统一装上了4门机关炮。
而且,“喷火式”战机在设计上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发动机时常无故熄火。也不知是急于投产,还是工业上的不严谨,每当“喷火”做提速或者大角度俯冲的时候,发动机就要闹罢工。想像一下,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飞着飞着,发动机突然就不转了,有些英国飞行员甚至对喷火敬而远之,视其为死亡棺材。
尽管在单机作战上,德国飞行员往往打不过性能优良的“喷火”,但德国飞行员还是很快发现了“喷火式”的这个漏洞,一位叫做尤伦贝克的飞行中尉就回忆起他在8月初的一场战斗。当时,他刚刚击落1架“喷火式”战机,还未及庆贺,便猛然就发现另外两架“喷火式”从他的背后杀来,他的ME109左发动机被击中,冒起了滚滚黑烟,他描述说:“我拉起操纵杆躲进云层,两架敌机仍然紧追不放,死死地咬住了我的战机。于是,我又改变角度,朝海面急速俯冲,后面两架“喷火”也跟着俯冲下去。”
俯冲到800——1000米的时候,尤伦贝克迅速拉起机头,当他回首望去,只见其中一架“喷火”,就因为发动机熄火一头栽进了海里。
与空中大战一样激烈的是海面上的交锋,由于战斗大部分都是在多佛海峡内进行,双方的飞行员一旦跳伞,就只能落在海里活活淹死。
于是英、德双方展开了一场搜寻落水飞行员的竞赛。对皇家空军而言,飞行员比飞机更珍贵,因为飞行员比飞机还要短缺。飞行员对德国空军来说也很宝贵,而且,眼看着让那些有可能被救活的人溺死,也会影响到士气。
起初,英吉利海峡上空的战斗,似乎正在按着德国人所希望的发展。在德国空军的指挥部里,指挥官们击掌欢庆,欣喜万分,他们下令:“趁英国人还没学会如何在空战中逃生,赶紧加强进攻,引诱更多的英机出来应战。”
为了营救自己的飞行员,皇家空军迅速组建了一支摩托艇打捞小队。并且,除了官方派出的摩托艇之外,英国政府还雇佣了一些小船,大部分都是海峡沿岸的渔船,这些渔船冒着相当大的危险去营救英国飞行员,是属于拿了工资才干活的那种。因此,他们只救自己人,却眼睁睁地看着德国人淹死也不管。
德国空军一看,这也不是个办法啊,于是,他们也开始筹建自己的营救小队。不过,德国空军找来的组织比较有创意了——国际红十字会。
很快,一支由30架水上飞机组成的营救小队便开始救人了。这些水上飞机头顶白漆、印有醒目的红十字标志,相当地有恃无恐——他们明日张胆地穿过短兵相接的空中战场,停在水上打捞飞行员。只要看见飞行员还在空中缓缓下降,便一溜烟跑过去了,真可谓高效率援救。而且,德国人也要营救英国飞行员。当然了,这并不是德国人更具“古道热肠”,他们知道英国人缺少飞行员,本着抓一个少一个的信念,他们把这些抓来的飞行员全部丢进战俘营里做俯卧撑。还美其名曰:“人道主义行为。”
相应的,伦敦的航空部发出了一个警告:所有“救护飞机,”只要它敢胆闯入战区,不管有没有红十字标记,统统将被击落。英国人声称,他们采取这一步骤是因为敌人利用援救飞机,报告了英国船队的活动,违反了红十字会的协议。实际上,他们是担心这些飞机不仅会救出许多德国飞行员,而且还会把溺水的皇家空军飞行员抓去大作宣传。
德国人不甘示弱,为了报复,德国航空部也下了一道命令——“消灭跳伞的英国飞行员。”
最初,双方都心照不宣的放过对方跳伞的飞行员,德国人的做法无疑是打破了这个“最后的默契。” 很快,英国方面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双方的战斗变得更加残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