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连载142

法军进入战备状态的举动使得英国人大为恐慌。他们看见,法舰烟雾升腾,升火待发;在港口处,法国陆军甚至还调来了一批野战炮,周边的要塞和海岸炮台居高临下,炮管齐刷刷的对准了自己。

此时,英方代表仍在奥兰港与让�6�1苏尔将军的副官争论不休,由于让�6�1苏尔将军拒绝与英国人见面,他的副官又不得要领,双方争论了老半天也没谈出个结果来。那位恼怒异常的法国军官一再承诺,“法国舰队不会向轴心国投降,但也不会向英军的最后通牒屈服。”英国人沉默不语,只是不住地摇头,谈判陷入僵局。

于是,双方就这样剑拔弩张的对峙了整整半天时间。直到下午4时46分,英国舰队司令——萨默维尔中将接到了一封丘吉尔亲自拍来的警告:“尽快解决问题,否则你将应付法国援军。”

不能再等了!5时15分,萨默维尔中将向法舰“敦刻尔克号”发出最后一封警告:如果5时30分前,你们仍不接受我方任何一项建议,我方只能将你们的军舰击沉!

同时,英方代表也灰溜溜的从奥兰港逃命。甲板上,英国水兵进入备战状态,推弹上膛。军官们则站在指挥台上指手画脚,“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的鱼雷攻击机开始启动活塞,战斗一触即发。

惊异的是,让�6�1苏尔将军依旧选择了沉默。并且,英国人都把话说的这么直接了,他还是无动于衷。这位自信的将军以为,英国人的做法不过是一场军事示威罢了,达不到目的,自然就会走人。他压根就不相信英国人会对自己开炮射击。因此,当他的下属提出先发制人,率先开火时,这位将军回答说:“不行!”

就这样,法国人把先发制人的机会拱手让给了对手。

英国人特绅士,5时30分整,英国旗舰“胡德号”打响了第一炮,其超大口径炮弹(15英寸)如雨点般的砸进港口。同时,从“皇家方舟号”起飞的攻击机,不断地俯冲下来,向法舰投掷致命的鱼雷——战斗,总归还是打响了。

懵了,法国人现在彻底懵住了。在法国旗舰“布列塔尼号”上,司令员看着他的士兵有气无力地进行战斗,像是在痛苦挣扎一般。这些士兵表情麻木,神情沮丧,眼睛里充满了愤怒。有的,在大声咒骂,对司令官的命令充耳不闻。他们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被自己的盟友炮轰,为什么盟国之间要互相对击。

战斗进行到10分钟,奥兰港内已是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被击沉的油轮扩散出大批燃油,使得海面都在燃烧。首先被英军击沉的是旗舰“布列塔尼号。” 英国人几乎把所有的炮火都集中在这艘庞大的战列舰上,法国人也从最开始的迷茫转化为愤怒,“布列塔尼号”在被鱼雷击沉的那一瞬间,仍在开炮还击,舰上1130名官兵随该舰沉入海中,这些落水的法国人不肯接受英国人的救援,面对英国人伸过来的援助之手,许多人坚决的回答到:“不,宁肯被淹死,也不会接受背叛者的救援!”

连载143

“布列塔尼号”沉没后,英舰便转移炮火,继续射击其余法舰。前一刻还信心十足的让·苏尔将军被迫发出信号:请求立即停火。萨默维尔答应了,但他同时补充到:“除非我看见你的舰队沉没,否则我还会开火。”

(这叫什么话)

为了避免被炸沉,法舰“敦刻尔克号”与“普罗旺斯号”选择了搁浅——它们全速冲上了沙滩,尽管船身被炸的千疮百孔,但它们依旧停靠在沙滩上进行英勇的还击。另一艘法舰“斯拉特斯堡号”则选择了逃跑,它也是所有战舰中,准备最充分的一艘。在英国人开火之际,它便扬帆启航,在浓烟的掩护下,“斯拉特斯堡号”穿过遍布船骸的海港,全速驶向深海。

在逃逸过程中,“斯拉特斯堡号”不断用主炮轰击水面,盲扫海面水雷。可笑的是,英舰“胡德号”担心踩上自己铺设的水雷,因而放弃了追击。“皇家方舟号”拟用的鱼雷攻击,也未能击中该舰。

此后,“斯拉特斯堡号”在5艘从阿尔及尔赶来支援的驱逐舰护航下,于众多法国海军官兵的欢呼声中,缓缓地驶进了土伦港。同时,它也是唯一从奥兰港中逃出升天的战舰。

然而,奥兰港的悲剧仍在继续上演,在料理完主力舰后,英舰开始横扫剩余的小型战舰——几艘轻巡洋舰、一些驱逐舰和潜水艇。那些落水的法国水兵在海面苦苦挣扎,海上漂浮的柴油使不少人在呼吸时,不慎呛入肺中死亡……

鉴于港口附近海岸炮的威胁,英国舰队于6时12分停止射击,全身而退。最终,这场充满希腊式的悲剧致使1297名法国水兵死亡,341人受伤。更令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打败他们的德国人尚且允许法国人保留自己的海军,而一周前还并肩做战的盟友,英国!却要对法国人赶尽杀绝。这一事件激起了法国人的公愤,特别是它发生在达尔朗上将发誓不将军舰交给希特勒以后。“英国人背信弃义”一语,已成了法国大街小巷的口头禅。那些异常愤怒的法国士兵用刀片刮去了纹在身上的“联盟”字样;贝当元帅也断绝了与英国政府仅存的外交关系;就连那位呆在伦敦的戴高乐将军,也在办公室里破口大骂英国的愚蠢和无耻。

同时,这次事件还导致了“自由法国”运动陷入低谷,丘吉尔连巡视法国军队的仪式都不敢参加。直至今天,如果有人在法国人面前提起此事,法国人仍然会咬牙切齿,悲愤不已。

这就是国耻。

连载144

英国人虽然取得了大胜,但在世界舆论面前却被鄙视了很久。所幸的是,丘吉尔脸皮够厚,这些鄙视都被他华丽的无视掉了。

在这次袭击中,英国海军仅损失了1艘驱逐舰,5架水上攻击机。有意思的是,英国海军损失的那艘驱逐舰居然是被一艘意大利潜艇——“马可尼号”击沉的。实际上,在英舰前往奥兰港的途中,这艘东游西荡的意大利潜艇就发现了这只庞大的舰队。无奈英国舰队航速太快,意大利潜艇拼了老命都没能追上,远远的发射了几枚鱼雷,也未能命中。

可想而知,意大利人一定郁闷坏了,丧失了这么好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马可尼号”便呆在原地守株待兔。(反正也没什么地方可去) 第二天,“马可尼号”果然又发现了返航的英军舰队。这次,意大利人获得了战果——它发射的鱼雷击沉了英国E级驱逐舰“护卫者号。”

萨默维尔中将从截获的电报中获悉,法国海军已经派遣了一只强大的舰队,其中还包括8艘潜艇组成2个战斗群对自己进行拦截。因此,英国人大惊失色,误把意大利潜艇的袭击当成了法军潜艇。于是,英国舰队没敢纠缠下去——他们慌不择路地逃入了直布罗陀海峡的英属港口。

7月4日,丘吉尔“怀着深切的悲痛心情”(据他本人说)在众议院详细报告了“弩炮行动”的经过,议员们全体起身鼓掌,欢呼之声响彻云霄。丘吉尔后来回忆道:原来我走进议院发言的时候,我所受到最热烈的掌声,一般是从工党席位传来的,保守党总是以几分保留的态度对待我。但是现在,在这庄严的、响彻云霄的和声中,大家都团结在了一起!

(真搞不懂英国人,打败法国海军居然这么高兴)

也就是在这一天,为了挽回法国海军的威望,法国海军部公开对外界媒体宣布:我们的主力舰之一“敦刻尔克号”损伤甚微,很快就能出航。

这实在是一道轻率的言论,英国皇家海军再次迅速做出反应。你不是损伤甚微吗?那好,我帮你打回原型。

5日傍晚,英国舰队再次出动。这次,他们决定动用“皇家方舟号”的舰载机进行攻击。6日清晨,在距奥兰港145公里的地方,“皇家方舟”号起飞了12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和12架“海上大鸥式”战斗机,对搁浅的“敦刻尔克号”实施3波段的鱼雷攻击,炸死154名法国水兵,“敦刻尔克号”的主装甲带也被炸了个稀巴烂,蹲在厂里大修了两年也没能修好。

这就是多嘴的代价。

(八卦一句,“弩炮行动”使用舰载机袭击敌人舰队的做法,让倭国海军特感兴趣,在一年后的珍珠港,倭国剽窃了英国人的技术,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痛下杀手)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奥兰事件之后,法国海军虽实力大损。但火力强大的“黎赛留号”战列舰仍旧是英国人的心腹大患。1940年9月,英国对在北非达喀尔港的法国舰队又发动了“威吓行动。”

这一次,双方就不客气了,来上二话不说,一顿死磕。驻达喀尔的法国舰队在要塞炮台和本土赶来的巡洋舰队的有力配合下,击伤了3艘英国驱逐舰,重创英舰“坚决号”战列舰,打得英国人落荒而逃。

尽管法军取得了完胜,但英国也完成了最主要的目标——“黎赛留号”战列舰被击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英国不再面临来自法国的海上威胁。

现在,丘吉尔终于放下心来。不再担心自己的海权受到挑战。

来吧,德国人,没有制海权,看你如何征服大不列颠。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