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连载137

前奏

在法国即将投降之际,希特勒已肯定地认为,英国一定会急于求和。他在5月24日对龙德斯泰特将军详细的说明了这些条件。他表示,他对英帝国是钦佩的,并且强调指出英帝国有它存在的“必要。”他说他只希望伦敦政府让他在大陆有行动的自由。

他非常肯定地认为,英国一定会同意这一点,甚至于在法国战败以后,仍然没有制定出继续对英国作战的计划。而一向以缜密作风著称的德国陆军统帅部,也没有为希特勒提供出什么计划。

在这期间,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的日记里,也没有谈到这个问题。他对于俄国在巴尔干和波罗的海的威胁,比对英国的威胁更感到不安——从1939年秋天以来,斯大林已经吞并了28万6千平方英里的土地,人口达二千多万。立陶宛、爱莎尼亚和拉脱维亚都成了斯大林的势力范围。

6月下旬,希特勒曾和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有过多次私下谈话,哈尔德将军也参加了。哈尔德所担心的是俄国日益增长的好战性,它沿1939年9月的波兰分界线的兵力不断增加,还有它的庞大军备计划。哈尔德尖锐地指出,东部的几个师连海关任务都难以承担,他要求在那里增加德军兵力。

实际上,此时的希特勒已经有了与俄国开战的想法,但没有表露出来。按计划,在法国战败之后,德国陆军要把155个师减少到120个。但希特勒突然改变了注意,他下令——在行将解散的35个师中有20个师,在必要的时候,就立即恢复起来。他还下令,装甲师和机械化师要增加一倍。

对于希特勒的决定,将军们都不能理解。因为,对英作战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陆军师。并且,要想使装甲师数量增加一倍,自然就要相应地提高生产速度。希特勒命令每月应该生产800辆到1000辆的坦克。可是,兵工署一计算,这个计划可行是可行,但需要钱,这些专家张口就要20亿马克,这还是保守估计。同时,他们还需要10万个技术工人。

这笔巨款着实把希特勒吓了一大跳,他只好被迫取消这个计划。但是,他又不肯取消增加装甲师的计划。无奈之下,勃劳希契元帅只能自作主张,借以应付希特勒那无法实现的要求——勃劳希契把每个装甲师的坦克数量减少到了原来的一半。名义上,装甲师是增加一倍了,但是坦克的数字却没有加倍。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对于以后的苏联战役有着巨大影响。

关于希特勒不想提高军工生产的举动,他自有一番解释。他认为,提高军工生产就会加重人民的负担,从而导致人民对政府以及战争的不满。他的这个想法是根深蒂固的,以至于1年之后,美国、苏联、英国3个超级大国的战争机器,开始24小时地全面发动之时,德国90%军工业仍旧实行8小时工作制,周末还有假期。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斯大林格勒惨败之后,希特勒才清醒过来,同意进行总体战,但为时已晚。

不管怎么说,希特勒对于他的敌人没有清晰的认识。一方面,他嘲笑苏联巨人只不过是个猪小肚——一捅即破;另一方面,他又寄希望于与英国讲和。希特勒几乎到自杀的最后一刻,还希望英国会醒悟过来,不致把半个世界让给布尔什维克,另一半让给拜金主义的美国。可是,当1940年英国拒绝希特勒的要求之后,希特勒才猛然发现,他面对的是两个强敌,而他的弹匣里只有一发子丨弹丨。

连载138

但是,想把这位想入非非的纳粹统帅,从梦中叫醒是很困难的。他现在已经站在胜利巅峰,坐等英国跪在自己脚下苦苦哀求。

基于这种想法,希特勒也不着急了。在将领们齐聚统帅部,等待元首制定大局的时候,希特勒却一门心思地扑在了秘密出游巴黎的计划之中。他找到自己的私人好友——阿尔贝特·施佩尔充当向导。

“巴黎历来令我着迷”。希特勒承认,他长久以来就殷切期望有朝一日能参观巴黎,这是个艺术大都市。他确信,他能在巴黎找到重建德国都市的灵感。

在法国投降的那个晚上,希特勒便开始谈论明天参观之事。心急如焚的陆军总司令打来寻找元首的电话,无一例外地被他的副官给挡了回去。次日早上4点钟,希特勒和凯特尔以及大本营的一小伙人,来到一个小村庄外的打谷场上,天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他们一行爬进飞机,在茫茫夜色中,朝着巴黎方向飞去。

在这黎明后的三小时里,他游览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和巴黎残老军人院。在这里,他脱帽伫立,毕恭毕敬地面对拿破仑的石棺。

观光途中,希特勒曾提出是否在巴黎举行盛大阅兵的问题。可他的副官们都不同意,他们的理由是:英国空军如果得知了这个消息,肯定会来捣乱。于是,希特勒就打消了在巴黎阅兵的企图,但他自己的说法却是:“我现在没兴趣搞阅兵,大功尚未告成。”

天大亮时,他从圣心节和貂峰的前院,再次俯视了延伸在高地下的巴黎城。美丽的巴黎让他陶醉,他惊呼到:“感谢命运,我终于看到了历来让我神往的巴黎”,他说:“我命令部队绕开巴黎,避免在它附近作战的原因也在于此。”

随后,他还去参观了巴黎大歌剧院,早年在维也纳流浪之时,希特勒就对这座大剧院羡慕不已。他还命令把歌剧院的灯光全部打开,就像要上映节目一般。对建筑颇有研究的希特勒,就像回到了总理府一样熟悉,他快步穿梭在每个包厢之间,一直陪他们参观的白发老侍者,既生硬又自豪地告诉他看到的这一切,他眼中放射出兴奋的光芒。“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剧院!”他兴奋的喊道。

据施佩尔回忆,在参观完毕后,希特勒还不忘记让副官掏出150马克,递给那位白发老侍者,但这位法国人坚决地谢绝了。当希特勒再次把钱递给他时,这位骄傲的法国人仍然坚决拒绝。他不卑不亢的说道:“这不过是我的本职工作罢了。”

然而,希特勒的巴黎之行却引发了巴黎人的不安。那天早晨,见过他的几个巴黎人都被吓得惊慌失措——当他的车队在街道上碰到一群妇女时,最胖的那位恐怖地指着他惊呼:“是他!是他!”她的喊声吓得众人四散奔逃,混乱不堪。当他乘车穿过里尔时,一个探头窗外的妇女认出了他。“魔鬼!”她急急忙忙的把脑袋缩了回去。希特勒起初觉得有趣,后来他便发誓要将这一形象从被征服者的心头抹去。他对身边随行人员说道:“我的部队要当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谁要是抢劫,就当场枪毙。我要与法国达成真正的谅解。”

这样,进入巴黎的部队便不敢大摇大摆,更不敢白吃白喝。凡买东西,他们必分毫不差地给钱。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咖啡馆门外,他们与法国人一起喝咖啡,分享着6月下旬的阳光,在塞纳河自由自在地游泳。在外国人开设的酒吧外,都无一例外的挂上了标语:“在这里,请说德语。”——仅仅是一周前,这些标语却是:“在这里:请说英语!”

希特勒狡猾的手段,也给法国人留下了极好印象。在巴黎,一部分安于现状的法国人的书信落款字样已经变成了——“德国,巴黎。”

连载139

这种相处虽然有一丝尴尬,且语言不通。但巴黎人的恐惧已经消失了——他们原以为妇女会遭**,商店和银行会被洗劫。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德国军队在帮法国难民返回首都。在巴黎全城都挂满了路牌,上面画着一个怀抱婴儿的德军士兵,还有句忠告:“法国人,信任德国兵吧!”

希特勒想来会为其士兵感到自豪的。他们穿得整整齐齐,对妇女彬彬有礼。每天都能在咖啡馆看到陷入热恋的德国士兵。在美丽的罗浮宫、在法国动物园,他们光着秃秃的脑袋站着,其武器仅是照相机。不过,心眼多多的法国人,早已经把真迹藏了起来,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断臂维纳斯雕像和胜利女神石雕,都无一例外的换上了仿制品。德国兵可未注意这点,他们像是前来游玩的旅客,成群结队地在各个名胜古迹面前合影留念。

次日,希特勒叫来了施佩尔,希特勒让他起草了一份法令,宣布柏林的楼房建筑全部复工。“巴黎不是很美吗?”他说“应该把柏林搞得比它更美。当我们把新柏林建成以后,巴黎也会黯然失色。”

三天后,他正式签署了这份文件,文件上写到:帝国首都的改建,将于1950年完成。

6月24日晚,在法国停战协定刚刚生效的时候,希特勒回到了他的指挥部。陆军将军们终于知道了失踪一天的希特勒到底去了哪里。他们非常不满,甚至有点怨气。他们强调说,如果给予英国人过多的休整时间,入侵就会越发困难。

可是,希特勒根本听不进去,他依旧相信英国会投降。乐观的他,还留下众人坐下来吃夜宵。天空越来越黑,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雷声,午夜来临时,有个副官报告说,英国轰炸机来了,要熄灭灯火。

希特勒命令把餐室的灯关掉,把窗子打开,仅有一台老式收音机用低低的声音不断地播着音。凌晨9点35分,在这规定停战生效的时刻,司号兵吹响了停战的号令。众人端坐在黑暗中,只有闪电不时使人们的脸孔闪亮。

香槟酒杯被分发给了众人,室内安静得令人毛骨悚然。施佩尔写道:我们都默不作声地端坐在黑暗之中,怀着体验这一历史时刻的心情。号角声顿起,吓了人们一跳——这是普鲁士的传统信号,意味着“战争从此停止”。在黑洞洞的屋子里,已经有人感动的在擤眼泪了。凯特尔站在黑暗中发表了讲话。他举起酒杯,号召众人为最高统帅希特勒元首“连干三杯”。

于是,众人便起身碰杯。希特勒仍坐着,显得有些不自然。他不喜欢这种做作,但又得服从陆军的传统。他缓慢的站起身来,礼节性地将酒杯碰了碰嘴唇,滴酒未沾。之后,他便坐下,低着脑袋,陷入了沉思。他既不习烟,又不饮酒,大本营的随从们早就习以为常。在这群欢快而热烈的人中,他反而成了一个孤零零的人。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话,他用轻微而含糊声音说道:“责任非常重大呀……”但是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他轻轻地站起身来,转身离席,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之中。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