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连载101

不仅是戈林在吹牛,丘吉尔的牛皮也吹开了。他宣称,英国皇家空军每天都能揍下100多架德国战机,而双方的损失比是1:4,甚至1:5。也就是说,一架英国飞机平均能打下4——5架德国战机。可我总觉得丘吉尔的牛皮吹得太大,德国空军又不是纸糊的,每天打100架?估计要不了几天功夫,戈林只有抱着老婆哭鼻子的份了。

可是,德国空军的实际损失也着实不轻。在“大空战”的前两天,他们就损失了110架各式战机。(由于资料的互相冲突,这个数字是我推算出来的,不敢确定) 德国人还惊奇的发现,他们一直都引以为傲的“斯图卡”,根本就不是英国空军的一款新型“喷火式”战机的对手。并且,这款新型战机的飞行速度之快,几乎是“斯图卡”的两倍。(喷火式最高飞行速度为657千米/小时;斯图卡则为383千米/小时)

这些小小的“喷火式”时常采取的战术是——在密集的德国机群中来回穿梭,专门捏着飞得慢的德国轰炸机一阵猛锤,而“斯图卡”呢,只能老牛拉破车似的,跟在英国战机后面徒劳的追逐。并且,这样的追逐战斗持续不了几分钟,“斯图卡”就会因为油料告竭,而被迫返航。

更倒霉的是在返航途中——英国战机会在很快的时间之内,集成战斗编队,对德国轰炸机群发动第二轮攻势。由于油料的关系,“斯图卡”无法回航与英国战机做更多的纠缠。德国空军将士的那个郁闷啊,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所要护航的轰炸机,拖着一股浓浓黑烟,直直地向下方载去。

空军的巨大损失,让戈林元帅坐不住了。他本想吹吹牛,风光风光,结果却捞回这样一个结局。可是,他又是一个爱惜面子的人。他总不可能跑去对希特勒说,老大我不行了,我先闪了吧。 于是,这位“天才喜剧演员”那高达138的智商(爱因斯坦智商146),被充分发挥起来。他灵机一动,立即就宣布说:“由于大部分德国本土机场,以及敦刻尔克港,遭受到了罕见的大雾天气,德国空军被迫停飞3天。” 这简直是在胡说八道,谁见过一天都不散的大雾? 再说了,伦敦——著名的雾都,那里的英国皇家空军都在坚持作战,你戈林还好意思说雾大?

不过,希特勒依旧盲目地相信他的空军元帅。他对空军停飞一事,并未发表任何意见。可是,戈林的笑柄很快就在陆军之中传为“美谈”。戈林也觉得自讨没趣,便找个理由,回家休息去了。在大多数陆军军官看来,前几天还在希特勒指挥部里趾高气扬的戈林元帅,就神奇般的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空军既然都溜了,陆军的问题又接踵而来。

连载102

实际上,自从希特勒发布那个命令开始,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就怨气冲天。他始终没搞明白,元首为什么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突然下令停止进攻呢?

而且,“让部队休整再战”的理由是如此的靠不住脚。再说了,他乃堂堂陆军总司令,他的陆军是否应该休息,也轮不上你个小下士来操心吧?据哈尔德事后回忆,5月25日,“勃劳希契和元首之间,在包围战的下一步行动的实施方案上,就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争吵”。哈尔德早已对这种争吵习以为常,他一边听,还一边偷偷的写日记,并为每小时所发生的情况,做出简短的记录与评述。

希特勒继而又抛出了一个新的论调;一个足以让在场所有人都吐血的论调。希特勒宣称,他下令停止进攻的原因之一是“他特别想让一个党卫军精锐旅,参加在敦刻尔克的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他要向世界表明,他拥有一支精良的、靠纳粹思想武装起来的、可以跟英国这样优秀的种族决一雌雄的军队。”(这个党卫军旅叫做阿道夫·希特勒元首警卫队。在希特勒看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军队,如果在战场上获得荣耀,毫无疑问,对他的虚荣心,是一种彻底的满足。因此,他愿意等下去。)

5月25日夜(也就是希特勒与他的陆军总司令争吵不休的当天晚上) 在法国南部,继阿拉斯反击战之后,盟军又集结了一只七拼八凑的部队,发动了一次救援行动。他们沿着松姆河北上,与外围的德军展开激战。而包围圈中的盟军,也以两个英国师作为矛头,从敦刻尔克向南进攻。

看来,盟军指挥官们依旧还抱有从陆路突围的幻想,他们期望通过内外的夹击,打开一条突围通道。

可是,他们的装甲部队实在太少了。特别是包围圈里的英军,虽然他们还剩下大量的坦克,但他们没有汽油。在反攻之时,他们只能用步兵发起冲锋——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在吹着口哨的指挥官带领下,端着步枪的英国士兵,盲目的撞向德军阵地——迎接他们的是坦克和大炮。在反攻不到一小时之后,英国人就放弃了这次毫无意义的突围。在这样恶劣的局势之下,若不是德军停止进攻,他们连防守都成问题,更不说进攻了。可是,法国人却丝毫不考虑这一点,他们固执的要求英国人继续进攻,以便配合他们在外围展开的攻势。

就在双方为这个很无聊的问题,争的面红耳赤的时候。新的危机又出现了——比利时军队的防线崩溃了(真是祸不单行)

准确的说,比利时军队的总崩溃是在25日夜。最初,比利时防线是由英军共同防守的。前文曾提到,英国人忙着从海上撤退,在22日,便丢下了比利时盟军,全部退到了敦刻尔克。所以,防线全部都交给比利时军队驻守。在25日那天晚上,德国第6集团军抽了一下风,他们在没接到进攻命令的情况下,就朝着比利时军队的战线猛冲而来。他们的指挥官——冯·莱希瑙将军实际上是想夺取一个叫做维茨沙特的小镇,拉直自己的战线,为以后的进攻创造条件。可是,比军哪里知道德军的意图呢?他们还以为是德军的总攻开始了。霎时间,比利时军队斗志全无,他们纷纷丢下武器,潮水般的朝着海边涌去。

当那些惊慌失措的比利时军队,大批大批的出现在海边的时候,倒也惹得站在海边等船的英国兵大为惊讶,他们好奇的问到:“你们怎么也来了?”

比利时人冷冷的回答说:“不是我来了,是德国人来了”。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4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4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