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沆的风骨】
不仅如此,李沆还敢于坚持原则。
有一次,宋真宗想将自己宠爱的后宫佳丽—刘氏(这是个传奇的女子,后文详说)晋升为贵妃,于是,派内侍给李沆送去亲笔信,要求政事堂正式拟定封赏的诏书,尽快办理此事。
李沆看了看皇帝的亲笔信,面无表情,当着内侍的面,将信当场点燃,烧成了灰,随后,冷冷地回了一句话:“你回去就说,我李沆不同意。”
内侍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眼瞅着宰相大人威严的模样,大气也不敢喘,只好灰溜溜地跑回宫去向皇帝禀报。
宋真宗听完后,默然不语,从此再也不敢提起此事。
李沆就是这么有风骨。
有一次,宋真宗曾经向李沆询问治国方略,李沆回答:“最重要的是,不要重用那些浮躁浅薄、好大喜功之人,以免扰乱政局、动摇国本。”
应当说,在宋朝初年的时代背景下,李沆关于维持朝廷政局稳定、不要轻易变更国策的主张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所以,真宗也很认可李沆这番话,于是,又追问道:“当今朝中,谁是这种人?”
李沆略一沉吟,便一口气点了三个人的名:梅询、曾致尧、李夷庚。
从此,这三人,真宗始终不加重用。
李沆死后二十年,曾经有人向朝廷推荐梅询,宋真宗却摇摇头,立刻反驳道:“李沆曾说他不是君子。”
仅此一事,足以看出宋真宗对李沆的信任之深。
北宋名臣欧阳修为此大发感慨道:“宰相去世二十年,还能让皇帝如此信任,除了李沆,试问还有谁?!”
可见,“圣相”李沆,名副其实。
咸平年间,宋真宗能够洁身自好,谨言慎行,朝乾夕惕,忧思为国,一派明君风范,很大程度上都与“圣相”李沆的辅佐有关。
可惜的是,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7月,李沆因病去世,一代“圣相”溘然长逝,宋真宗非常悲痛,特地辍朝五日,以示尊崇。
李沆的去世,标志着咸平之治的终结,大宋即将迎来另一个时代。
【第七章澶渊之盟】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李沆去世,此前一年,吕蒙正退休,大宋的宰相位置出现了空缺。
当时的执政大臣冯拯、王旦、陈尧叟、王钦若、王继英等人,都可谓是宰相的候选人。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宋真宗并没有看上这些人,甚至,也没有考虑其中那位深得其心的小可爱—王钦若同志,而是想起了另一个老成持重的三朝元老。
毕士安。
原名毕士元,由于其姓名中的“元”字与宋真宗这一辈皇子的名字相同,犯了皇家的忌讳,于是改名毕士安。
此人经历极为丰富,早在宋年间,就高中进士,外放担任地方官。太宗朝时,因为品行端正得到宋太宗的褒奖,改任显贵之职—翰林学士。赵恒任开封尹时,他又被任命为开封府判官,到赵恒被立为太子时,又兼任太子属官。
可见,毕士安既是大宋三朝元老,又是真宗潜邸旧臣。
如此资历,如此经历,赵恒怎么可能不信任他呢。
所以,宋真宗继位后,立刻任命毕士安为权知开封府,掌管京城要务。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毕士安已经升任为翰林侍读学士兼秘书监、兵部侍郎。
赵恒认为,由这位老成持重的三朝元老出任宰相比较妥当,于是,正式下诏任命毕士安为吏部侍郎、参知政事。
得知消息,毕士安入朝谢恩,感谢皇上提拔。
宋真宗笑着表示:“爱卿任参知政事只是第一步啊,朕是要让你当宰相的。”
毕士安闻言,诚惶诚恐,连连拜谢。
宋真宗又问道:“朝中谁可做你的副手呢?”
毕士安想都没想,立刻推荐了一个人。
寇准。
毕士安朗声道:“寇准忠肝义胆,能断大事,真是宰相之才啊!臣不如他。”
宋真宗迟疑了一会,缓缓说道:“朕听说,寇准性格强势刚硬,喜欢意气用事。”
毕士安急忙辩解:“寇准一向以国事为重,忘身许国,恪守正道,嫉恶如仇,所以不被流俗之人所喜。如今北方契丹为祸边疆,此时任用寇准,可谓正当其时。”
宋真宗点了点头,就此下定决心。
八月,大宋朝廷正式下诏,任命毕士安、寇准为宰相,毕士安兼修国史。
兼修国史,是首相的特权,因此,朝廷的这项任命就意味着毕士安正式成为了首相,寇准则为次相。
几起几落的寇老西同志,再一次乘坐电梯,直上云霄,正式回归朝廷中枢。
在不久的将来,他将迎来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