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惜,事实证明,宋太宗的军事能力较之宋实在是差得十万八千里。
当初,宋太宗虽然凭绝对优势的兵力,侥幸赢得了亲征北汉的胜利(就这也是建立在宋两伐北汉的基础之上),可是却意犹未尽,他内心中妄图建立更大功业的逞能思想又开始作祟,于是在几乎没有周全考虑之下,贸然率领疲惫之师突袭契丹,最终高粱河一役一败涂地,屁股上拖着耶律休哥“友情赞助”的两只箭,灰头土脸地逃回了京城。
从此,他对于劲敌契丹更加耿耿于怀,对于洗刷前耻更加急不可耐。
七年之后,又冒冒失失执意发动雍熙北伐,还搞出了一个三路进军、合围幽州的名堂,动静整的震天响,可是,然并卵。
战略部署的失误,注定了最终的失败。
结果,雍熙北伐又是一场惨败,不但害死了威名赫赫的良将杨无敌,而且宋初以来好不容易攒下的近20万精锐禁军损失殆尽。
真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宋太宗两次败家之举,损兵折将近30万,直接掏空了大宋家底,以致于大宋中后期在与契丹、党项等外族军事势力较量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就此而言,宋太宗不仅没有建立什么武功,反而是自废大宋武功。
不仅如此,他还热衷于“将从中御”“分发阵图”等把戏,完全违背军事规律,大搞形式主义,由此造成前线将领个个畏手畏脚,战战兢兢。
仗还没打,就先把自己人的手脚捆住了。
这么作死,就是神仙也救不了啊!
对于宋taizu当年制定的优待边将、放手任用的策略,宋太宗也不求甚解,难以领会taizu的深意,武断地搞一刀切,一上台就废掉了这一政策,直接导致宋朝边防实力迅速衰弱,国门洞开。
可以说,宋朝后来军事方面的孱弱,宋太宗要负主要责任。
在这种呆板军事指挥方式的影响下,宋太宗不仅在军事实力彪悍的契丹人那里没有讨到便宜,就连面对实力远不如己的党项人,也是一筹莫展。
用兵西北多年,最终的结果,却是李继迁越剿越大,越打越强,终成尾大不掉之势,数十年后,西夏立国,从此成为大宋西北最致命的威胁。
就此而言,宋太宗依然要负主要责任。
可见,所谓的武功,基本上没有宋太宗什么事,除了捡了北汉这个软柿子捏之外,实在乏善可陈,甚至惨不忍睹。
【权欲熏心】
说完文治和武功,再说人伦。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斧声烛影,阴谋得逞,赵炅上位。
登上了皇位之后,宋太宗的屁股就再也不想离开这个宝座,从此,他天天琢磨一件事:传位于子。
于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八月,高粱河之战后不久,宋太宗一言不合怼死了皇侄—宋长子德昭。
不出两年,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三月,宋次子德芳又不明不白的猝死,年仅23岁。
仅仅一年之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三月,赵廷美事件爆发,宋太宗大手一挥,兴起大狱,将亲弟弟廷美软禁起来,先发配洛阳,再发配房州。
不出两年,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正月,忧悸成疾的赵廷美,在悲愤交加中,病死于房州贬所,年仅38岁。
至此,所有潜在的继位威胁全部解除,宋太宗得偿所愿。
如果说,此时,赵炅心里还有一点遗憾的话,那就是宋的遗孀宋皇后。
当初,自己夺位之时,是当面向这位皇嫂做出过“共保富贵”的口头承诺的。
如今,宋皇后活得好好的,如果自己传位于子,未免太不给这位皇嫂面子。
因此,可以说,此时,赵炅立太子的唯一顾忌就是这位宋皇后。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四月,宋皇后病逝,太宗传位于子的最后一点顾忌也终于烟消云散了。
也许是当年驾崩的关键时刻,宋皇后宣徳芳入宫之事,令赵炅内心始终耿耿于怀,这次宋皇后去世,宋太宗突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顺应大家的要求,明天太宗时代篇正式结束。
真宗王朝准备登场。
我需要一点时间稍微整理一下内容,初定于4月28日左右,真宗王朝篇正式连载。
谢谢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