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言说的秘密】
而纵观太宗一朝任命宰相的经历,更是鲜明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宋太宗在位21年,用相8人,平均每人任期不足3年,最短的任期仅1年半。
相不久任,成为宋太宗控制朝政的一个重要手段。
不仅如此,他还不停地来分宰相的权。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七月,他任命长子元佐、次子元僖兼同平章事,一改以往亲王兼该职仅为虚衔的惯例,赋予二子参政实权,以分割相权。
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十一月,他又故技重施,任命五子均兼同平章事,同时赴中书参与政事,名正言顺地分宰相的权。
宋太宗自己,事无巨细,也都要亲自处理。
有一次,一个京城开封的老百姓敲响了登闻鼓,宋太宗听到鼓响,立刻升殿。
太宗望着跪拜在台阶下的百姓,和颜悦色、充满关切地问道:“老人家,你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此人不紧不慢地回答:“陛下,我家的一头公猪丢了,我还指望它配种挣钱呢,这下可怎么是好?”
太宗和群臣听了,不禁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宋太宗倒也大度,并不怪罪,下令赏赐一千钱,抵偿公猪的价值,算是自己掏腰包替老百姓买了单。
事后,宋太宗忍不住笑着对宰相说道:“这么琐细的事情也要让朕来决断,实在是有点太可笑了。不过,如果以处理这种琐碎小事的心态,处理天下大事小情,四海之内也就没有冤民了。”
可见,宋太宗虽然觉得此事可笑,但仍然认为事无巨细还是应当亲自处理才放心。
一方面事必躬亲,大权独揽,另一方面,相不久任,分割相权,如此一来,宰相们想做一番事业,施展抱负就很难了。
尤其是很多位列执政的大臣,往往刚被任命,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被莫名其妙赶下台。
长此以往,大臣们都形成了默契,索性崇尚清静无为,墨守成规,宽简自守,乐得清闲,锐意进取被讥笑为轻薄躁动,平庸保守却被视作稳重得体,朝堂之上渐渐生出一股庸碌之风。
宋太宗对这一现象一度有所警觉,曾经对宰相李昉抱怨道:“你们这些在位的人啊,没有进用之前,个个都以管仲、乐毅自许,等到任命为官之后,又个个变得因循守旧,沉默寡言,拿不出治国良策。朕自己日夜操劳,忙得连吃口饭的时间都没有,难道臣子与君主的关系,竟然是这样的吗?”
咳咳,你自己把着权不放手,还怪底下人不干活,赵炅同志,这样真的好吗?
错在自身而不自知,反而求全责备,诿过于人,此举无异缘木求鱼,于事无补。
李昉等人岂能不知其中缘由,只不过众大臣对这个嗜权如命的老板大多敬而远之,不愿争权触了霉头而已。
朝中也有几位正直的大臣看到了问题的所在,比如田锡、谢泌都曾上书直言批评太宗猜忌心太重,任人却疑之,导致下属无所适从,多次讽喻规劝。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宋太宗依旧我行我素。
不仅如此,他还在各大中央机构内部,架设了很多的分支机构,分割事权,使得屁大点的事最后都得他这个当皇帝的来拍板,搞得官僚系统臃肿不堪、效率低下,除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之外,百无一是,贻害无穷。
—
【发展生产】
第三个关键词:发展生产
宋朝立国之初,宋搞了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很吓人:经过唐末五代百年乱世,至宋初全国仅仅只有300万户。
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即使是京城开封一带的土地,开发耕种的也不过十分之三左右。
在中国古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历朝历代莫不将农业视作国之根本。
毫无疑问,宋太宗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每年正月,太宗都会在京郊举行籍田大礼,自己亲自上阵,撸胳膊、挽袖子,扶着铁犁耕田。
依照礼制,皇帝只需要象征性地掌犁走三步,就算是礼毕了。
宋太宗却意犹未尽,每次均是一口气犁上几十步,直至气喘呼呼,方才停下,以实际行动劝农耕种,以为天下表率。
有时兴致所在,还写上一首籍田诗,赐给近臣,劝课农桑。
为调动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宋太宗还曾经下诏规定,允许各地农民开垦荒地,成为自家永业,可以世代传承,号称“永业田”,同时免除其头三年的租赋,三年之后也只收三分之一的租赋。
如此有吸引力的政策,自然大大刺激了民间的开荒事业,各地农业生产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不仅鼓励民间开荒,宋太宗还积极支持军队屯田。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宋太宗力排众议,采纳何承矩的建议,任命其为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使,调拨各州地方部队18000人,实行屯田。
何承矩率军在雄州、莫州、霸州等地(即今天的雄安新区一带)兴建堤坝600余里,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并疏通河汊水渠,设置泄洪闸门,引白洋淀之水灌溉,甩开膀子干起了轰轰烈烈的屯田事业。
当年八月,稻谷成熟。
何承矩命人载着满满数车金灿灿的稻穗,运送至京师,向朝廷报喜。
宋太宗看到金黄的稻谷,龙颜大悦,立刻下诏褒奖。
河北屯田,大获成功!
在大规模开垦田地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宋太宗还特别重视农业技术的运用,着力提高粮食质量。
宋太宗曾经命令各地遴选一批熟悉生产、掌握技术的农民为农技师,每县配置一人。
农技师的待遇较为优厚,不仅赋税杂役一概免除,而且开垦的荒田永不收税。
有权利必有义务。
农技师的主要义务就是负责勘测辖区的田地状况,了解每块田地的肥沃贫瘠程度以及适宜耕种的农作物品种,再结合各家各户的劳动力、农器具、耕牛等状况,合理分配田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充分发挥每一块土地的效用。
如此一来,不仅各地耕种面积扩展,而且农作物生产的质量也显著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大宋帝国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丰收之后,粮食如何有效贮藏,也是宋太宗非常关心的问题。
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宋太宗下令设置折中仓,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又下令设置折博仓,专门用来储蓄粮食。
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京城附近粮食大丰收,宋太宗派人高价收购粮食,并腾出京城近郊众多仓库,大量贮藏粮食,这些仓库后来被称为“常平仓”。
待到饥荒之年,官府便打开常平仓,开仓放粮,低价出售,救济灾民,调节粮价。
常平仓从此成为有宋一代储粮赈灾、平抑粮价、稳定经济、安抚百姓的“定海神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古以来,农民多半靠天吃饭,一旦遇上天气不好,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京城附近大旱,数月无雨,又赶上蝗灾,大群的蝗虫到处啃噬青苗。
宋太宗得知各地奏报,心急如焚,对宰相吕蒙正说出了这样一番话:“百姓有何罪?!上天如此惩罚,大概是朕德行有亏吧(呃…真相了…)。朕命你们在文德殿前筑起一座高台,朕要登到台上,如果三天还不下雨,你们就点把火,把朕给烧了,以报天谴。”
吕蒙正和众大臣闻听此言,不禁众脸懵逼…
大哥,你这是要闹哪样啊!
宋太宗也就此成为史上第一个自焚求雨的皇帝。
好在,这位仁兄的运气还不错,第二天,果真天降大雨,久旱逢甘霖,农作物得救了,蝗虫也大片大片地死掉,自焚的事自然也就无人再提。
可见,宋太宗不仅文学水平不错,貌似天文也学得很好嘛。
当然,宋太宗此举虽有作秀之嫌,但为了天下苍生,此等作秀还是应该点个赞的!
在宋太宗的鼓励和号召下,大宋帝国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起来,至太宗晚年,全国垦田的数目达到了310余万顷,比末年的垦田面积还多出20余万顷,人口也大量增加,总数比汉唐兴盛时期还多出一倍有余。
农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大宋帝国的国力,繁荣了经济。
但是,有句古诗说的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国力再强,也须节俭,爱惜民力。
为此,宋太宗多次强调要勤俭节约,甚至带头穿旧衣服,率先垂范,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崇尚佛道方面,宋太宗却是大把大把地、挥霍,不计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