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度非凡】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宋太宗启用吕端为相,在拜相制中对其大加赞赏,称其“周知大体,多识旧章”,甚至在任相之前还专门赋诗“欲饵金钩深未到,磻溪须问钓鱼人”相赠,俨然把吕端当做了自己的“姜太公”。
从不屑一顾的吃货,到非你莫属的“太公”,到底是什么,令吕端在宋太宗心中的形象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呢?
在我看来,是吕端官场沉浮四十年所铸就的非凡气度。
如果用诗句来形容的话,可以概括为三句诗:宠辱不惊自坦然,宰相肚里能撑船,每临大事有静气。
所谓“宠辱不惊自坦然”,在一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吕端同志任职开封府推官的血泪史。
要知道,在宋一朝,吕端虽然官运不算亨通,但也算是差强人意,毕竟好歹混了一个成都知府,地方大员。
然而,到了宋太宗一朝,吕端的最初官运就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了:背。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宗即位后,封皇弟赵廷美为齐王,兼任开封尹。
为了帮助廷美处理政务,朝廷特地为廷美配置了开封府推官,这个推官不是别人,正是吕端同志。
没过几年,宋太宗故意陷害赵廷美,兴起大狱。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吕端作为开封府推官,自然难以幸免,他被贬往陕西,宋太宗特别“关照”,让人给吕端戴上重枷,押往商州(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安置。
临行前,开封府还有一些公务需要处理,吕端镇定自若地说:“快拿来,快拿来!戴枷办公,自古就有!”
处理完公事,正准备上路,宋太宗又来“送温暖”,命令吕端不能骑马,只能走路。
从京城开封到陕西商州,足足有一千三百余里路,作为朝堂之上数一数二的大胖子,长路漫漫,戴枷而行,其中痛苦,可想而知。
时任宰相薛居正怕吕端受不了这份苦,还特地命人捎话给他,劝其暂且认灾。
谁知道,吕端满不在乎,反而乐呵呵地安慰道:请回禀宰相大人,这不是我吕某人倒霉,这是大耳驴倒霉啊,哈哈哈!
得,吕端开起了自己的玩笑,自嘲为大耳驴,完全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哪有什么痛苦可言。
如此气度,与那些受点委屈就哭天抢地的官员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第一次被贬后,吕端同志丝毫不以为意,继续兢兢业业在地方干好工作,凭借出色的政绩,这头“大耳驴”没过多久,又大摇大摆回到了京城任职。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十月,赵元僖被任命为开封尹,朝廷又给这位准皇储配置了开封府推官,这个推官,刚刚好,不是别人,正是吕端同志。
haoareyou?(怎么是你?)
haooldareyou?(怎么老是你?)
好吧,吕端同志,你真是一头幸(bei)运(shi)的“大耳驴”。
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赵元僖中毒身亡,天子震怒。不出所料,开封府推官吕端同志毫无意外地,又成为了宋太宗的出气筒。
两次任职开封府推官,两次被牵连,遭遇无妄之灾。
哎,吕端同志,你怎一个“背”字了得!
—
【大器晚成】
赵元僖事件后,开封府的一众官员全部被朝廷削职,立案调查,等待处罚。
三个月后,宋太宗的气消了一些,元僖的事情也调查清楚了。太宗知道此事并非开封府属吏的错,于是,亲自召见这些待罪官员,准备给他们一个申辩的机会。
众人面对这难得的机会,纷纷在太宗面前痛哭流涕,请求原谅。
唯独这个吕端,平静地向太宗表示:“臣罪大恶极,请求陛下严惩!”
不诿过于人,不摇尾乞怜,宠辱不惊,镇定自若。
宋太宗对吕端的表现非常满意,立刻意识到,此人足堪大用,他微笑地回复了四个字:“朕自知卿。”
从此,宋太宗对这个宠辱不惊、胆识过人的大臣上了心,这头背时的“大耳驴”终于时来运转。
一个月后,一封诏书下达:着吕端出任参知政事。
吕端的第二个优点就是,肚量颇大、气度非凡,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
从戴罪之身到参知政事,一个月的时间,就荣升宰执重臣,进入帝国的权力中枢,吕端如同火箭般的蹿升速度,自然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嫉妒。
一日上朝,吕端从文武百官身边经过,一个品级较低的官员很是不屑地揶揄道:“这种糊涂虫,居然也当了参知政事?”
吕端自然听到了,但是他却如同压根没听见似的,平静地走了过去。
这下,吕端的随行人员不乐意了,大家十分气愤,纷纷打抱不平,要去问问那人的名字。
吕端急忙制止,很恳切地表示:“不要去问了,他要是说了,我就记住此人的名字了。虽然我并不会刻意去报复他,但是,以后万一朝中有什么事情涉及他,正好落到我手里,要想做到完全公正也一定很难。所以,还是不知道的好啊。”
吕端从不记仇,也不计较个人得失,于是,时人谓之“糊涂”,其实哪是什么“糊涂”,不过是肚量大罢了。
后来,吕端不但当了参知政事,更是荣升大宋宰相,真正成为了宋太宗的心腹重臣。
此时,立下立储大功的寇准也正好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成为大宋帝国的副宰相,位居吕端之下。
后来居上的吕端,担心寇准,这位昔日在皇帝面前推荐过自己的年少英才,因为官职序列心中不平,于是,主动向宋太宗上书,请求将参知政事的权力提高到与宰相的权力相同。
宋太宗批准了吕端的请求,从此,吕端和寇准轮流在中书值班,轮流掌管相府大印,轮流率领百官上朝,一切权力均等,再无高低之分。
吕端肚量之大,可见一斑,而他这种不计名利、一心为国,顾大局、识大体的精神,也被传为佳话。
吕端的第三个优点就是,处变不乱、沉着稳重,正所谓“每临大事有静气”。
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四月,吕端奉宋太宗之命,乘船渡海出使高丽。出使任务圆满完成后,一行人启程回国。然而,回程并不平静。途中船只突然遭遇海上暴风雨,狂风大作、巨浪滔天,连船上的桅杆都被大风吹断,一船人吓得面如土色,乱作一团。副使吕祐之最终只得下令,将船上所载货物统统扔掉,减轻载重,方才保住船只不沉。
船上一片慌乱之时,吕端在干嘛呢?
这位仁兄面不改色心不跳,正坐在船舱内安静地读书,毫无惧色、淡然处之,就仿佛在自己的书斋看书似的。
吕端的沉着稳重,可见一斑。
尤其是在国家大事上,吕端处理尤为稳妥。
当初,宋军发起地斤泽战役,一举擒获李继迁的老母亲。
宋将尹宪和曹光实向朝廷报捷,并请示如何处置李继迁之母。
当时,寇准正好任枢密副使,负责军机事务,宋太宗便召寇准入宫商量。
君臣一番商量后,最终决定将老太太押往边境就地正法,以此震慑李继迁,壮我大宋国威。
寇准领旨之后,赶紧往宫外走,准备执行太宗的命令,正巧被在宫中值班的吕端看见。
吕端眼见寇准行色匆匆、神情凝重的模样,估计刚才一定是和皇帝商量了什么大事,于是,立刻截住寇准,问道:“刚才朝中是不是在商量大事?”
寇准听了之后,默然不语,扭扭捏捏就是不愿意说。
吕端正色道:“边境的日常事务,我不必知道。但是如果是军国大事,我位居宰相,职责所在,我就不该不知道。”
寇准听了吕端一席话,立刻觉得的确事关重大,于是就一五一十地将刚才商定的处置方案告知了吕端。
吕端听完,眉头紧锁,嘱咐寇准:“此事万万不可,你先别急,暂缓处理,我现在马上去面见圣上。”
吕端见到太宗后,立刻举了一个例子:“当年项羽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太公,扬言要杀了刘太公,刘邦竟然回答:愿分我一杯羹!弄得项羽非常狼狈,最后不得不放了刘太公。可见,凡举大事者,危急关头往往是顾不得至亲的,何况像李继迁这样悖逆残暴之人?我们如果杀其母,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深对方的仇恨,坚定对方的反叛信念,有百害而无一利啊。倒不如,将其母安置在延州(今陕西延安),留作人质,以此招降李继迁,将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岂不更好?”
一语惊醒梦中人。
宋太宗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感叹道:“若非爱卿及时提醒,险些误了大事!”
后来,李继迁之母在延州善终,不久李继迁也去世,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即位,由于宋朝始终善待其祖母,李德明不久之后便归顺了宋朝,大宋西北边境从此迎来了28年的和平时期。
吕端一番话,换来了近30年的和平。
深谋远虑如此,他不当宰相,谁当宰相?!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四月,吕端拜相,时年60。
当时议论人选之时,有人提议说,吕端此人“糊涂”,不可为相。
宋太宗笑道: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于是,力排众议,坚决任命吕端为相。
事实证明,宋太宗没有看错人。
吕端沉浮宦海四十年,几上几下、命运多舛,至此终于修成正果。
不久的将来,在那场决定帝国前途命运的斗争中,他将充分展示异于常人的冷静、担当和谋略,力挽狂澜,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