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阴沟翻船】

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正月,朝廷举行郊祀大礼。按照惯例,仪式完成之后,朝廷将封赏所有官员,称之为“郊祀加恩”。

恰好,今年朝廷封赏的任务就交给了风头正劲的寇准。

作为年少得志,一路春风得意的皇帝宠臣,寇准一点也不客气,手中有了权力,也就开始任性。

寇准利用封赏大权,对那些平素与自己交好的大臣,一律封好官,给重赏,吃香喝辣,给的全是实惠,而对那些平时就不对付的同僚,则一律象征性的意思一下,给的全是虚的,甚至明升暗降。

自古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

寇准这么一折腾,自然引发了朝中的非议,得罪了一帮大臣。

其中,就有一个人:冯拯。

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应当记得,当初,这位仁兄愣头愣脑地跟着宋沆等人,上书请求立太子,触怒了宋太宗,被贬出朝廷,扔到蛮荒之地的岭南反省。

冯拯自从失言被贬之后,一直图谋东山再起,回朝任官。

可惜,寇准素来与冯拯尿不到一壶,对他成见很深,当权之后,更是一直压着他,把他调过来,调过去,就是不让他回京城。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这么好的机会,寇准自然不会放过。

当时,冯拯和另一位官员彭惟节均任广州通判一职,但是冯拯是左通判,彭惟节是右通判。古人以左为上,故左通判官职略高于右通判。

所以,通俗一点说,虽然冯拯和彭惟节都是广州市副市长,但是冯拯相当于常务副市长,因此冯拯官职高。

寇准岂能不知这两人的官阶高低,于是,他略施小计,故意给冯拯难堪。

表面上,寇老西同志将冯拯和彭惟节都提拔起来,均升任员外郎一职:冯拯任虞部员外郎,彭惟节任屯田员外郎。

看上去都是员外郎,没有区别嘛!

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因为,屯田员外郎官阶高于虞部员外郎。

这就意味着,原来冯拯是彭惟节的上级,现在倒了个个,彭惟节成了冯拯的上级。

冯拯这个气啊!

郊祀加恩完成后,按照惯例,官员们都要上表谢恩,冯拯和彭惟节也不例外,两人均写好了奏表,上报朝廷。

在宋朝,官员上奏章,也是按照官职大小排好顺序,呈交皇帝过目的。

以前,彭惟节官职低于冯拯,因此一直以来,彭的奏章自然排在冯的后面。

可是这一次,彭惟节的官职一下超过了冯拯,奏章按理说也应该排到前面去。

但是,彭惟节同志是个好同志,他很尊重“老领导”冯拯,很自觉、很谦虚地就把奏章排在冯拯的后面了。

寇准收到来自广州的奏章后,发现冯拯的奏章居然还排在前面,于是,勃然大怒,以参知政事的名义下令改回来,同时正式下文,对倚老卖老的冯拯同志给予严厉的批评,要求各地引以为戒。

这下好了,冯拯的老脸一下就丢遍全国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冯拯气不过,立刻上书宋太宗,弹劾寇准专权。

嗜权如命的宋太宗,平日里最忌讳的就是臣下专权,架空自己,冯拯这一折子上去,算是准确命中靶心了。

更要命的是,广南转运使康戬也来煽风点火,上书直指寇准专权,并且举出实例:中书省三位重臣吕端、李昌龄、张洎均听命于寇准一人,任其胡作非为。

这两人的奏章一到,果然引起了宋太宗的重视。

【本性难移】

宋太宗立刻召来吕端等人质问,面对怒气冲冲的皇帝,李昌龄和张洎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只是一个劲地磕头认错,只有吕端平静地表示:“寇准的性情,陛下您是了解的啊。他刚愎自用,习惯自己做主,臣等不愿与他争权,是怕伤了国体。”

吕端的意思很明显,寇准就是这么个倔脾气,连皇帝您的面子都不给,何况我们。再说了,前不久他在枢密院的时候,不就是因为和上司张逊争权,被贬到青州去了吗?如今,您老人家把他弄到中书来,我们自然谨小慎微,唯恐再出一次争权事件,伤了国体啊。

吕端轻轻松松两句话,不仅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还显得自己识大体顾大局,不但没有过,反而还有功。

这官场无影脚,实在是厉害啊!

不久,寇准急匆匆赶来面见宋太宗。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寇老西同志此行并不是来承认错误的,恰恰相反,他是来证明自己无比正确的。

只见,寇准摆好架势,运足中气,口吐莲花,手舞足蹈,摆事实、讲道理,滔滔不绝、喋喋不休。

宋太宗本来想着寇准认个错,这事也就算了,可是,没成想,这个寇老西如此冥顽不灵,咄咄逼人,硬是要在这朝堂之上争出一个“一二三”来,不由得大失所望。

面对着这个口若悬河的祥林嫂,宋太宗再也不耐烦了,叹了一口气道:“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

意思是,连老鼠、麻雀这种小动物尚且通人性,知人意,何况一个人呢?

说完,拂袖而去。

第二天早朝,宋太宗准时上朝,远远地就看见一个人,捧着一大堆人事任免档案,兴冲冲地跑过来。

原来,寇准拿着证据来了…

这下好了,神仙也救不了你了…

gameover!

至道二年(公元996年)七月,寇准再次被贬出朝廷,出知邓州。

【第三十二章吕端大事不糊涂】

寇准阴沟翻船,赵恒痛失靠山。

李皇后一伙弹冠相庆,在她们看来,扳倒赵恒的最大障碍已经清除,胜利指日可待了。

毕竟,这个组合看上去那是相当的吓人啊:一个大宋皇后(李皇后),一个大内总管(王继恩),一个禁军统领(李继隆),一个参知政事(李昌龄),一个皇帝秘书(胡旦)。

豪华阵容,有木有?!

放眼整个朝廷,还有谁可以与之争锋?还有谁?!

如此能量的政治集团要么不搞事情,要搞事情,还能搞不成事情吗。

然而,历史注定要和她们开个玩笑。

因为,一直以来,她们真正的终极对手并不是这个看似刚直足智、锋芒毕露的寇准,而是那个貌似糊里糊涂、笨手笨脚的吕端。

【默默无闻】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

他并非进士出身,而是凭借父荫(其父吕琦后晋时任兵部侍郎,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其子弟可录用为官员),补了一个千牛备身的官职,从此迈入仕途。

宋朝立国前,吕端已经做到了著作佐郎、直史馆。

吕端的兄长,名气比较大,叫吕余庆,早年进入赵匡胤的幕府,为建立大宋出力不少,是宋朝的开国功臣,其后曾作为赵普的副手,任职参知政事十年之久,高居国家副总理的高位。

虽然兄长地位显赫,但是吕端似乎并没有跟着沾多少光。

宋在位的头15年,吕端仅以副使身份,跟随正使出使过一次辽国。

直到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在位的最后一年,吕端才终于熬出一个机会,出知成都府,干出了一些政绩。

宋太宗即位后,吕端也一直是默默无闻。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寇准曾向宋太宗郑重推荐吕端,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宋太宗却说出了下面这一番话:“朕知此人,是世家子弟,能吃大酒肉,余何能为?”

可见,在宋太宗的心目中,此时的吕端,不过就是一个富二代外加超级吃货。

然而,令人更加意外的是,十六年后,事情却发生了完全的逆转。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小说在线阅读_第2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润江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第2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