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真相大白】

原来,有人向太宗密报,称元僖并非病死,而是死于谋杀。

宋太宗大惊,立刻派人前去调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宋第一大太监,王继恩。

王公公手持尚方宝剑,掘地三尺,终于搞出了干货。

原来,元僖宠爱一个小妾,名叫张梳头。

张氏凭借元僖的宠爱,在家中胡作非为。

她曾经逾越礼制,在京城西佛寺为自己的父母招魂并按宫中礼仪厚葬,犯了僭越的大忌。

她还一向骄横跋扈,身边的侍女服侍稍不如意便拳打脚踢,甚至将人活活打死。

王府的仆人们,莫不畏惧这个母夜叉。

偏偏元僖对这个张氏很是痴迷,宠爱无比,而对自己的原配夫人李氏却不甚感冒。

这位李氏,乃大宋开国功臣李谦溥之女,当初是宋太宗钦点,为元僖聘娶的正室。

张梳头仗着有元僖撑腰,越来越不把李氏放在眼里,心中渐渐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为了达到除掉正宫李氏的目的,张氏不惜花费万金悄悄托人打造了一件暗杀神器:酒壶。

这把酒壶外表上看去与普通酒壶无异,内部却是别有洞天。

此壶肚中有两个储酒囊,一个存美酒,一个存毒酒,壶把上有一机关控制,想倒美酒就是美酒,想倒毒酒就是毒酒。

出事的当天早晨,正值元僖生日,家中张罗了一大桌的饭菜为元僖庆寿。

张氏端着预备好的酒壶,先给元僖倒上了一杯清香四溢的美酒,转身又给李氏倒上了一杯杀人不见血的毒酒,然后从容退下。

当天也是奇了怪了,也许是因为过生日心情好,平时关系一般的夫妻二人,此时却突然温情脉脉,元僖甚至主动与李氏互换酒杯,喝起了交杯酒。

此时,躲在屏风后的张梳头,抓耳挠腮,急得跳脚,可是,她又害怕自己投毒的事情当场败露,不敢跳出来制止。

真是说也说不得,喊也喊不得,眼睁睁地看着丈夫将毒酒一饮而尽。

就这样,一杯毒酒下毒后,元僖出门进宫,不久毒性发作,又急匆匆赶回王府,挣扎一阵之后,终于不治而亡。

事情真相大白。

宋太宗立刻下诏将始作俑者张氏白绫勒死,掘开张氏父母坟墓,挫骨扬灰,亲属一律流放偏远之所,将制作酒壶的匠人钉于东华门外,千刀万剐,并下令逮捕元僖左右亲吏,处以杖责。

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按理说,事情到此就算是结束了。

然而,奇怪的是,宋太宗突然又下令,罢去元僖刚刚追封的太子名号,并降低葬礼级别,仅以朝廷一品官员的规格予以安葬。

why?

毕竟是无辜的受害者,毕竟是亲生儿子,宋太宗为何施以如此重手?

毕竟,前两天,宋太宗还在为这个倒霉孩子,哭得死去活来啊。

这里面就有文章了。

【报应?!】

尽管宋朝官方正史对此事讳莫如深,语焉不详,但是,仔细地翻阅,还是能发现不少蛛丝马迹。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中提到:“元僖因误食他物得病,及其宫中私事。”

何谓“宫中私事”?

这就有点名堂了。这很可能意味着,元僖之前与宫中的人有勾连。一个准皇储和宫内的人打得火热,想干什么?!

再看《长编纪事本末》卷9《太宗皇帝诸王事迹》中记载,左谏义大夫魏羽向宋太宗进言,拿汉朝戾太子起兵造反的事与元僖今日之事做比较,认为与汉朝戾太子起兵对抗父皇汉武帝相比,元僖的过错还不至于这么严重。

史载,“上嘉纳之”。

也就是说,宋太宗听了魏羽的进言,认为魏羽说的很好,比喻很恰当。

从这个记载来看,魏羽将元僖与戾太子相提并论,已经充分说明,元僖的过错并非不严重,而是非常严重了。

只是还没有达到起兵造反的地步而已。

最为吊诡的是,宋太宗居然认为魏羽说的很对。

这意味着什么?

说明,元僖的确已经开始图谋皇位甚至有所行动了,只是因为毒酒事件没有来得及实施而已。

这样看来,元僖私自交通宫内,目的正是在此。

我认为,至此,元僖的事才算是真相大白了。

得知真相的宋太宗,这才发现,自己一直器重的儿子,原来是个阴谋家、野心家,是个权欲熏心的家伙,甚至已经准备对自己动手了。

这样的真相,是他不愿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的,于是,才有了后来如此严厉的惩罚措施。

当然,鉴于皇室的脸面和自身的形象,宋太宗没有将这些真相披露,只是草草结案了事,不再提起,也不愿再想起。

然而,真的能忘记吗?

回想当年,宋太宗以非常手段谋夺皇位,如今亲生儿子有样学样,也准备以非常手段谋夺自己的皇位,谁能说,这不是报应呢?!

从此,宋太宗绝口不提元僖,终生厌恶之。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小说在线阅读_第20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润江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第20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