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二十七章西南之乱

四川,自古号称“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尤其是,四川独特的地形,更是注定了这是一方世外桃源。

四川,北倚秦岭山脉,南临云贵高原,东凭大巴山脉,西控青藏高原,四面八方均是崇山峻岭,进出交通极为险峻,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绝不仅仅只是一个比喻而已。

拜两千多年前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所赐,一项开天辟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令成都平原成为了一片沃野千里的富饶之地。

从此,川人足以守住这片沃土,自给自足。

【川人之苦】

唐朝末年,黄巢大起义席卷全国,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流域无一幸免,唯独一个四川,安之若素,未伤分毫。

就在黄巢率军逼近大唐帝国都城长安之时,大boss唐僖宗率大批文武官僚仓皇出逃四川,豪强地主势力开始在蜀中扎根。

及至五代,中原陷入混乱期,城头变幻大王旗,“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四川由此成为了乱世中唯一的一方净土。

五代时期,四川先后历经前蜀、后蜀两个割据政权,内部相对稳定繁荣,没有遭遇战争破坏,几十年下来,川中积累了大量财富。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灭后蜀,立刻将后蜀府库中的全部财物,水路并行,昼夜不息,陆续转运至京城开封的中央国库。

这一运,就运了十多年!

可见,蜀中之富!

然而,宋朝这种断子绝孙的运法,客观上相当于把四川掏了个底朝天,致使当地财政日渐拮据,川人由此不满。

更何况,当年宋军伐蜀主帅王全斌在川胡作非为,纵容士兵劫掠,最终激起了全师雄兵变,历经200多天方才平息,蜀地人民再遭一劫。

由此,川人心中不免对朝廷颇多怨气。

对于四川,宋朝的官员心态也颇为奇怪,他们居然总是以征服者的姿态来对待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习惯于将四川当做自己的钱袋子,强取豪夺、横征暴敛,不一而足。

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二月,宋朝中央政府财政部(三司)认为,蜀地赋税较轻,建议加重赋税,并派遣监察御史张观巡视蜀中各地,准备调查一番,走个形式之后,立刻增加赋税。

事实上,在当时,由于地主豪强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地兼并土地,川中百姓十之八九都已沦为“旁户”。

所谓“旁户”,就是“旁下客户”的简称,这是一种比一般的佃农更悲惨的农民,近似于地主家的农奴,完全依赖承佃地主的土地为生,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为地主承担大量的劳役赋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地主的盘剥下讨口饭吃。

世代为奴,暗无天日。

可以说,此时,蜀中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大量“旁户”只是在生死边缘挣扎而已,再加赋税,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张观同志在一番仔细深入的调研后,看到了蜀中民生的疲敝,百姓的艰辛,因此,坚决不同意再增加赋税。

然而,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举国最大的地主—赵炅大老爷不乐意了,皇帝一怒之下,居然禁止张观回京,令其继续在蜀地巡视。

那意思,很明白:你丫,搞不好调研就不要回来了。

不仅如此,就连蜀地仅存的一点土特产,中央政府也瞄上了。

【茶贩王小波】

蜀锦,天下第一,蜀茶,清香无比。

丝绸、茶叶,号称蜀中之宝,一向就是四川非常出名的特产,蜀中农民为了讨生活,大多都兼营纺织、种茶等副业,挣点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

淳化年间,宋朝中央政府在四川设立官办机构:博买务,垄断茶叶丝帛贸易,与民争利。

茶农种了茶,不能自由买卖,只能低价卖给博买务,一些以贩茶为生的小商贩就此纷纷破产。

这其中,就包括一个四川青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人:王小波。

茶叶贩子王小波同志最近很郁闷,他的小本生意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官府成立了“博买务”,强行低价收购茶农手中的茶叶,并且不允许茶农将茶叶上市交易,自己最近一个月跑断了腿也没有贩到半斤茶,想到这里,他不禁想骂娘:龟儿子,这是要砸老子饭碗嗦!

妻弟李顺也很郁闷,本来这哥俩一道贩茶,虽然起早贪黑,风餐露宿,但是好歹还能挣到一点辛苦钱,勉强养家糊口,如今,官府看着贩茶有利可图居然也眼红,硬是跑来跟老百姓抢食,就这么一点生路,眼看也活生生就要断了。

王小波和李顺,困坐在屋内,两人大眼瞪小眼,心里说不出的苦闷和愤怒。

李顺知道自己这位姐夫素有主意,又是这帮贩茶队伍中的带头大哥,遇事考虑周全,行动果敢,于是,往上凑了凑,大着胆子问了一句:“姐夫,你看这可啷个办?”

王小波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慢慢踱步走到窗户边,面朝远方久久凝望。

此时,川中恰逢大旱之年,蜀地颗粒不收,饥荒遍野,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王小波略一沉吟,突然挥出一拳重重地砸在椅背上,猛地抬起头来,射出一道凌厉的目光,狠狠地说了一句:拼了!

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王小波发动起义,喊出了石破天惊的宣言:“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均贫富”的伟大口号,瞬间点燃了无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苦农民心中希望的火苗,蜀中各地贫民纷至沓来,应者云集,不出十天,起义军扩充至数万之众。

一团愤怒的烈火在西蜀大地熊熊燃烧!

【彭山县令】

王小波高举义旗,率众顺利拿下青城。

然而,青城毕竟太小了,数万义军需要寻找新的进军方向。

王小波站在军事地图前,踯躅良久,毕竟这是正式出军的第一战,不可不慎重,沉吟了半晌,他缓缓抬起头来,用手直指青城东南方向—彭山(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

彭山县令齐元振,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廷,都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官员。

民间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老百姓都知道他贪。

朝廷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同僚们都知道他不贪。

朝野之间,结果如此大相径庭,实在是令人诧异。

原因就在于,这位仁兄手段了得,具备瞒天过海的本事。

齐元振贪得无厌,在彭山境内横征暴敛、敲骨吸髓,彭山百姓莫不恨之入骨。

西蜀治理的情况,朝廷一直很关注,宋太宗曾经专门派钦差入蜀,调查各地官员施政情况。

齐元振闻知钦差要来,立刻将贪污的财物分散藏于富商家中,自己府上空无一物,家徒四壁。

朝廷钦差到了彭山,在县令大人家中转了转,不禁大为感动,回朝立刻禀报:发现了优秀干部一枚!

宋太宗听了,非常高兴。

此次朝廷大规模巡查四川,共查实不法官吏一百余人,唯独表彰齐元振“清白强干”。

乖乖,看来,在宋太宗心中,这个彭山县令齐元振不仅是个廉吏,更是个能吏啊。

王小波得知内情,甚为感慨,他深知彭山百姓对齐元振这厮怨恨至深,民心可用,于是,率起义军直奔彭山而来。

得知义军是来找县令大人算账的,彭山百姓莫不蜂拥响应,起义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彭山,顺利擒获“清白强干”一枚。

彭山县令齐元振最终被义军枭首示众。

临了,起义军还不忘玩一把黑色幽默,他们剖开齐元振的大肥肚子,将其平日里搜刮来的大把大把的金钱塞了进去,算是彻底地满足了这位县太爷生前爱钱如命的癖好。

随后,义军又将齐元振的家财分给广大穷人,彭山百姓拍手称快,奔走相告,前来参加起义的贫苦农民越来越多,起义军声势大壮。

于是,王小波乘胜率军北上,进攻江原(今四川省崇州市)。

在这里,他遇到了真正的劲敌:宋将张玘。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小说在线阅读_第1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润江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第1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