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交待曹彬,位于山前战场的东路军应“持重缓行”,吸引幽州地区的辽军主力,这么做的目的是:为潘美、杨业率领的西路军扫平山后战场创造条件。(甚至,中路军的田重进部主动出击蔚州,目的同样是为西路军创造条件。)
如果这次北伐的目标只是收复山后诸州,可以说这样的战略计划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是可行的。
战役开始初期的战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但是,这次北伐的目标仅仅只是收复山后诸州吗?
显然不是。
雍熙北伐的目标是收复幽州。
幽州才是宋辽必争之地!
不管西路军取得多大的战果,如果最终宋军不能拿下幽州,夺回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这道屏障,那么山后诸州将来也势必守不住。
因此,幽州才是关键!
可见,西路军不管怎么打,不管在西线取得什么样的战果,最终还是要抵达幽州城下,才算是完成了此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任务。
即使战局完全按照宋太宗的意图进行,即:辽军主力果真被曹彬、米信的东路军牵制在幽州,无暇西顾,只能坐视潘美、杨业等人率领的宋西路军攻城略地,一路高歌猛进,甚至一直挺近到幽州附近,可是,这也仍然没有改变宋辽两军在幽州城下决战的局面。
所以,西路军从山后绕出来,在东路军、中路军的配合下,搞了个轰轰烈烈的千里转战,但是归根结底仍然要老老实实赶到幽州,参加决战。
这就是宋太宗所制定的三路进军,东路牵制,中路掩护,西路扫平山后,这一战略的必然结果,这就是西路军的宿命。
此时,经过千里转战的西路军,一路行军打仗,已经疲惫不堪。
面对聚集于幽州附近以逸待劳的辽军主力,位于山后战场的西路军与位于山前战场的东路军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此时,两军能不能胜利会师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反观辽军,则完全可以凭借坚固的幽州城池,抵御宋东路军的进攻,同时发挥骑兵的优势,利用宋三路大军相距较远、无法集中的弱点,组织一部分兵力迂回穿插,隔断三路宋军之间的联系,形成个个击破的局面。
一旦辽军集中优势兵力,全力围攻宋西路军,恐怕潘美、杨业所部终究难逃灭顶之灾。(同理可证,田重进的中路军,此时,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
况且,以中、西两路军的兵力而言,较之于完成战略迂回、包围幽州的任务,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强人所难。
在赵炅的计划中,田重进、潘美等人率领中、西路军不仅需要拿下山后九州,占据飞狐、灵丘等战略要地,掌控太行山、军都山、燕山一线的险关要隘,还要拿下山前的顺、蓟、檀三州,进抵幽州,并切断东北方向辽朝援军之路,才算是完成了战略迂回的任务,形成对幽州的战略合围。
如此庞大的作战任务,作为两路偏师的中西路军,实际上是无力承担的。
即使,退一万步说,辽军在中西路方面不做任何抵抗,所有关隘均弃之不守,主力全部回撤幽州,田重进、潘美所部如入无人之境,可以放手收复山后和山前各处要地,但是,拿下之后,这些险关要隘作何处理呢?
如果不派兵驻守,万一被辽军骑兵突袭得手,则大军就失去了与后方的联系,粮道又有断绝的危险;
如果一一派兵驻守,则由于作为偏师的两路军兵力有限,一路之上这么多的要塞,兵力很可能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等到两路军到达幽州一带时,恐怕田重进、潘美早已成了光杆司令了,又何谈北拒援军,合围幽州呢?
况且,辽军若主动回撤,让出中西两路,凭借骑兵的优势,反而有利于掌握战场主动,宋中西路军则会陷入分兵把守,兵力分散的境地,局势更加不利。
此时,极有可能出现,局部战场上辽军铁骑对宋军的绝对优势。
如此局面,宋中西路军必然陷入被动。
可见,无论何种情况,宋太宗自认为完美的三路大军合围幽州计划,实际上并不具备可行性。
这一计划所能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在东路军主力的牵制下,有利于西路军扫平山后诸州,仅此而已。
从后来的实际战况看,事实也的确如此:作为主力的东路军在整个战役中成为了看客,作为偏师的西路军却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主力”,战略重点偏移,主次颠倒、本末倒置,最终近30万大军连幽州的城墙都没摸到,就已经被辽军个个击破。
因此,雍熙北伐的失败,战略重点的失误,才是关键!
宋太宗从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失败的根源恰恰在于自己战略的失误,反而将败军之责,归咎于曹彬等人不遵成算,以致于被辽军钻了空子。
对此,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作为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赵炅同志不懂装懂瞎指挥,出了问题撂挑子,委屈别人,抬高自己,已经是惯用套路了。
毛主席对于宋太宗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