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战后格局
宋太宗灰头土脸地逃回了东京,如此狼狈,自然脸上无光,所以,一回到开封,他就偷偷地躲到后宫养伤去了,关于平定北汉的奖赏问题,却一个字也不提。
老大不提,群臣也没法张口,事情就这样耗着。
谁承想,赏还没着落呢,板子却突然打下来了。
八月五日,宋太宗下令,将原守中书令、西京留守石守信贬为崇信节度使兼中书令。
两天后,又将彰信节度使刘遇贬为宿州观察使,光州刺史史珪贬为武定行军司马。
咦…这是为什么?
原来,在高梁河战败之时,发生了一起谋立赵德昭事件。
高梁河混战的当晚,宋太宗临阵脱逃,耶律休哥穷追不舍,两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奔跑吧,皇帝”的情景剧。
跑得比兔子还快的宋太宗,仗着坐骑好,总算是躲过了耶律休哥的追击,同时,也成功地甩掉了所有的大臣。
还在高梁河血战的宋军众将士,打着打着,扭过头,却发现:皇帝不见了!
这下麻烦了。
问来问去,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皇帝在哪!
兵荒马乱的战场上,皇帝挂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况且,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于是,军中有人建议立武功郡王赵德昭为帝,收拾残局。
正在大家议论的时候,后方传来消息,告知皇上还活着,已经到了宋辽边境的金台驿,这件事情,就此作罢。
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谋立赵德昭的事情,终究还是传到了太宗的耳朵里。
宋太宗听了,怒火中烧,但是,又不好声张,毕竟,是自己逃命在先,于理有亏啊。
于是,赵炅这把火就憋在了肚子里,不但“久不行太原之赏”,而且严厉处罚了石守信等三人。
官方给出的处罚理由是说这三位“失律”,似乎他们挨罚的原因,只是因为驭下不力、督军不严。
但是,高梁河之战的当天,宋军全军都陷入混乱,如果要说“失律”,其他诸将也难辞其咎,为何偏偏是这三人当了替罪羊?
这显然不合情理。
可见,这三人,与当晚谋立赵德昭事件必定有着莫大的关系,宋太宗鉴于此事不可明说,便找了个“失律”的理由。
从这三人的身份和经历来看,他们推举的儿子德昭为帝,也在情理之中。
比如,石守信,他是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陈桥兵变当天,正是他和王审琦做内应,打开城门,迎接赵匡胤大军入城,可以说,他和赵匡胤的关系非常亲密。
再如,史珪,他是赵匡胤最为信任的心腹,宋经常派他去民间走访,了解各地情况。
而刘遇,也是赵匡胤最信赖的大将。
由此看来,这三位联合谋立赵德昭也算是合情合理。
但是,对于宋太宗来说,却是吃惊不少,一直以来,继位的合法性问题就是他的一块心病,从改元太平兴国,一直到统一南方,他所做的这些努力,无一不是在树立威望,巩固帝位。
就在他自以为,对内帝位稳固,对外足以开战,于是信心满满地亲征北汉,征讨燕云之际,却突然冒出来一个谋立赵德昭事件,令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惊出一身冷汗,也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帝位旁所有潜在的威胁。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赵德昭急匆匆地来找叔叔了。
原来,自大军班师以来,众将士都在眼巴巴地等着皇帝的封赏,如今石守信等三人已经被贬,该罚的也罚了,平定北汉这么一件大功劳,无论如何也不能不赏啊。
可是,又过去了一段时间,朝廷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军中将士们的不满情绪自然是越来越大。
就在众将领和诸大臣束手无策的时候,武功郡王赵德昭主动站了出来。
其实,他也是好心,觉得此次平定北汉,将士们浴血奋战,立下大功,的确应该封赏,叔叔之所以一直没提,可能是因为高粱河失利,腿上又受了伤,心情不好,暂时没想到封赏的事。现在,既然众大臣不好开口,那自己作为皇帝的亲侄子,提醒叔叔两句也是应该的。
就这样,赵德昭主动向宋太宗建议,应尽快封赏平太原之功,安抚将士们的情绪。
赵德昭话音刚落,却发现叔叔的眼眸里射出两道寒光,直勾勾地盯着自己。
那目光,是如此的阴冷,令德昭不寒而栗。
赵炅死死地盯着侄子,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赏也不晚!”
德昭没有想到,这话竟然从自己的亲叔叔口中说出来,当场惊得倒退两步,呆立当场。
惶恐不安的德昭,匆匆退出,想到自己说句公道话,却被亲叔叔怀疑羞辱,顿觉悲愤难当。
他一边往外走,一边问左右侍从:“带刀了吗?”
侍从们见他情绪激动,害怕出事,只好说:“我等进宫,不能携带武器,所以身边没有带刀。”
生性刚烈的德昭,仍然气愤不已,回到家中,径直走入茶酒间,关上房门,拿起桌子上一把锋利的水果刀,猛地往脖子上一抹,顿时鲜血四溅。
等到家人发觉时,德昭已经气绝身亡。
他用这种决绝的方式,洗刷了自己的清白,表达了无声的抗议。
宋太宗听说德昭自杀,大惊,立刻赶到王府,抱着德昭的尸体,放声大哭,边哭边说:“傻孩子,何至于此啊!”
我相信,赵炅流的眼泪是真的,毕竟骨肉亲情,那一刻,不能不动容。
我也相信,回到宫中冷静下来的赵炅,心情一定是高兴的,毕竟对自己最大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
一个月后,宋太宗正式举行庆功大会,隆重表彰平定北汉的有功之臣:齐王廷美进封秦王,宰相薛居正加司空、沈伦加左仆射、卢多逊兼兵部尚书,枢密使曹彬兼侍中,大将潘美加检校太尉,王仁赡加检校太傅,崔翰、刘延翰、米信、田重进皆晋升为节度使,其他将士也分别有赏。
这份赏,是德昭用命换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国史》为了掩饰德昭的死因,洗刷宋太宗逼死亲侄子的恶名,居然称“德昭喜欢吃肥猪肉,因此得病而死”,对此,我只想说四个字:无耻之尤!
德昭之死,虽然是个意外,但是,从实际效果来说,却去除了太宗的心头之患。
这也注定,太宗清除隐患的步伐不会就此停步。
果然,一年半之后,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三月,宋次子德芳又不明不白的猝死,年仅23岁。
德芳的死因,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宋史宗室传》称德芳“寝疾薨”,意思是躺在床上得病而死,到底是何病,却语焉不详。
我想,也不用去深究德芳的死因了,因为,他不得不死。
德芳死后,宋太宗亲自前往吊唁,依然是哭得眼泪哗哗,痛不欲生。
毕竟是轻车熟路了,效果还是杠杠滴。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