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泉纳土】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4月,割据漳泉的陈洪进赴京朝见宋太宗。
漳州和泉州地区,原本属于南唐,并设置清源军节度使管辖两地。
后来,节度使留从效去世,其子留绍鎡继任,早就有想法的属将陈洪进,趁新主子立足未稳,趁机起事,将留绍鎡拘捕,押往南唐首都建康,赶出辖境。
老谋深算的陈洪进并没有立刻上位,而是推举另一老将张汉思出任节度使,自己则躲在幕后任节度副使。
老实巴交的张汉思,突然平白无故地捡了个节度使的美差,自然乐不可支。
当然,张汉思也不傻,兴奋过后,仔细一琢磨,就得出了结论:陈洪进这小子,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早晚是个祸害,一定要干掉他,才能睡个好觉。
于是,张汉思摆了个鸿门宴,盛情邀请陈洪进赴宴,暗地里埋伏了刀斧手,准备一次性解决问题。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就在酒酣耳热,千钧一发之际,居然…地震了!
虽然这次地震的震级不算很大,但是,在迷信天命的古代,对人们内心的震动却是巨大的。
一些曾经同张汉思合谋的将领,以为是上天发怒,于是,不敢再对陈洪进下手,反而偷偷地向他告密。
陈洪进借机逃出生天,从此,他与张汉思两人互相防备,暗地较劲。
张汉思没有看错,陈洪进果然阴险狡诈。
没多久,他就有了切身的体会。
一天,陈洪进穿了件宽大的睡衣,领着两个随从,背着双手,貌似随意地四处溜达,踱着小步,哼着小曲,这位仁兄就溜达进了军区办公室,值班的卫兵见到节度副使这幅模样,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陈洪进白了他们一眼,若无其事地说道:“吃饭的时候,我想起来一件事,还没给张大人汇报呢,这不,我衣服都没换,就从家里赶过来了,你们暂时先退下去吧。”
众人一听,既然如此,那就撤吧。
呼啦啦,卫兵们都退出去了。
陈洪进蹑手蹑脚地往后院走,此时张汉思正在内宅办公。
陈洪进不慌不忙走到门外,从衣服的大袖筒中,掏出了一把大锁,咔嚓一声,将大门锁得死死的。
原来,穿睡衣是方便藏锁的。
然后,陈洪进让一名随从隔着门,一字一句地说道:“老张啊,军中的将领,一致恳请由节度副使,咳咳,嗯,就是我们陈大人,来掌管军务。众人的请求很诚恳嘛,看样子,不能不答应啊,麻烦老兄赶紧把节度使的大印交出来吧。”
老实巴交的张汉思同志已经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现在自己被锁在门内,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除了答应陈洪进,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于是,万般无奈之下,张汉思只好将节度使的大印从门缝中交了出去。
大印在手,一切都有。
陈洪进立刻高举大印,召集众将,正式宣布:节度使大人年事已高,身体不好,难以承担繁重的军务,现在他已经将大印交给我,委托我全权负责清源军的一切事务。
众将自然心知肚明,于是,欣然从命。
然后,陈洪进迅速派人赴南唐向李煜汇报工作,称张汉思年老不能治事,自己被众人推举,暂且代理节度使职务,您就看着办吧。
其实,南唐朝廷也很清楚,漳泉地区虽然名义上隶属自己,但实际上多年来,朝廷鞭长莫及,凡事最终还是漳泉地区内部说了算,不管是留从效,还是张汉思,抑或是陈洪进,只要名义上还尊奉自己为主子,那就随他去吧。
于是,李煜顺水推舟,承认了既成事实,正式任命陈洪进为清源军节度使。
此时,大宋皇帝赵匡胤正指挥强大的禁军东征西讨,威震四方,中原一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为了多一条出路,上位不久的陈洪进,立刻遣使赴开封觐见赵匡胤,主动示好,并表示愿意“恭听朝旨”,由此赢得了赵匡胤的好感。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二月,赵匡胤下诏改清源军为平海军,授予陈洪进为平海军节度使,并赐封号:推诚顺化功臣。
从此,陈洪进脚踏两只船,本着夹缝里求生存的思路,同时依附于南唐和大宋,坚持谁也不得罪的原则,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平定江南,陈洪进心生畏惧,于是派儿子陈文灏赴开封进贡,朝见。
见到漳泉遣使来京,赵匡胤很高兴,正式下诏命陈洪进入京觐见。
接到圣旨,陈洪进很为难,这一去,前途未卜啊。
但是,思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路。
走到南剑州(即荆南一带)时,却突然传来了驾崩的消息。
如蒙大赦的陈洪进,逃也似地回到了漳泉,立刻为赵匡胤发丧举哀。
宋太宗即位后,加封陈洪进为检校太师。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4月,陈洪进终于进京觐见新皇。
宋太宗很高兴,派心腹大臣程德玄到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迎接陈洪进一行。
陈洪进抵达京师后,得到一个重要的消息:吴越王钱俶已于一个月前进京觐见宋太宗,这会儿也在京师。
一生精于谋略的陈洪进,此时已经非常清楚,在实力雄厚的大宋面前,漳泉和吴越,这两个地方割据政权,已经走到了尽头,国家统一的趋势不可逆转,于是,陈洪进决定顺应大势。
在与幕僚商定之后,陈洪进正式上表,献出所管辖的漳泉两州,共计14县,15余万户居民,1.8万军队。
史称“漳泉纳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