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三份靠得住的史料】

关于斧声烛影,最初的记载来自于一个和尚。

这个和尚名叫,文莹。

他写过一本历史上很有名的书:《续湘山野录》。

在书中,他记载道(为了对赵匡胤之死进行准确分析,我还是决定全文刊载文莹的记载):

祖宗潜耀日,尝与一道士游于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剧饮烂醉。生善歌步虚为戏,能引其喉于杳冥间作清征之声,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至醒诘之,则曰:“醉梦语,岂足凭耶?”至膺图受禅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遍访之,或见于轘辕道中,或嵩、洛间。后十六载,乃开宝乙亥岁也,上巳祓禊,驾幸西沼,生醉坐于岸木阴下,笑揖曰:“别来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急回跸与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上谓生曰:“我久欲见汝决克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在?”生曰:“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上酷留之,俾泊后苑。苑吏或见宿于木末鸟巢中,止数日不见。帝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上御太清阁四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

这段材料并不难懂,前段是古人写帝王事所惯用的神化手法:一个能预知未来的道士,在赵匡胤流浪落魄时和他成为了铁哥们,不仅友情赞助小赵,还友情陪酒,最后还友情算命。等到赵匡胤登基当了皇帝,才想起这位神仙哥哥的预言实在是准,于是天天盼,期待和神仙哥哥重逢。十六年后,开宝九年,神仙哥哥终于又回来了,赵匡胤大喜,又要找他算命,这次是算寿命,神仙哥哥掐指一算,很神秘地表示:你长不长寿,我说了不算,老天爷说了才算,如果今年十月二十日夜,天晴,则你还可多活十二年,如果不是,那就是天意了。说完,神仙哥哥又玩起了失踪。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地方了。

赵匡胤牢牢记住了神仙哥哥的话,到了十月二十日,就到太清阁上观察天气,那天晚上,星空清朗,赵匡胤心里正美,突然,阴霾四起,天气骤变,居然下起了鹅毛大雪,赵匡胤顿觉不妙,于是,立刻宣晋王赵光义觐见。赵匡胤把太监宫女一律屏退,兄弟俩在寝宫内喝酒对饮。

在屋外的内侍们,只是远远看见烛影下,赵光义“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

酒席结束,已是三更(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殿前的大雪已经积了数寸,赵匡胤拿着柱斧戳雪,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注意这句话)

随后,脱衣就寝,“鼻息如雷霆”(注意这个现象)。

当晚,赵光义没有回府,而是在皇宫内留宿,快到五更时(凌晨3点到5点),听不到任何声音了,此时赵匡胤已经驾崩。

随后,赵光义受遗诏(突然又冒出一个遗诏)于柩前即位,即位后,新皇帝赵光义特地安排了一个遗体告别仪式:领着一群朝廷重臣瞻仰赵匡胤遗容,此时,遗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

以上就是文莹和尚的记载,也许有的人看到这里,会嗤之以鼻:一个和尚,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

可是,我们再翻翻文莹的简历,就会发现此人并不简单。

文莹“交游尽馆殿名士”,时常出入朝中显贵之家,他的朋友大多为朝廷要员,如欧阳修、丁谓、苏舜钦等,这些人掌握的上层情况较多,了解内幕。更重要的是,曾官至大宋参知政事的丁谓,就曾与文莹交好,而赵匡胤死时,丁谓已经十一岁,其后来长期在中央核心部门任职,此时距离赵匡胤过世时间并不长,他完全有可能接触到当时甚至当事之人。

可见,文莹的记载并非空穴来风,很可能他在隐晦地阐述某种事实,也正因此,南宋著名的史学家李焘才将文莹的记载如实录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之中。

宋之死,是有宋一代的一个严肃话题,作为一位治学严谨的史学家,李焘无论是从研究治学的角度考虑,还是从身家性命的角度考虑,断不会毫无根据地采信荒谬之言。

这一点,我想,李焘比我们这些今人肯定要审慎得多。

李焘也对此有清楚地表示:“文莹宜不妄,故特着于此。”

显然,李焘也认为文莹不是妄言之人。

更重要的是,文莹的记载并不是孤证。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小说在线阅读_第1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润江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第1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