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更是以洛阳为中心,辐射华北平原、江淮平原,直至江浙一带,交通便利,漕运发达,是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在隋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洛阳都是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中心。
因此,洛阳也具备定都的基本条件。
看完了长安、洛阳,我们再回头看看开封。
首先看地形,开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四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没有险关要隘。
战国时期张仪对魏哀王说的一段话,很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地势:“魏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限。魏之地势,故战场也。”
张仪口中的魏地,就是指的开封一带。
张仪的结论,也很明确:开封就是四战之地。
北方的骑兵一旦过了黄河,开封就会立刻陷入无险可守的尴尬境地。
这就是开封致命的弱点,很不幸,这个弱点,若干年后,被金人看到了。
当然,北宋之所以定都开封,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关键因素是经济。
随着隋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和大运河的开凿,开封逐渐成为了沟通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的重要枢纽,成为了中原地区的漕运重地和经济中心。
当时的开封城,有四河可以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广济渠。”
同时,“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槽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开封由此一跃成为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的大都市。
而这一点,与当时历经唐末变乱,五代战祸,“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长安、洛阳一带相比,开封无疑在经济上有着更有利的条件。
可是,经济再发达,商业再繁荣,一旦外敌入侵,无险可凭,结果只有一个:樯橹灰飞烟灭。
这却是当时的宋人看不到的。
但是,赵匡胤看到了。
于是,他想迁都。
【孰重?孰轻?】
在西巡洛阳期间,赵匡胤正式提出了他的想法,考虑到开封的地理条件将导致“形势涣散,防维为难”,决定迁都洛阳。
赵匡胤天才般的想法,却遭到了群臣一致的反对。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劝阻的理由很简单,仍然是强调开封的经济优势:“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
李怀忠的意思很清楚,开封几十万兵马都指望着靠漕运的军粮吃饭呢。迁到洛阳,吃什么啊?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为什么开封需要几十万兵马?
因为,无险可守。所以,只好靠兵马拱卫,以代山河之险。
赵匡胤对这个问题看得很透,于是,面对吃货李怀忠同志的理由,赵匡胤都懒得反驳,根本不理。
群臣无法,只好把晋王赵光义抬了出来。
晋王亲自出马,向哥哥力谏,言称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王公贵胄、文武百官、机构僚属都要跟着搬家,实在是不方便。
李怀忠的理由是部队要吃饭,赵光义的理由更夸张,竟然是怕麻烦。
赵匡胤知道,弟弟也没看明白自己要迁都的根本原因,于是,索性把底牌亮了出来:“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
看到了吧,洛阳只是中转站,终点站在长安,这才是赵匡胤迁都的目的地。
赵光义一听,原来还不止是洛阳啊,这下搬起来就更麻烦了,他一时又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切谏。
赵匡胤见弟弟还是不明白,只好将理由也和盘托出:“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可见,赵匡胤迁都的理由,还是在于那个关键的要素:地利。
这时,赵光义突然灵光一现,脱口而出:“在德不在险。”
这句“在德不在险”,源于一个典故。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事魏武候。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意思就是,安邦定国,靠的不是山河之险,而是帝王常修为政之德。
诚然,“在德不在险”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定都与治国毕竟是两个层面的事情,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治国“在德不在险”可以理解,若是定都也要“在德不在险”,那中国历朝历代还有精心挑选都城的必要吗,随便刨个坑,不就得了嘛。
可见,赵光义此语有偷换概念之嫌。
不过,当时,赵匡胤确实没想到弟弟居然搬出了这么一个有名的典故,顿时语塞,沉默良久,叹道:“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后来大宋国势的发展,果然不出赵匡胤所料:无险可守的开封,不得不依靠驻守重兵防备外患,国家需要大量的国防开支养兵,庞大的军费令民力几乎难以承受,最终,金人铁骑,长驱直入,内忧外患,开封易主。
迁都之争与亡国之痛,孰重?孰轻?
当其时,面对群臣的反对,晋王的坚持,赵匡胤最终放弃了迁都的计划,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故乡洛阳。
暮色苍茫中,洛阳城头,远处的百姓还在那里久久凝望不愿离去,赵匡胤轻轻地挥挥手,饱含深情地回望着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别了,父老!别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