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慎重择官】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原翰林学士王著因醉酒胡闹被免职,朝廷需要重新任命翰林学士。

所谓翰林学士,其实就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兼参谋,为天子近臣,负责重要诏书的拟定,比如任免宰相、枢密使等重量级官员、选立皇后太子等涉及国本的重要事项等等,其所拟定的诏书被称之为“内制”,而同为皇帝秘书的中书舍人所拟定的诏书则被称之为“外制”,仅此一点,就可看出翰林学士地位之重要。

因此,对于选择谁来担任翰林学士,赵匡胤非常重视,他明确地表示:“翰林,乃深严之地,应当选择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的大儒担任。”

当时的宰相范质推荐了一个人选,此人就是当年曾与赵匡胤在滁州共事过的窦仪。

窦仪博学多才,更重要的是他能谨守儒家传统价值观,对自己要求甚严,并且做事敢于坚持原则,当年在滁州坚决拒绝赵匡胤关于取绸缎鼓励将士的往事更是人尽皆知,是朝野上下一致认可的谦谦君子、耿耿直臣。

所以,范质一提窦仪的名字,赵匡胤立刻眼前一亮。

不过,范质有点担心:“窦仪清介谨厚,是个合适人选。但是,他在后周时就已经由翰林学士拜为端明殿学士,现在又被朝廷任命为兵部尚书,再让他回过头去干翰林学士,恐怕他不愿意吧。”

赵匡胤语气坚定地说道:“这个职位还非窦仪不可,你去向他转达我的意见,希望他再次就职。”

于是,窦仪再次担任翰林学士这一要职。

由此可见,赵匡胤任人之慎重。

这一点,也清楚地反映在科举取士方面。

终一朝,大宋共开科取士15次,录取进士188人,平均每科约13人,即便是取士最多的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也只有31人。

虽然宋初百业待兴,尤其是中央集权统治秩序的重新构建,更是急需大量文臣治理地方,但赵匡胤并未因此而扩大取士规模,宁缺毋滥,审慎任官,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因为,赵匡胤很清楚,任命一官,影响一地,宋朝初年,民生维艰,百姓嗷嗷待哺之际,选官务必慎之又慎。

为了确保选官得当,发掘人才,赵匡胤甚至随身携带了一个小本子用于记录对大臣的考察情况,凡是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下属,其一言一行若有可取之处便立刻记在本子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第一手的人事考察基础材料,等到中央或地方需要任命重要官员时,赵匡胤把本子拿出来一翻,马上就心中有数了。

随着选拔的人才陆续担任各地、各部门的要职,对官员的考核和管理自然就成为了赵匡胤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赵匡胤下诏颁布了《循资格》《长定格》这两部重要的宋朝官员绩效考核办法,其在位的16年时间里,根据实际情况,又先后三次进行了修改完善,足见赵匡胤对官员考核工作的重视。

在赵匡胤主持设计的这一套《大宋王朝国有独资公司绩效考核管理规定》中,“能者上”是基本原则,“数字化”是基本方式。

比如,对地方官员政绩的考核,主要依据当地户口的增减情况,如果当年的户口数量同比增长10%,则晋升一级。另外,招募流民的数量也成为了考核标准之一,能使流民复归农田的,也可以提前晋升。

甚至,连抓捕盗贼,也采取了数字化的方式。

赵匡胤规定,各地的县长、公丨安丨局长(县尉)捕盗的期限,共分三限,每限20天。在第一、第二限内捕获的,县长、公丨安丨局长提前晋升。在第三限内捕获的,县长、公丨安丨局长可获嘉奖。反之,若三限(60天)内未能捕获的,公丨安丨局长罚一个月工资(俸禄),县长罚半个月。

可见,给赵匡胤同志打工,还真是不能偷懒哦。

历朝历代,对官员的考核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到了赵匡胤这里,短短数年,就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激发了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大宋官员们在充满光明与希望的仕途大道上飞奔。

每当此时,我总会忍不住想一个问题:难道人的脑袋撞了墙之后,智商真的会爆表?!

【严惩贪官】

在赵匡胤整饬吏治的思路中,选任官员是入口,必须严格把控,审慎择人,考核官员是一道道关口,必须严格标准,绩效为先,而那些贪官污吏,哼哼…

老赵奉送八个字:犯吾法者,惟有剑耳!(吃我一记大宝剑—匡胤赵)

作为五代乱局的亲历者,赵匡胤对横行不法的贪官污吏,有着天然的憎恶,所以,他把严惩贪官污吏作为整饬吏治的最重要一环,坚持用重典肃贪。

赵匡胤在位的16年间,几乎年年都要杀贪官祭旗,而且用的都是令贪官最难堪的方式—弃市。

这些贪官,正如影视剧中所展示的那样,将披头散发被囚车一路押往刑场,沿途无数百姓会很“体贴”地准备好白菜帮子、臭鸡蛋进行招呼,并齐声配合集体高呼“狗官死有余辜、狗官不得好死”之类的人生感言。

然后,已经被吓尿的贪官,将会被刽子手像拖一条死狗似的从囚车上拖下来,于闹市之中,于无数愤怒眼神中,于百姓痛骂声中,被斩首示众,从此,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为了显示大宋王朝重典肃贪的决心,赵匡胤多次声明,官员贪污受贿同犯杀人、十恶等重罪一样,决不允许赦免,甚至对于当时没有发现,后来高升之后才暴露贪腐劣迹的官员,赵匡胤照样严惩不贷。

乾德五年(公元967年)11月,赵匡胤身边的近臣,供奉官武仁诲,被查出当年任四川省乐山市监狱长(嘉州监押)期间,曾经滥杀人,情况查实后,赵匡胤并未姑息,武仁诲被处以弃市。

开宝四年(公元971年)4月,大宋中央的一名纪检监察官员,监察御史吕丘舜卿,被查出当年任陕西省汉中市市长助理(兴元府通判)期间,贪污公款90万钱,赵匡胤亦未姑息,坚决送出一记大宝剑,吕丘舜卿也终被处以弃市。

虽然赵匡胤严惩贪官,频频出手,奉送大宝剑,但是对于其中一个人,却还是下不了手。

这个人,就是赵普。

赵普贪财弄权,几乎是朝野公知,甚至好几次弄得皇帝赵匡胤都下不来台。

但是,鉴于赵普是开国功臣,大宋宰相,亲密战友,赵匡胤终究还是选择了庇护他。

就这一点来说,老赵还是心太软啊。

当然,瑕不掩瑜,总的来看,一朝,严惩贪墨,还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代时期遗留下来的贪赃枉法的不良风气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扭转,朝堂之上,渐渐生出一片清明之风。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小说在线阅读_第1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润江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第1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