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八章伤李煜】
就在李煜一行北上之际,平定江南的捷报也呈报到了宋廷,此战,得江南十九州,一百零八县,人口六十五万余户,消息传来,群臣恭贺。
然而,最大的赢家赵匡胤闻讯却不禁泪下,对左右近臣表示,南北分割,以致民受其害,城破之日,必有无辜百姓横遭刀兵之祸,遂下令调拨十万担大米赈济金陵城内饥民。
其实,赵匡胤此举多少有作秀的嫌疑,但是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作秀,我想还是值得表扬一下的。
并且,这的确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民众能吃饱肚子,而史官也能借题发挥,在史书上为赵匡胤大大地记上一笔,实在是很划算。
不久,李煜一行抵达开封,白衣素服于开封城外明德门待罪归降。
赵匡胤诏释李煜之罪,赐其钱物,给予其的规格和待遇超过了先期归降的南汉国主刘鋹,算是给足了李煜的面子。
不过,有一点小委屈李煜还是不得不担着的。
为了与宋军出兵江南的借口保持前后的一致,赵匡胤特封李煜为“违命侯”,以示李煜抗旨不朝之罪。
跟随李煜归降的南唐臣属也各自有了各自的归宿。
【张洎的独门绝技】
那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南唐“策神”徐弦首当其冲,赵匡胤见到徐弦的第一句话,就是埋怨这位口才极佳的“策神”为何不早劝李煜归降,徐弦从容应答:“臣为江南大臣,国灭,罪该当死,陛下又何必问其它的事呢。”
一席话不禁令赵匡胤肃然起敬,大赞其忠臣,并赐坐,封其为太子率更令。
另一位南唐重臣张洎也随李煜北上,这位张学士,大家并不陌生,学历高得吓死人是他最大的特点,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本事:见风使舵。
早在宋军围困金陵之时,作为南唐主持政务的重臣之一,张洎曾经与另一位同僚陈乔共同约定宁死不降。等到金陵失陷之际,张洎却事先把老婆孩子外加金银财宝统统藏入皇宫之中,安排妥当后才急匆匆的拉着陈乔一同觐见李煜,陈乔同志是个老实人,见到李煜就表明了死志,在李煜反复劝阻的情况之下,这个老实孩子还是毅然选择了自杀。
站在一旁的张洎,若无其事地表示:“臣与陈乔共掌国家大事,国亡应当以死殉国,但是,但可是,可但是,仔细一琢磨,不行啊,臣死不足惜,问题是,臣若一死,国家的这些事谁能说得清楚呢,到时陛下归降之际,谁又能为你开脱责任呢,呃…老陈嘛,性子是急了点,他先去了,我现在就更不能死了。所以,我不死,并不是因为我怕死,实在是为了将来能为陛下分忧啊。”
于是,张洎没死。
学历高得吓死人,想死也没死成的张洎先生就来到了开封。
赵匡胤对于这位以澄心堂执掌南唐国政的重臣素有耳闻,因此一见面也就毫不客气,责怪其教唆李煜抗旨不朝,顽抗到底,并且出示了证据—张洎于金陵围城之际亲自手书的对外求援书信。
张洎立刻磕头请罪,大声说:“这个…真有,的确是臣亲手所书。犬尚且护主,何况人呢,今天能得一死,是臣的本分。”
说完,面不改色,作视死如归状。
赵匡胤暗暗称奇,本来欲杀张洎,转而却动了恻隐之心,遂赦免了张洎之罪,封其为太子中允。
善于见风使舵的张洎,终于成功地把老赵都给忽悠了。
徐弦没有做到的事情,张洎做到了。
想来,当初李煜实在是应该派张洎参加辩论赛的啊!
此后,凭借见风使舵的独门秘技,张先生游走于大宋朝堂之间,最终爬到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位置,居然混到了安然退休。
更有甚者,这位饱读诗书,熟知礼义廉耻的张大夫子,居然在归顺大宋之后,对他的故主做了一件令人唾弃的事。
《宋史张洎传》记载:“李煜既归朝,贫甚,洎犹丐索之。煜以白金摐面器与洎,洎尚未满意。”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李煜自从投降宋朝之后,留居开封,较之过去锦衣玉食的日子,李煜的生活自然是大不如前。李煜的旧臣张洎却并不体谅他的故主,仍然经常来索要钱物。李煜没有办法,就把自己用的一件白金做的洗脸盆给了张洎,可是,张洎却还是不满意。
一副小人得志、落井下石的嘴脸。
对于这位学历高得吓死人的张先生,我想,文凭不等于人品,这句话,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