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彬装病】
为了敦促李煜早日投降,宋军总指挥曹彬谨遵赵匡胤的指示,采取边打边拉的措施,在加强军事攻势的同时,不断对李煜进行政治劝降。
为了争取时间,李煜先是假意答应投降,并与曹彬约定,先派自己的儿子清源郡公李仲寓归降。
曹彬闻言大喜,于是满怀希望,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李仲寓来降,并且为此开出了很诱人的条件:只要李大公子一抵达宋营,那么宋军立刻停止对金陵的围攻。
可惜李煜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根本就没有真心投降的意思。
于是,曹彬盼来盼去,最终却盼来李煜这么一句话:“我儿子的衣服还未置办好,来不了了。”
曹彬一听,气得简直吐血:这叫什么借口嘛!你那龟儿子又不搞时装表演,哪有那么多行头啊?!
虽然被李煜耍弄了一次,但是为了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曹彬仍然没有放弃劝降的努力,为了表达诚意,曹彬最后甚至将宋军对金陵城发起总攻的日期—十一月二十七日都告诉了李煜,希望李煜看在一城生灵的份上,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
曹彬的劝降仍然被李煜拒绝了。
为了表示决不投降的决心,李煜甚至下令在宫中堆积柴禾,声称,若金陵城破,将携全家赴火而死。
曹彬见李煜态度强硬,劝降可能性不大,于是决定对金陵发起总攻。
而在发起总攻之前,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这件事情就是:装病。
就在总攻的前两天,宋军总指挥部突然传来消息:主帅曹彬无法处理军务,而原因也很简单—主帅病倒了。
箭离弦、刀出鞘的节骨眼上,主帅病了,对宋军而言,这可并不是什么好事啊。
于是,军中的将领们纷纷前来探望。
待到手下大将都到齐了,曹彬一擤鼻涕,作忧郁状:“我这个病,一般的药是治不好的,只有你们能治。”
说完,瞄了众将一眼。
众将面面相觑,不禁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又不是药,怎么能治好大帅的病啊。
曹彬随后说道:“只要众人诚心发誓,破城之日绝不妄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痊愈了。”
原来如此,众将遂面露欣慰之色,于是,立刻焚香起誓。
总指挥的心终于放下来了,第二天,曹彬同志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只宣布一件事儿:病好了。
【死得其所】
十一月二十七日,总攻开始,当日,金陵城破。
看到这里,各位别埋怨我,不是我偷懒,实在是这场金陵攻城战太容易了,史书上就这么几个字,没有更多的情节可以撰写,也由此可见,当时宋军与南唐军在实力上的天壤之别。
不过,有几个人必须要提到。
他们是:南唐武将呙彦将军,马诚信将军及其弟马承俊将军,南唐文官钟蒨学士。
史载,金陵城破之日,呙彦、马诚信及其弟马承俊率壮士,与宋军浴血搏斗,巷战而死,而钟蒨则穿好朝服,端坐家中,与家人从容赴死。
他们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名气,不仔细翻看史书,甚至连他们的名字也找不到。
而在史书的记载中,关于他们的也只有这一件事,但是就是这一件事,就已经足以让他们名垂青史:为国捐躯,尽忠而死,浩然之气,千古长存!
也许,国家并不富强,但是,人格永远坚强!
【最是仓皇辞庙日】
金陵城破之时,李煜正在深宫之中与小周后赋诗填词,一阙《临江仙》刚起了首句“樱桃落尽春归去”,话音未落,宋军已经冲入宫中,从此,这首词再也没了下文,成了名副其实的千古“绝句”。
面对明晃晃的军刀,李煜不寒而栗,原来那句“金陵城破,举家自焚”的誓言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
于是李煜立刻命人备好降表,向宋军投降。
得知李煜投降的消息,曹彬终于如释重负,随后,曹彬整军列阵,率众将到达了金陵城内皇宫门口,李煜已经携群臣早早迎拜于宫门之处,正式向曹彬递交降表。
接受了李煜的降表之后,曹彬环视了一眼金碧辉煌的宫殿,略一沉吟,语重心长地对李煜说:“归降大宋之后,俸禄有限,怕是不够用度,你还是回到宫中,收拾收拾金银细软,打点打点行装器具,准备日后之需吧。否则,一旦登记造册,再想要,可就一个子儿都拿不回来了。”
李煜千恩万谢,遂返身入宫清理财物。
大将梁炯、田钦祚等人听说曹彬把李煜又放回宫去了,不禁大惊失色:“大人放李煜回宫,如有不测,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曹彬笑而不答。
梁炯等人急了,再三追问,曹彬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诸位放心,李煜为人懦弱,素无谋略,现在既然保住了性命,必然不会再舍生就死,大家不必担忧。”
果然,第二天,李煜携大奶二奶并大包小包准时出现在了宫门口。
由此,众将皆服曹彬之断。
不久,曹彬派遣大将郭守文护送李煜一家及臣属北上开封。
出发之日,淫雨霏霏,雾霭沉沉,李煜默默无语,匆匆登船,船至江心,回首一瞥,只见,金陵故国,渐行渐远,青山绿水,一笼烟雨,李煜不觉悲从中来,潸然泪下,一首《破阵子》脱口而出: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