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夜宴图】

韩熙载,祖籍北海(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曾经与后周大将李谷同窗,二人曾击掌而誓,扬言纵横中原,饮马长江。

南渡南唐之后,韩熙载也曾得到重用,并作为南唐使者,出使当时的后周。归国复命之时,南唐国主李璟向韩熙载了解后周的情况,询问韩熙载所接触的后周将帅中有无出类拔萃的人才。韩熙载略一思考之后,从容答道:“赵点检(赵匡胤)看上去非同一般,其前程难以预料。”后来,赵匡胤果然代周立宋,时人奇之,也由此可见韩熙载的识人之明。

此后,韩熙载却因为直言切谏而屡遭贬斥,在挨了几记官场闷棍之后,韩熙载学乖了,这位曾经中流击水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意志渐渐消磨,喝酒、唱歌、搞娱乐就成了这位南唐名臣后半生的主要工作。不过,令这位郁郁不得志的韩才子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曾经朝思暮想的所谓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梦想,居然通过搞娱乐活动而实现了。

这就是中国书画史上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相传,由于当年韩熙载同志的夜宴搞得有声有色,气氛热烈,以致于李煜也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命宫中画师顾闳中赴宴,于酒宴之后凭记忆绘出韩熙载府上夜宴的场景,成就了这幅名作。

而韩熙载也因为这幅夜宴图,从此名留千古。

“本欲热血洒青史,无奈声色换虚名”,这种阴差阳错的结果,恐怕韩熙载也是哭笑不得吧。

当其时,有才能的人要么被冤杀,要么被搁置,要么明哲保身,要么混混日子,南唐的整个政治氛围压抑得令人窒息。

这样一来,也就惹怒了一位落第士子。

【自学成才的科学家】

此人名叫樊若水,安徽池州人,由于屡试不第,再加上对南唐政治现状的不满,于是若水同志一拍大腿果断决定弃暗投明,归降宋朝。

为了表示诚意,樊若水决定给大宋皇帝赵匡胤带点见面礼。

这份见面礼是一篇论文,论文的名字可以表述为《关于长江江面宽度的实地测量与研究—兼回答长江浮桥的设计与施工问题》。

为了准备这份见面礼,樊若水同志先是弄来了一条小破船,泛舟于长江之上,对外美其名曰“垂钓”以掩人耳目,实则背地里搞起了学术研究,而这项研究的核心内容竟然是测量长江的江面宽度。

长江,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的地理标志,历来被视为天堑,也历来被视作南方割据政权的天然屏障。

测量长江江面宽度—这是一件前无古人的创造性研究工作。

在那个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一个落第士子能做到吗?

事实证明,这位落第士子虽然学历不行,可是能力却相当的行。

樊若水所拥有的显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这位学历不高的仁兄身上,我们看到了令人惊讶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这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将测量用的丝绳放置于小船之上,首先在长江南岸用铁锥将丝绳的一段牢牢固定住,然后迅速驾船摆渡至北岸,来回数十次,经过反复测量、比对、计算,终于得到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测算出了极为精确的江面宽度,完成了这个在当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后,樊若水立即上书赵匡胤,毛遂自荐,声称自己有平定江南之策,同时上交了关于长江江面宽度的学术成果,极力建议建造长江浮桥,帮助宋军迅速通过长江天险,直取江南。

尽管朝中有不少大臣明确反对,并称在长江建造浮桥自古未有,江阔水深难以成功,但是大宋皇帝再次展示了其过人的眼光。

对于樊若水天才般的建议,赵匡胤深以为然,他力排众议,采纳了樊若水的计策,立刻派人前往荆湖一带着手准备,按照计划建造了大型舰船数千艘,置办了用于搭建浮桥的巨型竹筏,并将所有的材料顺流东下,全部运抵与南唐接壤的长江一线,做好了搭建浮桥的一切准备工作。

科学家樊若水的奇思妙想得到了大宋最高统治者的高度认可,很快,赵匡胤授予这位天才科学家右赞善大夫的官职,并诏令李煜将樊若水的家人护送至开封,彻底解除了樊若水同志的后顾之忧。

士为知己者死,从此,樊若水便尽心竭力地承担起了建设长江浮桥的重任。

【暗战】

樊若水天才般的建议,令赵匡胤一直担心的长江天险问题迎刃而解,宋军在军事方面显然已经抢得先机,而在另一条战线上,赵匡胤也提前做了精心的布局。

这条战线就是赵匡胤最善于也最乐于运用的看不见的地下战线—间谍网。

早在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当时赵匡胤的主要精力还放在平定荆湖地区之际,在得知南唐国主李煜沉迷佛教的情报之后,赵匡胤当机立断,精心挑选了一位通晓佛法口才出众的少年南渡江南面见李煜。

这位少年凭借深厚的佛学功底和口若悬河的忽悠本领,将虔诚的佛教徒李煜居士忽悠得头晕目眩,神魂颠倒,最终李煜拜倒在这位少年的袈裟之下,成为了这位年轻的佛学大家的超级铁杆粉丝,李煜甚至称呼其为“一佛出世”,可见,李煜对这位少年大师的崇拜之深。

从此以后,这位超级间谍便成功地在李煜的身边潜伏下来,于是,关于南唐的情报甚至李煜今天晚上搞了什么样的娱乐活动之类的八卦消息都会准确无误地传到赵匡胤的耳朵里了。

与此同时,频频出使于南唐的各位大宋使者也没有闲着,外交的同时捎带着搞点调查研究也成了这些使者们的必修科目,于是关于南唐的各种情报,便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了赵匡胤手中。

而这其中令赵匡胤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一位名叫卢多逊的使者。

【第五十五章东风破】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卢多逊作为大宋使臣,奉命出使南唐。这次的外交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再加上小伙子很有礼貌,文章也作的不错,于是,李煜很快与这位卢大使成为了哥们。

在圆满完成各项外交活动之后,卢多逊告辞回国,李煜亲自设宴饯行,期间,宾主双方充分表达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伤心以及友谊地久天长的决心,依依惜别之后,卢多逊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然而,事情还不算完。

【善于投机的卢多逊】

当夜,卢多逊命随行船队停驻于金陵城郊宣化口,并派人急匆匆返回金陵城内面见李煜,声称饮酒过度,险误大事,特地回来,只求一物。朝廷正在准备重修天下图志,现在唯独缺了江南诸州的图册,江南地区作为大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然应该主动参与到这项伟大的文化活动中来,因此,恳请国主赐予江南图册以备编撰所用。

作为一位文化人,李煜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为了支持朝廷的文化事业,也为了支持哥们的工作业绩,李煜当即决定派人加夜班修缮图册,终于熬夜将资料弄齐了,天明之际,就给卢多逊送了过来。

如此一来,江南十九州的形势,包括山川地理,人口户籍,军事守备尽为卢多逊所得。

归朝之后,卢多逊将江南图册献上,并极力向赵匡胤进言江南羸弱务求速取之意。

赵匡胤没想到小伙子出使一趟,能搞来这么多实在的干货,不禁大大地表扬了卢多逊一番,也从此对小伙子高看一头,准备留待日后重用。

卢多逊也正是凭着这次出使的出色业绩,一举而搏出位,得到了最高领导人的认可。

聪明而又善于投机,似乎是他得以成功的秘诀,不过,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此时可能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却同样因为投机而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水军威武】

间谍战线的成功,令赵匡胤对南唐的国情了如指掌,也深知两军对垒的关键在于水军的实力,因此,赵匡胤对于宋朝水军的建设格外关注。

毕竟要在水泽纵横的江南地区作战,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是不行的。

何况,当年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江北之时,就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水军对于保证战役胜利的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水军的组建、培养和训练,赵匡胤始终是格外重视甚至亲力亲为。

早在宋军讨平荆湖之际,赵匡胤就亲自从降卒中挑选了一批精通水战的士兵,作为水军教官,教习宋军水战之术,同时大规模地征召了数千名军人,编成了一支专业的水军队伍,号称“水虎捷军”。

为了保证这支水虎捷军的训练质量,赵匡胤亲自勘察地形,命人于开封城朱明门外,挖掘了一个大池,引入蔡河水注满,并建造舰船数百艘,令水军日夜操练,研习水战。

这个水池,就是后来著名的“讲武池”。

为了激励将士的士气,激发部队的斗志,赵匡胤经常亲自视察讲武池,观摩水军的演习,兴趣盎然之时,甚至亲自下场指导战法,操起家伙,操练一番,再展当年在战场上的雄武之风。

在赵匡胤的亲自监督和指导之下,一支强大的水虎捷军终于初现端倪。

【东风破】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润江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第1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