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两袖清风
三尺讲台,四季晴雨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是红烛,泪干无悔
是春蚕,丝尽方休
是火炬,温暖心房
是路标,指引航向
是慈母,呵护备至
是严父,大爱无言
师恩浩荡永难忘!
桃李无言自成蹊!
祝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
【科举制诞生】
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南北朝后期,当时,由于高官贵戚长期把持九品中正制,利用人事权力安插亲信,逐渐形成了盘根错节、根深叶茂的门阀势力,严重危及皇权。
此时因战乱、政变等因素,庶族地主势力开始逐渐崛起,并迫切希望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对应的政治地位。
有意抑制门阀势力的皇帝,遇到了,强势崛起意图取门阀而代之的庶族地主,双方便一拍即合,于是,一种崭新的人才选拔机制开始萌芽,并随着隋朝重新统一中国,于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诞生。
这就是科举制。
科举制经隋唐两朝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机制。
这套机制的主要特点,就一个字:考。
不管是官二代,富二代,还是穷二代,在科举制面前,人人平等,要想当官,先过考试这一关。
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这也是科举的本来涵义,通过考试,分科取士,即为科举。
科举的考试类型最初比较繁杂,分为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经过不断地淘汰、演变,到了唐朝,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考试的主要科目。
所谓明经,顾名思义,就是指明晰经义,要求考生熟记儒家经典。
明经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贴经和墨义。
贴经,就是随机抽取经书中某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留出一行,然后用纸蒙上其中几个字,让考生填充。简而言之,就是填空题。
墨义,则是要求考生对经文中的某一句,进行注释,简要阐述其涵义。简而言之,就是简答题。
可见,贴经、墨义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死记硬背,熟读经书就可。
而进士科则不然,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是诗赋、策论,这就意味着,考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儒学基础,还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对国家大政方针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比较高。
这么一对比,我们就明白了。
明经容易考,进士不容易考。
所以,唐朝时,就已经流行“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了。
正是因为考上进士如此之难,因此,进士及第被时人称之为“登龙门”,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耀。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名为《登科后》的诗,形象地道出了读书人高中进士后的那种激动心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救文人于水火】
五代时期,军阀混战,各路军头,靠的都是手里的家伙吃饭,谁也没把文臣太当回事,曾经在唐朝兴盛一时的科举制,此时也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所以,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就业形势相当恶劣,找不到工作的广大知识分子,要么拖家带口,隐居起来,躲避战乱,要么自谋职业,开私塾教蒙童,勉强糊个口。
至于那些有幸被军阀收留的文人,也只不过是土豪们用来装点门面的装饰品而已,只得做一些抄抄写写的刀笔吏工作,不仅很难得到重用,而且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一个不留神,就容易大祸临头。
文人张式就是一个最悲惨的例子。
张式是后晋时期彰义节度使张彦泽帐下的掌书记,张彦泽此人性情暴躁,为政暴虐,甚至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残暴无比,还向朝廷上奏请求将其杀掉。张式出于好意,予以劝阻。
张彦泽不但不听,反而迁怒于张式,拿起墙上的弓箭就射过去,张式反应还算快,闪身躲过了这一下。可是,毕竟还是惹恼了张彦泽这个大瘟神,无奈之下,张式被迫出逃。
张彦泽不依不饶,立刻派骑兵追杀,张式东躲西藏,好不容易逃到了邠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被邠宁节度使李周收留,暂时得以喘一口气。
张彦泽搞不定李周,于是上书朝廷,要求处理张式。
当时的后晋皇帝正是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他惧怕张彦泽的地方势力,对其姑息纵容,为息事宁人,便下诏将张式流放商州(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
谁知张彦泽并不买账,再次派人到朝廷索要张式,胆小如鼠的儿皇帝摄于张彦泽的淫威,居然同意了他的要求。
张式最终被押了回去,残暴的张彦泽大施酷刑,将张式割嘴、剖心、断手足,残忍杀害。
由张式的例子,我们足以窥见五代文人地位之低下,命运之悲惨。
到了宋朝,情况大变,中原重归一统,有志于文治天下的宋太祖,对于文人开始重视起来,科举制重新焕发生机。
在宋太祖的直接关心下,天下读书人的待遇明显提升:
首先,无论家世背景、贫富贵贱,只要读过一点书,就可以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国家取士,不重乡贯,不讲门第。”
其次,对于那些路途遥远,赴京赶考的寒门学子,国家也有专门的政策支持,即发放纸券,考生赶考途中的所有食宿开销,均可凭券由当地官府帮助解决。
机会均等,食宿全包,这么好的待遇,哪有不好好读书、好好考试的道理。
赵匡胤此举,尽得天下寒门学子之心,从此,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纷至沓来。
不仅如此,为了得到国家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才,赵匡胤还亲自上阵。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赵匡胤在讲武殿,召见当年的新科进士及诸科士子,亲自出题,逐个询问,进行复试,最终确定录取名单。
这种,皇帝亲自面试进士的制度,后来就被称之为“殿试”。
从此,殿试成为了历朝历代科举制的一项正式制度。
它的发明专利权,属于赵匡胤。(武则天虽然也搞过“殿试”,但并未成为一项制度。)
为了杜绝朋党的隐患,赵匡胤还下令,进士及第后,不准称考官为师门,或自称门生。
这样一来,所有的进士,都被赵匡胤收入囊中,称之为天子门生:
记住,从今往后,你们都是我赵匡胤的人,要为我,为国家,为大宋服务。
在赵匡胤的强力推动下,宋朝科举制的大门正式打开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此,不再是读书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到的希望。
对比一下五代文人张式的悲惨遭遇,再看看宋朝读书人的福利待遇,简直就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啊!赵匡胤真可谓亲手将读书人捞出了火坑。
至此,回过头来,我们可以再看看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历程,从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最终绵延1500余年的科举制,每一个阶段的特征都非常明显,即,与能力无关、只与血统有关—与能力有关、总体比较主观—与能力密切相关、相对比较客观,一步一步,慢慢体现公平。
虽然艰难,但是公平终于得以逐步实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一种相对公平的制度最终必然会赢得人民的拥护,得到历史的承认。
虽然艰难,却终究会到来。
【赵匡胤的良心】
科举取士,是文治天下的基础,赵匡胤对科举制的恢复和发展,为其推行文治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对寒门子弟的各种优待政策,更是充分争取了底层知识分子的广泛支持,为大宋政权的稳固扎下了根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为后世所称道的“太祖誓碑”。
传说赵匡胤为了赢得士大夫阶层对大宋政权的长久支持,表示愿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并立下誓言,不杀士大夫,不以言罪人,并将誓言刻于石碑之上,置于太庙的夹壁密室之中,封存起来。
每一任新皇帝继位,朝拜太庙之后,才能依礼启封,进入密室,默念誓词。
此时,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内侍跟随,其他人则严禁入内,必须远远的回避。
皇帝默念完誓词之后,立刻退出密室,再次封存。因此,除了皇帝本人外,没有人知道誓碑的具体内容。
直到北宋末年靖康之变,皇宫被洗劫一空,太庙的密室也被打开,人们才得以窥见太祖誓碑的真颜。
此碑高八尺,宽四尺,誓词内容如下:一,保全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三,子孙不得背弃上述誓言,否则遭天谴。
每每看到此处,我不禁感叹,这哪里是誓碑,分明是良心!
赵匡胤就是凭着“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良心,赢得了天下士大夫之心,展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雄心。
赵匡胤所开创的善待文人、文治天下的宽松文化氛围,为有宋一代“郁郁乎文哉”的文化繁荣景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宋朝后来在文化、科技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推开了一扇厚重的历史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