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四十六章大宋官员是怎样炼成的】

既然要施行文治天下,就必须要有大批能担大任的文臣。

于是,赵匡胤开始大兴科举。

科举,就是古代中国的人才选拔机制,严格的说,是官员选拔机制。

在科举制下,儒家子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当官的资格。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皇权社会,科举,几乎是无数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于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成了隋唐之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共识。

科举制,从隋唐始,至清末止,在中国古代延续长达1500余年,堪称有史以来,最有生命力的人才选拔机制。

存在即合理。

历史之所以选择它,自然有其内在的理由。

这种理由,本身就源自历史发展的必然。

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深处,去看看中国古代是怎么选拔官员的。

来来来,同学们,敲黑板了啊!

下面,让我们一起上一堂历史公开课吧,嗯,题目就叫:官员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分别是,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我相信,很多读者看到这的时候,已经开始头疼了,这种纯学术性质的解读,一般人很难接受,也不是我的风格。

“轻松读历史,快乐涨知识”,这才是我的style。

所以,接下来,还是用我的方式,comeon。

【“生”与“举”】

上述四种选官制度,在我看来,就四个字:生、举、状、考。

首先来看“生”,在先秦时期,你要想当官,就得看投胎投的好不好。如果生在王侯将相之家,就算是有点先天弱智,官帽子还是跑不了的,如果不幸生在普通人家,本事再大,也多半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次投胎了。

这就是先秦时期世袭制的本质,只看血统,不看能力。

久而久之,官爵几乎被王公贵族所垄断,朝堂之上,一眼望去,尽是沾亲带故的王孙公子。

然而,生物学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凡是近亲繁殖,多半都会产生低能儿。

世袭制这种政治上的近亲繁殖,自然也不例外。

望着朝堂上这些白领工资不会干活的家伙,作为老板,君王当然也会着急。

随着战国时代的到来,各个国家之间展开了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全面竞争。

为了富国强兵,秦国国相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正是针对世袭制。

即,奖励军功,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这就意味着,长久以来,最底层人民可望不可求的官爵进阶之路,突然撕开了一道口子。

一时之间,应者云集,秦国的强大军力就此奠定了基础,六国的命运也就此悄然发生变化。

按军功晋爵,仿佛向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渴望改变命运的人们内心阵阵涟漪,而以苏秦、张仪等为代表的自谋职业者,更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战国时期的人才市场中如鱼得水。

传统的世袭制,在历史风云的激荡下,受到了来自底层知识分子的顽强狙击。

上层统治者开始意识到,无论是缓和内部矛盾,还是增强国家实力,都有必要给予底层知识分子一条上升的通道。

于是,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制度,逐渐在秦朝萌芽,并最终于西汉时期定型。

这就是察举制。

察举制的核心,就是一个字:“举”。

所谓“举”,就是向朝廷推荐民间优秀的人才。

推荐人才的方式也可以分为很多种,可以举有才的,如“举秀才”,可以举有德的,如“举孝廉”,也可以举有才有德的,如“举贤良文学”。

在皇帝的直接关心下,察举制推行之初,在人才选拔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时之间,通过察举制遴选的民间才俊得以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

这其中,就有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董仲舒,还有“言词敏捷、滑稽多智”的奇人东方朔,更有由一介布衣经察举而最终官至宰相的公孙弘。

可见,察举制初期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为汉朝贡献了一批人才。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察举制后期,就开始走样了。

关键原因,就在于这个“举”字。

举,就是推荐,既然是推荐,就必须要有推荐人。没有推荐人,再优秀的人才,也注定会埋没民间,难见天日。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就是察举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推荐人的确定。

汉朝规定,只有朝廷公卿大臣或者地方高官才能成为推荐人。

可见,察举制从一开始,其人才选拔的入口,就被大官僚集团所把持。这就为后来察举制的腐败堕落,埋下了隐患。

实际上,察举制发展到后期,逐渐为世族大家所垄断,互相吹捧,私相授受,上下其手,弄虚作假,察举制最终沦为了官员手中可供交易的政治筹码。

大家所熟悉的,刘皇叔刘备同志,就干过这种事。

刘备曾经将袁绍的儿子袁谭举为孝廉。

所以,看起来憨憨的刘皇叔,其实一点也不傻,很明显,他就是想以这种政治投机的方式,换得袁绍的支持。

其实,这种互相利用,投机取巧的事情,在汉朝后期,属于普遍现象。当时的地方大员,河南省长(河南尹)田歆同志,手里就握着六个可以举孝廉的指标,可是还没有等他有所动作,朝廷贵戚的书信就纷至沓来,拆开一看,无一例外,全是要求推荐自己家的外甥、侄子、亲朋、故友,田省长一看,哪一个都得罪不起,不禁无可奈何。

最后,因察举制所衍生的腐败现象就连小孩子都看不下去了,当时就有童谣讽刺察举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项政治制度都受到了冲击,察举制也不例外,在东汉末年至三国争战的时代,察举制基本被废弃。

【我被青春“状”了一下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新的人才选拔机制出现了,这就是九品中正制。

这种制度概括起来就一个字:“状”。

所谓“状”,其实就是写评语。

由负责推荐人才的官员—中正官,对考察对象写评语,当时的评语突出简洁,基本就是十几个字予以概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不要小看这个评语,因为,在九品中正制的年代,评语直接决定能不能被录用,更为关键的是,评语好坏,直接与被评人的品级相关,品级高低往往就意味着今后此人在仕途上能走多远。

根据评语,对考察对象作出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其中,上上这一品属于传说,从来就没有人能评得上。

剩下的,上中、上下为上品,中上、中中、中下为中品,下上、下中、下下为下品。

如果将皇帝看做买家,那么这些经过中正官评定过的人才,最终在买家皇帝的眼中,其对应关系如下:

上品—正品行货。

中品—高仿。

下品—淘宝特卖。

没品—9.9元包邮。

可见,要想卖个好价钱,必须先被“状”一下,而且还要“状”出个上品来,否则买家—皇帝可不会轻易下单哟。

所以,九品中正制的关键,就是这个“状”,也就是评语。好的评语就是块敲门的金砖,只有它才能保证捧起皇家的金饭碗。

但是,评语这个东西,却是个主观色彩很浓厚的玩意儿。

下面,我们以小明同学为例,来看看评语到底有多主观。

小明考试成绩总是倒数第一,还经常与人打架,小学毕业那年,老师要写评语,校长叮嘱,小明是他七大姑的三姐夫的四姨妈的儿子,要求老师关照关照,好好写个评语。

老师很为难,冥思苦想,终于一挥而就,评语如下:该生成绩稳定,动手能力强。

可见,写评语的确不靠谱。

所以,九品中正制从本质上讲,与以前的察举制并无实质上的不同,只不过买家由刘姓的大地主,换成了曹姓的大地主,后来又换成了司马大地主而已。

而九品中正制也与察举制一样,落入了同样的历史轮回之中,最终沦为了上层官僚集团的玩物,其结果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这样的制度,自然要被历史所淘汰。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小说在线阅读_第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润江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第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