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请吃饭】
开宝二年(公元969年)10月24日,距离二征北汉之战结束仅仅四个月,刚刚脱下戎装的宋太祖,在皇宫后花园举行宫廷宴会。
宴请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地方节度使:安远(今湖北省安陆市)节度使武行德,护国(今山西省永济市)节度使郭从义,定国(今河南省许昌市)节度使白重赞,保大(今陕西省富县)节度使杨廷璋,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节度使王彦超。
接到邀请函的几位,当然很高兴,皇帝请喝酒,多美的事啊。
一人赴宴,全家光荣嘛。
不过,恐怕有一位,心情就不是那么轻松了。
他就是那位曾经被赵匡胤称呼为“王伯伯”的凤翔节度使王彦超。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当年赵匡胤浪迹天涯,驴行四海的时候,曾经投奔到王彦超手下,当时身为湖北省天门市市长的王彦超同志眼拙,没看出来眼前这个一身丐帮打扮、嘴角挂着鼻涕很潮很fashion的犀利哥同志后来能混成开国皇帝,于是,随便拿几贯钱就给打发了,整得小伙子的心哇凉哇凉滴。
这件事情,王市长忘不了,赵皇帝当然更忘不了。
早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赵匡胤穿上皇袍才刚刚一年,他就在一次宫廷宴会中酒后失言,笑着问王彦超当年为什么不收留,赵匡胤这一笑,王彦超吓得够呛,怎么看怎么觉得皇帝这笑容里藏着一把明晃晃的刀,还算老王反应快,连连声称皇帝是一条真龙,小人是一瓢浅水,容不下神物,拍足了马屁才算蒙混过关。
第二天,被吓得差点大小便失禁的王彦超,立刻写检查,主动认错,准备受罚,虽然赵匡胤借口一切都是醉酒惹的祸,好言安慰了一番,但是这一惊一吓,毕竟还是在老王脆弱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如今,再次接到皇帝的邀请函,参加这莫名其妙的夜宴,王彦超心里又不免打起了鼓。
【杯酒释兵权第二季】
果然,当晚宴饮正酣之际,皇帝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的歉意。
赵匡胤表示,在座的各位经理都是老革命,如今却依然战斗在各个部门的第一线,为大宋王朝独资公司的发展而日夜辛劳,作为董事长实在是不好意思,但是(注意这个词)让大家这么辛苦并不是我的本意,其实我是想给大家搞点ipo,弄点实惠,每年都能分分红,也不用这么辛苦噻。
赵匡胤这一番言语,明显是话里有话,尤其是这段话中有一个关键词:但是。
“但是”作为转折而引出来的话,在法律上被称之为“但书”,学过法律的人都很清楚,但书在法律条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立法者的真实意图往往就体现在但书之中。
这样看来,赵匡胤说这番话的真实意图也很明显体现在“但是”之后,那意思其实很明白:别干了,拿退休金,走人吧。
有心理准备的王彦超立刻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于是马上跪拜禀奏:“臣本无什么功劳,却得到陛下这么多的恩宠,实在有愧。现在臣已老朽,叶落归根,乞骸归园,臣之愿也!”
看到这位昔日的王伯伯觉悟这么高,赵匡胤很是欣慰。
可是接下来另外几位的表现,就难免让赵匡胤有点小郁闷了。
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等人虽然也明白皇帝的意思,但是从内心来说,作为带了一辈子兵打了一辈子仗,好不容易混成一个节度大员的人,解除兵权对于他们来说,比要他们的命还难受。
于是,一个一个争先恐后地陈述自个儿劳苦功高的辉煌战史,甚至有个别同志宽衣解带,袒胸露乳,手指创痕,唾沫横飞,把一个喜洋洋的宫廷宴会搞成了一个苦哈哈的医疗鉴定会,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眼瞅着手下的这帮封疆大吏如同祥林嫂似的,没完没了,赵匡胤终于怒了:“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还有什么好吹的!”
武行德等人以为自己不提辞职的事,皇帝也就不好意思解职,可是,不要忘了,领导总是有办法的:既然你们不打辞职报告,那么就由我来下发免职决定吧。
第二天,赵匡胤迅速下达了诏令,解除了武行德等人的节度使职务,同时给了武行德一个太子太傅的荣誉称号,授予郭从义、王彦超、白重赞、杨廷璋等人上将军的虚职,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罢镇改官”。
紧接着,针对其他地方的节度使也依葫芦画瓢,陆续参照这种方式解除了兵权。
就此,赵匡胤完成了第二次剥夺武将军权的行动。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第四十五章文治天下】
在罢除天下武将兵权的同时,赵匡胤却在极力推行文臣治天下。
这项基本国策的出炉,也伴随着赵匡胤长期实践和思考的过程。
【文治的由来】
其实,最初,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对于文治的认识也是有点偏见的。
宋朝开国后不久,有一天,赵匡胤领着赵普一众大臣,巡视皇城,来到当时的朱雀门下时,赵匡胤指着门上的牌匾,颇为不解地问赵普:“为什么不直接写‘朱雀门’,却要写成‘朱雀之门’呢?中间加这个‘之’字有何用处?”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这个‘之’字是一个语助词,本身并无具体含义。”赵匡胤听完,哈哈大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言语中透出不屑之意,可以想见,在当时的赵匡胤来看,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似乎没有太多用处。
不过,在后来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随着对五代乱局的反思以及对构筑新统治秩序的探索,赵匡胤逐步改变了以往不重视文治的想法。
比较有代表性的变化,就发生在一次祭祀大典上。
那时,赵匡胤在太庙举行祭祖大典,既然是祭祖,当然要摆放供品,于是,在祭祀的香案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供品,重要的是,摆放这些供品的礼器,造型实在是千奇百怪。
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皇家祭祖大典是国之盛事,从祭品到礼器,从摆设到仪式,都必须严格规范,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关键问题在于,行伍出身的赵匡胤同志,不认识这些奇形怪状的礼器啊,于是,他随口一问:“这些是什么东西啊?”左右回答:“皇上,此乃祭祀所用的礼器。”
赵匡胤同志也是个实在人,实话实说:“我老祖宗哪里认得这些东西。”
老赵说的也没错,毕竟他祖上没出过大官,这些东西放到老祖宗面前,估计,他们也很头疼。
于是,赵匡胤大手一挥,命令撤去这些看着莫名其妙的礼器。
全部更换。
赵匡胤不仅说话说得实在,换的东西也很实在。
这一换,换上来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平时吃饭的碗筷和家常饭菜。
好嘛,这下,再不用担心老祖宗看不懂了—直接捧起来就能吃了。
正当左右近侍把这些东东摆弄好的时候,坐在一旁,盯着碗筷和饭菜看了半天的赵匡胤,似乎有点明白过来了:
哦,我是皇帝啊!这可不是普通老百姓家祭祖,这是国之大典啊。
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的重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
于是,赵匡胤马上改口:古礼不可废!
好家伙,大伙又是一通搬,一切恢复原状,礼器照旧。
礼,在古代,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形式,在这种形式的背后,凸显的是一种统治秩序。
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维护好封建王朝的统治秩序。
所以,一旦礼崩乐坏,必定天下大乱。
赵匡胤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才纠正了自己唐突的做法。
礼制之说本来就是儒家理论的基础,既然要定礼乐,自然也就要尊儒兴文。
从这时起,赵匡胤有了文治天下的念头。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坚定了赵匡胤文治天下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