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成都!成都!】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赵匡胤以假途灭虢之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迅速搞定了南平、武平两个地方割据政权。
消息传来,后蜀国内一片恐慌。
孟昶召集手下一帮大臣商议对策。
宰相李昊建议向宋朝示好,纳币朝贡,尽快建立外交关系,和平共处,或可保全蜀国。
国防部长(枢密使)王昭远同志表示坚决坚定以及坚毅地反对,强调蜀国易守难攻,兵强马壮,不可示弱。
孟昶一看王昭远讲话了,马上转向,表示坚决坚定以及坚毅地支持王部长,于是,与宋朝建交的事宜就此搁浅。
【后蜀“诸葛亮”】
王昭远这个人比较有特点,值得我们重点推介一下。
此人是孟昶的书童,自小就伺候孟昶,是孟少爷光着屁股长大的发小,两人关系好得一塌糊涂。
而对于孟昶来说,关系好就是他提拔官员的首要标准,
所以,孟昶当了皇帝之后,便马上亲手提拔了一大批关系好的饭桶、白痴、低能儿。
而王昭远同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子曾经曰过:“人贵有自知之明。”
而这位王同学不但没有自知之明,反而自以为“明”—自己把自己当成了诸葛孔明。
作为诸葛亮的忠实粉丝,王同学也是有样学样,经常拿着几本破兵书,摇头晃脑地到处显摆,处处以诸葛亮自诩。
其实,这种山寨版的诸葛亮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倒也不足为奇,没几个人会把他当真。
可要命的是,有一个人把他当了真。
这个人就是孟昶。
孟少爷和王同学是穿着一条裤子长大的,王同学说自己是“诸葛亮”,孟少爷就真的信了。
不但信了,还把权高位重的枢密使一职交给了王昭远。
这下麻烦大了。
山南西道节度判官张廷伟同志知道王昭远素有伟大“抱负”,于是趁机拍马屁:“老大,您身居高位,却一直未立过战功,怎么能服众呢?倒不如派出使者出使太原,联络汉主(北汉),我们南北夹击,使宋朝首尾不能相顾,一定能拿下曾经丢失的秦、凤、成、阶四州之地。”
这位山寨版的诸葛亮同志听完属下的这一番“高论”之后,居然大喜,自我感觉良好的王部长立刻向孟昶进言,要求依计而行。
孟少爷此时对这位王孔明已经达到了迷信的程度,自然是言听计从。
于是立刻派出使臣携带蜡丸密书前往太原搞串联。
不过,让王昭远没有想到的是,除了有他这个山寨版诸葛亮之外,又冒出来一个山寨版的张松。
【山寨版张松】
这位“张松”就是此次出使太原的使者之一—赵彦韬。
对于二世祖孟昶已经完全丧失信心的赵彦韬同志,在关键的时刻,坚决坚定以及坚毅地选择了弃暗投明,半路开溜,直奔开封,将密信直接投递到了赵匡胤的手里。
赵匡胤接信之后大喜:吾西讨有名矣!
其实,早在吞并荆湖地区之后,赵匡胤就一直在做攻伐后蜀的准备。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四月,距大宋刚刚收复荆湖之地仅仅一个月,赵匡胤就调任治军严谨的陕西华县警备区司令(华州团练使)张晖为陕西凤县警备区司令(凤州团练使)兼西路军督察(西面行营巡检壕寨使)。
张晖上任后立即开展大规模的情报工作,侦察川陕交接之地的险关要隘,了解宋蜀两国边境情况,并秘密上呈了攻伐后蜀的具体军事计划。
不久,赵匡胤又命人在开封城郊凿池引入蔡河水,建立水军训练基地,并派河南三门峡军分区司令宋延渥(镇国军节度使)负责训练水军。
这边,猫正琢磨着怎么把耗子玩死呢,那边,耗子却打起了猫的主意。
现在收到赵彦韬的密信,赵匡胤不禁喜出望外—终于师出有名了。
【目标:成都!】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赵匡胤任命王全斌为西征军凤州方面军总指挥(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任命崔彦进为副总指挥,国防部副部长(枢密副使)王仁赡为总督察(都监)率陆师由凤州(今陕西凤县),经陆路南下攻蜀。
同时,任命刘光义为西征军归州方面军副总指挥(归州路副都部署),国防委员(枢密承旨)曹彬为总督察(都监)率水军由归州(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溯江而上,沿水路进攻,水路两军共计六万,伐蜀之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为了保证部队军粮物资的供应,赵匡胤另外任命沈义伦为随军转运使,任命均州刺史曹翰为西南方面军随军转运使。
在远征军即将出发之际,赵匡胤还亲自下达了军令,要求部队此次伐蜀,不准擅自烧杀掳掠,惊扰百姓,否则,一律法办。
不过,这条军令显然没有得到包括主帅王全斌在内的西征将士的足够重视,后来的大乱也就由此而起。
当然,这是后话。
为了迎接大军胜利的凯旋,赵匡胤还煞费苦心地命令建筑部门在开封右掖门处汴水河畔为孟昶修建豪宅五百间,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拎包即可入住,用现在房地产商的广告来形容,真可谓:汴水河畔,传世大宅!京师豪门,荣耀不凡!而且更重要的是:nofee,租金的不要。
孟昶童鞋的待遇还真是不错呢!
十一月初,王全斌准备率军出发,赵匡胤在崇德殿设宴饯行,并亲自嘱咐王总指挥,要求此次伐蜀的战利品,除军械军粮之外,其他值钱的东西,一律分给将士,国家只要土地。
然后赵匡胤展开地图,指着长江一带,叮嘱刘光义:蜀军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东)设有锁江浮桥,浮桥之上又设有木栅栏三重,夹江两岸还装备了投石机封锁江面,宋军不可在江面上直接开战,务必舍舟登岸,由陆路先行攻击,待敌军稍退之后,再水路并进,方可突破。(由此也可窥见,赵匡胤对于军事情报搜集工作的重视与细致程度。)
王全斌、刘广义等欣然从命,伐蜀大军正式出发,兵分两路,直指成都!
【霸气侧漏】
宋军西征的消息传来,孟昶马上想到了“诸葛亮”。
于是,立刻任命王昭远为西南方面军总指挥(西南行营都统),赵崇韬为总督察(都监),韩保正为先锋(招讨使),李进为先锋助理(副招讨使),率领军队抵御宋军。
拿到了帅印的王昭远,高兴得手舞足蹈:兵书都翻烂了,终于可以真刀真枪地玩一把了!
兵者,凶危之事也。
打仗不是过家家,战争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一门艺术。
而没有自知之明的王昭远—你还差得很远!
出兵之日,孟昶派宰相李昊于成都郊外为王昭远大军饯行。
几杯酒下肚之后,王大帅终于激动了,兴奋了,澎湃了,纯爷们了,老霸道了,吹牛也就不打草稿了,对着李昊狂呼:“我手下有这三万猛士,岂止打败宋军,就是北取中原也是易如反掌!”
说完,一挥铁如意,作诸葛亮状,趾高气昂地率军出发了。
简直了,霸气侧漏啊!
李昊被彻底雷倒,默然不语,目送这位仁兄远远离去。
是的,王孔明,轻轻地你走了,正如你轻轻地来,轻轻地你挥挥手,害死了三万儿男…
【“诸葛亮”的处丨女丨秀】
这边,王昭远还在表决心,那边,宋军已经以雷霆之势掩杀了过来。
十二月中旬,王全斌率领的凤州方面军攻入蜀地,先后拿下兴州(今陕西省略阳县)多处外围据点,顺势而下兴州,击败后蜀7000守军,缴获军粮四十余万斛,在宋军凌厉的攻势下,后蜀兴州守将蓝思绾退守西县(今陕西省勉县)。
招讨使韩保正得知兴州失守,遂主动放弃兴元(今陕西汉中),也率军退至西县与蓝思绾会合。
西县是北路入川的咽喉要地,也是控制入蜀栈道的门户。
后蜀军队收缩防线的目的,显然是想集结重兵,固守此地,阻击宋军南下。
王全斌也不和他们废话,立刻派骑兵总指挥(马军都指挥使)史延德率军进逼西县。
史延德所率的是北路军的先锋部队,兵力并不多,在人数上与蜀军比明显处于下风,而且蜀军占据地利之便,按理说坚守一阵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不巧的是,蜀军这边的主将是韩保正,副将是李进。
不幸的是,这二位仁兄正是孟昶亲手提拔的那一大堆饭桶白痴低能儿中的两个。
这样,结果就毫无悬念了。
史延德见蜀军依山背城,节阵自保,明显是怯弱据战,不敢迎敌,于是挥军痛击,大败蜀军,韩保正和李进两个倒霉蛋被生擒。
残余的蜀军烧毁栈道,退守葭萌关(今四川广元西北),王昭远所率的蜀军主力则屯驻于葭萌关后的利州(今四川广元),并在利州城北修筑小漫天寨和大漫天寨,立寨而守,构筑了三道立体式的防线,企图遏制宋军的凌厉攻势。
然而,宋军主帅王全斌完全无视王昭远煞费苦心布置的这三道防线,此时,他的目光已经越过这些防线,紧紧地瞄准了蜀军主力驻地—利州!
要干,就干一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