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各位看官千万不能望文生义,因为这个儋珪枪并不是一把枪,而是一个人。
儋珪是李筠手下爱将,善使枪,武力超群,勇猛无敌,属于夏侯惇级别的武将,故称“儋珪枪”。
拨汗,则是李筠的座驾,一匹人见人爱的千里马,魅力指数直逼赤兔。
揣着这两件宝贝,崇尚武力的李筠不禁自信心爆棚,狂呼:“吾有儋珪枪、拨汗马,何忧天下哉。”
人不能没有自信,但是得有个度,自信得过了头就是自大了。
自大的李筠自然没将谋士的忠告听进耳朵里,也没将赵匡胤放在眼里。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十五日,李筠正式发表檄文,历数赵匡胤的罪状,起兵造反。
四月十七日,李筠叛乱的消息传到了开封。
赵匡胤迅速做出部署,命中央侍卫禁军副总司令(侍卫副都指挥使)石守信、中央殿前禁军副总政委(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率先锋部队进讨。
同时,命财政部长(三司使)张美负责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并调派农业部副部长(户部侍郎)高防、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边光范负责前军物资保障。
短短两天时间,军资调拨妥当,部队集结完毕。
由此可见,对于李筠的叛乱,其实赵匡胤事先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小样儿,等的就是你自己跳出来!
四月十九日,大军出发,临行前,赵匡胤拉着好兄弟石守信的手一再叮嘱:“太行山,古之天险。此战的关键是切勿让李筠越过太行山,因而你必须尽快派兵扼守要道,占领险隘,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李筠必败!”(“勿纵筠下太行,急引兵扼其隘,破之必矣。”)
眼光如炬,一针见血,此人不得天下,何人得天下?!
紧接着,赵匡胤任命内务部副部长(宣徽南院使)昝居润为澶州边境总督察(澶州巡检),严密防范北部契丹趁机入侵,同时任命洺州地方兵团司令郭进为洺州警备区总司令(洺州防御使)兼西山边境总督察(西山巡检),防备西边北汉的偷袭。
五月二日,赵匡胤下诏,命中央殿前禁军总政委(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彰德军代理节度使(彰德军留后)王全斌,率军从东路出发与石守信、高怀德的部队会合。
为了确保大宋帝国的第一次平叛圆满成功,赵匡胤可谓煞费苦心。
一边是李筠的狂妄自大,一边是赵匡胤的谨慎持重,谁胜谁负,其实已经一目了然。
更要命的是,刚刚结成的李刘联盟,恰恰在此时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实,北汉主刘钧对于此次合作还是相当重视的,接到李筠的求援信之后,刘钧迅速集结全国能够动员的所有武装力量,几乎倾巢而出,史载:“倾国出团柏谷”,可见这次刘钧是舍下了血本的。
然而,北汉自从建国之时就与邻居后周结下了死仇,双方你来我往,打个没完,光是大规模的会战就多达数次,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高平会战。
两国的边境,基本上就没有停过火,几乎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北汉这么点家底早就被折腾得差不多了。
如此一来,土豪也就成了屌丝。
因此,虽然刘钧倾国之力来援,可是车马仍不免显得寒酸,以至于双方在太平驿会师之后,本来满脸堆笑前来迎接圣驾的李筠,一见到刘钧那副半新不旧的皇帝行头脸色立马晴转阴,心头大大的不痛快。(“筠见北汉主仪卫寡弱,不似王者,内甚悔之。”)
在迷信资历的李筠眼里,合作就如同结婚,必须门当户对,礼数是不能少的。
可是没办法,北汉穷啊,这礼仪自然不能和泱泱大国比,一国之主刘钧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穷虽然不是罪,可是穷遭罪啊!
贫贱夫妻百事哀。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筠勉勉强强接受了刘钧赐予的“西平王”的封号。(可见,李筠确实是个不好伺候的刺头。)
可是,李筠这心里有了疙瘩,合作起来就免不了疙疙瘩瘩。
北汉主刘钧每次和李筠开会商讨事情,李刺头总是一副“生是后周人,死是后周鬼”的架势,开口闭口就是:“想当年,郭威皇帝对我如何如何…”
而众所周知,北汉与后周是不共戴天的世仇兼死敌,李筠把郭威夸得英明神武、鸟生鱼汤,那刘钧的老爸刘崇岂不是乌龟王八蛋了?!
双方的合作很快出现了裂痕。
没多久,心理的变化直接反映到了人事的任免上,北汉主刘钧给李筠送来了一份大礼—监军!
刘钧任命内务部长(宣徽使)卢赞为李筠的监军,名义上是协助,实质上是监视。
闹了半天,却给自己惹来了一个大苍蝇,李筠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去。
于是,李刺头和卢监军的矛盾日益公开化。
刘钧还嫌不热闹,又把宰相卫融派过来当居委会大妈—做两人的调和工作,可是调来调去,最终调成了一锅浆糊,越和越乱。
友谊的小船,终于,说翻就翻了。
仗还没有开始打,李刘联盟的内部却已经分崩离析,其结局也就不难想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