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儿皇称尊 二

2021-001

不知道李从珂有没有在心里飙出那句网络流行语:我信你个鬼!但石敬瑭在第一时间得知,父皇帝接见了赵德钧的使臣后,马上想到会是怎么回事,急忙派桑维翰去晋见耶律德光。

石敬瑭的判断很准确,赵德钧的使臣,是来找耶律德光谈合作,竞标中原第一汉奸这个光荣称号的。赵德钧的使臣提出:如果耶律德光愿意封赵德钧为中原的皇帝,赵德钧可以马上率全军倒戈,与契丹联兵,一起推翻李从珂!契丹该得的好处费,一切好商量,咱们的赵大王决不是小气的人。至于石敬瑭,可以让他永镇河东,也不算亏待他吧?

由于之前赵德钧镇守卢龙的表现不错,他在用兵能力上的重大缺陷还不为契丹人所知,现在见赵德钧已集结重兵于团柏谷,晋安寨的张敬达还在坚守不降,如果后唐这两个重兵集团来个里应外合,内外夹击,耶律德光感到自己并无必胜把握。现在,赵德钧提出的合作条件,虽然远没有“儿皇帝”石敬瑭孝敬的条款优惠,但实行起来没有风险,可担保成功!好像,也是可以接受的吧。

那么,在高风险高收益,与低风险低收益的两套方案之间,究竟该选择哪一套呢?耶律德光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踌躇间,明显有向着赵德钧方案倾斜的样子。

桑维翰一看自己的主子有可能失宠,急忙不要底线地向耶律德光游说道:“大国(指契丹)这次发动义兵,拯救孤危,仅一战就让张敬达部唐军大败瓦解,残兵只能龟缩于孤营,现在食将尽,力将竭,已不足为虑。至于赵德钧父子,既毫无忠心,也不讲信义,他们因畏惧大国的军威,又心怀异志,所以一到团柏谷就不敢再前进一步,首鼠两端,恃众观望,一看就不是会为国献身的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大国可不能轻信他的夸大其词,为了一丁点儿蝇头小利,就放弃即将成功的大业啊!”

看耶律德光有所动心,桑维翰再加大火力,吼出了一句数百年内,都无以复加的汉奸最强音:“如果我主得了天下,一定会刮空中原,来侍奉契丹!岂是赵德钧的那几个小钱能比的?”(八百多年后,才有一位满族老太太,说出类似的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但决定人们行为的主要因素,除了利,还有害。耶律德光并未因桑维翰的一句名言,就下定决心,辩解说:“你见过抓老鼠的吗?一不小心,都会被它反咬一口,何况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强敌呢。”桑维翰道:“如今大国已扼住唐军的咽喉,他们哪里还有可能咬人?”耶律德光只好再敷衍说:“我不是要背弃对石郎的承诺,暂时答应赵德钧,只是一种兵家的权谋罢了。”

桑维翰急了,他早已将自己的一切与石敬瑭高度绑定,一损则俱损。他大哭道:“大国皇帝救人于危难的大信大义,四海之内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为何朝三暮四,使大义不能有始有终?我深深为皇帝您的美名受损而感到难过!”

耶律德光说不过桑维翰,只好请他先回去,容自己再考虑考虑。不想桑维翰干脆就不走了,也不再珍惜他那张影响市容的丑脸,就跪在耶律德光的御帐之外,旁若无人地嚎啕大哭:大皇帝要不答应履行对我家主君的承诺,我就不起来!桑维翰哭到做到,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停地哭泣,那场景要让不知道的人看见,还以为他正在办丧事,御帐里边就是灵堂!

不知道耶律德光是被桑维翰对主子的忠心所感动,还是实在受不了他制造的噪音污染,终于做出了最终决定。契丹皇帝召来赵德钧的使节,指着帐前一块大石头对他说:“我已经答应了石郎,除非这块石头烂掉,承诺才会改变!”

儿皇称尊 三

2021-002

耶律德光这个看起来带有些感性冲动的决定,在实践中却是出人意料的最优选择(当然是对契丹而言)。赵德钧统领大军到达团柏谷后,别说再前进一步,甚至都没有设法让被围的张敬达部知道援军接近的消息,所以唐军的两大军团根本没有协同作战,内外夹击的可能性。

吏部侍郎龙敏在他提出的扶立李赞华的方案不了了之后,仍不死心,他对李从珂的一个心腹将领李懿说:“你身为皇亲,社稷沦亡在即,岂能默默无言?”李懿认为情况没这么严重,赵德钧已统领大军到达前线,应该能击破契丹人,挽救危局。

龙敏只能摇头:“我是幽州人,深知赵德钧的底细,他只是一个胆小的懦夫,也没有什么出众的谋略,擅长的只有防守城池,修筑营垒,收卖军心这些事。若遇大敌,指望他奋不顾身,摧锋陷阵,那是肯定没门的!何况他现在名位震主,已存二心,更不能指望了!”

然后,龙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现在怀州有护驾禁军一万人,战马五千匹,如果从其中挑选出精锐骑兵一千,由我和郎万金(陈州刺史,负责训练“义兵”的总教头,也是当时有名的勇将)率领,乘着夜色沿介休一带的山路前进,需要冒点儿风险穿越契丹游骑的封锁线,只要有一半人冲到晋安寨,事情就成了。现在张敬达的几万大军陷于重围,得不到朝廷的一点儿消息,士气因而低落。假如他们知道救兵已到团柏谷,万众一心,死中求生,再结实的铜墙铁壁他们也能冲破!何况只是胡人的游骑?”

听了这话,李懿赶紧将龙敏的新建议奏报给李从珂。李从珂却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叹息道:“龙敏不愧壮士,可惜,太晚了。”也许李从珂觉得,要从现在这些骄悍不听招呼的护驾禁军中,挑出一千人,去执行一件九死一生的危险任务,还指望他们服从命令听指挥,是件不大可能成功的事吧?于是,同龙敏的第一个主意一样,第二个主意也不了了之。

既然不管皇帝还是北平王,谁都靠不住,晋安寨内的五万大军,便渐渐陷入了无可挽救的绝境!

在被围的数月中,高行周与符彦卿二将多次率骑兵出击,试图在包围圈上打出缺口,但各镇兵马人心不齐,每次突围都因寡不敌众,失败而归。而且不能在被围初期突围,随着时间推移,唐军自行解救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弱,原因很简单,胃口比人大得多的战马,将晋安寨中屯积草料首先吃完了。

唐军骑兵为了不让自己的战马饿死,只好去淘洗马粪,捡出其中还没有消化的植物纤维用来喂马。但很快这办法就不管用了,毕竟饿着肚子的马也拉不出多少马粪,每经过一道马肚子的转化,还能利用的植物纤维就更少。于是他们又将木块削成细丝,冒充草料来喂马。即使最不挑食的战马也受不了这种伙食,它们饥不择食,互相啃食邻马的马鬃和马尾,等一匹匹战马都不再有漂亮的鬃毛后,马匹开始大量的饿死。

随着战马数量减少,很多骑兵只好转行成了步兵,当然好处也是有的,大量马肉补充了粮食的不足,人的食物暂时还是充足的,只是由于援军仍然没有一点儿消息,全军的士气渐渐跌至谷底。

眼见迟早要撑不下去,副帅杨光远和安国节度使安审琦数次劝说主帅张敬达:要不我们还是投降吧,至少现在这几万将士还能活命。张敬达虽然打仗的本事不怎么样,但几根硬骨头还是有的,不愧“生铁”之名,他坚决不降:“我受明宗及两代皇帝的厚恩,担任元帅却遭此大败,罪过已经够大,岂能再做出率众降敌的事?相信援兵迟早会来的,我们应该再等等。如果真的援兵不至,到了山穷水尽那一天,你们可以砍下我的人头,出去投降,也不算太晚!”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7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