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树欲静 风不止 十二

2020-075

花见羞大概在十多岁时,在洛阳嫁给了五十多岁的后梁著名将领刘鄩,可惜婚后不久,刘鄩便去世。虽然刘鄩极可能是被朱友贞下令谋杀的,但毕竟没有论罪抄家,他死后留下的丰厚遗产,很大部份由花见羞继承,昔日的小家碧玉,变成了一个风华绝世的富有寡妇。

后梁亡国后,李嗣源随李存勖来到洛阳,正好他的正妻夏夫人死了(李嗣源次子李从荣、三子李从厚之母,李从珂的生母魏氏更早前就已去世),虽然将作过夏夫人侍女的曹夫人扶正,但不是十分满意,还想再续一房。对于这种很私人的需求,与李嗣源关系最铁的老朋友安重诲当然是责无旁贷,他四处帮忙打听合适的对象,得知城中有个财貌双全的花见羞,便亲自作媒,撮合两人的婚事。于是,仍旧年轻貌美的刘鄩遗孀又嫁给了同样五十多岁的李嗣源,进而在不经意间地登上自己的人生巅峰。

虽然同样出身在下层的小商贩之家,花见羞却与后唐宫廷的上一位著名大美女刘玉娘,在性格与为人方面都截然不同。

首先,花见羞不贪财,自嫁入李嗣源家后,李嗣源的左右及子女,不论谁有困难,她都会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接济,很快李嗣源身边的人,个个都对这位新来的夫人有了好感。

其次,花见羞不嫉妒,性格温柔谦让。李嗣源化家为国,成了新皇帝之后,要立一个皇后。排位在先的曹夫人自知李嗣源更宠爱年轻貌美的花见羞,便主动相让:“我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又喜欢安静不想管事,还是妹妹来替我当这个皇后吧。”但花见羞也谦让:“皇后,是与天子匹配的,只有姐姐依序当立,别人岂能僭越?”于是,曹夫人成了皇后,花见羞成了德妃(后又进一位,改为淑妃),她对曹皇后始终毕恭毕敬,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李嗣源对花见羞极为宠爱,她虽无皇后之名,却成为了事实上的后宫之主。受到孔循的委托后,花见羞觉得这是件好事,虽然安重诲对她有恩,但拒绝联姻是安重诲自己的选择,怪不到别人头上,而且孔循的女儿也确有贤名,就劝说李嗣源,成全了这桩婚事。

安重诲得到消息,这才恍然大悟:敢情姓孔这家伙把自己卖了!安重诲勃然大怒,马上反击,利用手中权力,免除了孔循的枢密使与同平章事之职,赶出中央,外放到许州当忠武节度使。从理论上说,孔循的官位原本已经与安重诲相当,但安重诲想把他撵走就能轻易撵走。李嗣源刚刚与臣下定了一门亲事,就发现亲家公被赶跑了,开始对安重诲的跋扈感到不满。

正好,此前有个雄武节度使(驻地在秦州,今甘肃秦安)华温琪入京朝见,主动请求调任中央,让中央另派人去接管雄武镇。李嗣源很高兴,想将华温琪树立为听中央话的藩镇榜样,就对安重诲说:“华温琪是咱们从前的老友(华温琪是李存勖入汴梁后才归降的后梁老将,不知道什么时候与李嗣源有交情),你应该设法给他安排个好职务。”安重诲不喜欢华温琪,一口否决:“最近没有空缺!”李嗣源不死心,每隔几天就提醒安重诲一次:你打算把华温琪安排在哪里呀?

到了这个时候,安重诲正为孔循的事憋了一肚子气,李嗣源又向他提起华温琪的事,安重诲忍不住对着皇帝发怒道:“我早说过多次了,没有空缺!如果实在要安置华温琪,那就把我的枢密使让给他好了!”

李嗣源也第一次对安重诲动怒了:“那也不是不可以!”

树欲静 风不止 十三

2020-076

安重诲楞住了,李嗣源居然也会对自己发火!两人没有再吵下去,彼此不欢而散。这次争吵发生不久,华温琪得到消息: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安重诲给得罪了!他不敢指望李嗣源会为了自己和安重诲决裂,而安重诲的小肚鸡肠那是出了名的,所以为避免报复,华温琪吓得几个月不敢离开家门。

正在这个时候,王建立来到洛阳辩冤,在晋见李嗣源时指责安重诲专权跋扈,援引朋党,排斥异己,造谣中伤等种种罪行。被火上浇油的李嗣源震怒,马上又召见了安重诲,对他说:“我给你一个藩镇,去好好休息吧,你枢密使的职位,由王建立代替!”

安重诲在心里似乎一直只把李嗣源当作和自己一起扛过枪的铁哥们,而不是高高在上,君临天下的皇帝。因此他听到这席话不但不惊恐告罪,反而格外不服气,反问道:“我侍奉了陛下几十年,一路披荆斩棘,历尽多少艰难!等陛下龙飞九五,我又受命执掌机要,天下总算获得几年的大致安定。可现在,陛下却要把我赶走!我就想知道,我到底犯了什么罪?”气头上的李嗣源不想回答,站起来转身进后宫。

如果按照一般的历史场景,安重诲如此顶撞一位实权皇帝,就等着倒大霉吧!然而,至少在此时,安重诲与华温琪的判断竟然是比较准确的。刚回到后殿,李嗣源就有些后悔了,宣徽使朱弘昭(还记得他吧?曾被派去当东川监督董璋,听闻李严被杀又吓得逃回来)看出李嗣源其实仍舍不下与安重诲的几十年友情,就试探着进言道:“陛下平日将安重诲当作左右手,何必为了一点儿小事就把他赶走呢?是不是应该再好好考虑一下?”

于是,李嗣源又把安重诲召回,两个老朋友互诉情谊,禁不住感动流泪。李嗣源之前说过的话不算数了,而安重诲也不再找王建立、华温琪的麻烦,君臣间仿佛又回到了上下相安的和谐状态。

之后,李嗣源曾问赵凤(就是那位力劝安重诲不可以杀任圜的赵凤):“帝王赐与大臣免死铁券,有什么意义?”赵凤答:“那是天子向功臣立誓,保证其子子孙孙长享富贵。”李嗣源禁不住长叹:“先帝在位之时,得到过这项赏赐的只有三个人,郭崇韬、朱友谦不久就被满门诛杀!我虽侥幸逃得一命,但距离被杀也仅差毫发!为什么意愿和实际会相差得这么远呢!”赵凤想了想答道:“只要帝王心中存有大信,其实没必要将它刻在金石之上。”

也许在李嗣源与安重诲互诉友情之时,这位相对来说比较宽厚的皇帝就是这么想的吧。但是,来日方长,心中的信念,是否就一定比刻在铁券上的牢固?就让我们慢慢看下去吧。

却说王都的使者找到了王建立,表答了秘密结盟反抗李嗣源的意愿。王建立一口答应下来,然后等使者一走,马上将此事秘密上报给李嗣源:王都可能要造反了,陛下要做好平叛的准备!

王都认为可以争取的第三个潜在盟友,是帮助李嗣源夺位的两大功臣之一,平卢节度使霍彦威(我不知道王都这眼神怎么长的,经常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可能王都认为,李嗣源登基后不久,功劳与安重诲相等的霍彦威就被排挤出中央,到青州(今山东益都,平卢总部)去对付地头蛇王公俨,一定会很不满意吧?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7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