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贤臣 十三
2019-100
听到李严这一席用友好包裹起来的威慑之语,让蜀廷君臣大震。蜀国众臣中最有胆量的侍中王宗俦,密奏王衍称:听李严的话,明显对我蜀国不怀好意,请将其斩首以震慑唐人。王衍的胆子没这么肥,不敢如此胡来,不同意,凡事还是好好商量为上吧。
王衍随即命他宠信的第一号阉臣,身居枢密使的“大阉”宋光嗣,设宴款待李严,顺便从李严口中探一探,后唐对蜀国是否真怀有什么不良的企图。
到了酒席上,一阵呼杯换盏,气氛被烘托到比较融洽的时候,宋光嗣才小心翼翼地问起:中原这几年的境况如何啊?
李严正愁没机会好好炫耀后唐国威,一听此言,一段半真半假的大话便从他的舌尖上脱口而出:“我大唐皇帝在前年正大号于邺宫,大军从郓州到汴州,不到一旬便平定天下!后梁还有三十万大军,全部束手请降!于是,向东到茫茫大海,向西至甘州、凉州,向北震慑幽陵之地(上古时对河北北部,京津一带的通称),向南越过闽地、五岭,四方万里,没有谁不向皇帝臣服!那些强大的诸侯,如已经营数代的淮南杨氏,在先朝时便已显赫的凤翔李公,都派儿子入侍,稽首称藩。至于荆湖、吴越这一类的小邦,都忙着向朝廷输送贡赋,呈献珍奇,一天也不敢松懈。我大唐皇帝,对他们一方面怀之以德,一方面震之以威,这天下大势,将走向一统,看来是谁也阻止不了啦!”
宋光嗣被李严忽悠地一楞一楞的,但也不甘心在口头上被完全压制,便带着几分心虚,反驳说:“荆湖、吴越的情况,我们不太清楚,但凤翔的李茂贞我们还是知道的。岐王曾是我蜀国的姻亲,但他为人反复无常,他的誓言能够相信吗?又听说如今契丹日益强盛,大国就不担心后顾之忧吗?”
李严对此嗤之以鼻,反问道:“你觉得契丹的强盛,能和伪梁相比吗?”
宋光嗣的心更虚了,只好试探式地回答:“好象差一点儿吧!”
“这不就对了,”李严笑道,“我大唐灭伪梁都如摧枯拉朽般容易!何况是还比不上伪梁的小小契丹呢?今大唐之兵遍布天下,随便发个一镇之众,就可以在旦夕之间灭了它!之所以圣天子留着它不问,只是不想在偏远蛮荒之地穷兵黩武罢了!”
面对李严赤祼祼的外交威慑,接到宋光嗣回报的王衍,也不知道是不是想展示一下蜀国的富强,来对后唐实施反威慑,还是纯粹就是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想安利一下自己的喜好,特意安排李严观赏自己创作的大型布景戏《采红莲队》。
《采红莲队》大量使用此时在中原非常昂贵且难买到的蜀锦做布景,场面极尽奢华:如用彩锦铺在楼阁上,做成“蓬莱仙山”;用绿色带状的丝绸制成围绕“仙山”的“水面”,在“水面”下边用风囊吹风,制造水纹波动的效果;在“水面”上有彩绸制成的彩舟、红莲、水兽;再加上焚烧香料产生的袅袅轻烟,让观者有一种置身仙境之感。
十大贤臣 十四
2019-101
在李严出使前蜀之前五百五十五年,华夏处于另一个大分裂期的十六国时代,前秦派将军石越出使前燕,前燕太傅慕容评故意用最奢华的大排场来接待石越,以炫耀燕国的富庶。燕国大臣高泰当时就反对说:“石越来访,为的可不是两国的长期友好,而是带着入侵的企图,要看看我国有没有可以利用的破绽。我们应该通过展示兵威,阻止他们的图谋。不但不这么做,反而向他们表现我们有多么奢侈腐化,越发要被他们瞧不起了!”
王衍大概不知道这个典故,也没人提醒他,于是,他用奢侈成功地做到了让后唐使节瞧不起。五月,李严访问结束,王衍礼送其返回后唐,一到洛阳,李存勖接见了李严,寻问蜀国的具体情况。
李严先介绍了前蜀与中原相比,堪称富庶的经济状况:“我亲眼所见,咱们这里能买到的最好的蜀锦,还比不上王衍戏班子用来制作舞台布景的下角料!这是因为蜀国有法律规定,禁止将蜀地出产的上等丝绸销往中原,只有品质低劣的残次品才准许出口,蜀国人将这些出口到中原的残次品蔑称为‘入草物’,觉得我大唐就是老少边穷地区,只配用劣等货。”
李存勖听罢,勃然大怒:“货物入中国,居然叫什么‘入草’!王衍以为他可以不当‘入草人’吗?”
李严见机,乘热打铁,向李存勖进言说:“王衍就是一个不懂事的轻浮少年罢了,行为荒唐放纵,对处理国事一点儿不用心,同时还疏远元老,亲近小人。他最重用的大臣,如王宗弼、宋光嗣等,都是只知道对上溜须拍马,对下作威作福,借助手中权力非法敛财,贪得无厌之人!其国内贤愚颠倒,赏罚紊乱,君臣上下,没有人关心国家安危,一心一意地把精力都花在奢侈享受上,争相比赛谁更荒淫!以我看,像这样一个国家,只要大军一到,必然土崩瓦解,可以翘足而待!”有志于一统的李存勖听罢,更坚定了先从前蜀开刀的决心。
再说成都方面,前蜀群臣对李严的来访产生了不同反应。很多人虽然没有明说,但后来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已经对后唐强大的武力心怀恐惧,但也有强硬的主战派主张迎难而上,准备与唐军对抗。
宋光嗣之弟宣徽北院使宋光葆,算是此时前蜀群臣中的有识之士,上书王衍称:“很明显,晋王已经有了欺凌我国的野心,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该马上选将练兵,进驻各沿边要塞。同时要积蓄粮草,整修战船,对即将发生的入侵严阵以待!”
王衍觉得有理,马上任命宋光葆为梓州观察使兼武德节度使,出镇东川,替换下自己那个只关心发财的舅舅徐延琼,负责对唐备战。宋光葆出镇东川后,调查了前方的实际情况,又向上疏王衍,提出一套对后唐以攻为守,先发制人的方案:
“请于嘉州(今四川乐山)沿江造战船五百艘,募水兵五千人,沿长江东下出三峡,臣同时率东川之师与之配合,水陆并进,攻向江陵。条件有利则进取,条件不利则退守峡口。东北沿边各军,要抢先占据险要,严防死守,先立于不败之地。另外从国内精选骁壮三万,奇袭凤翔、长安,运气好的话,可夺取关中,东据黄河、潼关之险而守。然后北招契丹,多许诺他们一些好处,让契丹兵南下,与我军呼应,夹攻后唐。如果运气不好,则重兵退守大散关,巩固我们的边防。这样做,即使不能成功,也可以事先打乱敌人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