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门易嗣 九
当时扬州正有疫情,人皆传说:连瘟神都害怕朱瑾,只要取朱瑾坟上的土和水服下就能痊愈!于是,就不断有人到朱瑾坟上取土当药,每取完一次“药用土”,都又要填上更多的新土,也许是想借助朱瑾的神灵给它们“开光”吧?结果,使得朱瑾的坟墓象有生命会成长似的,一天比一天更高大醒目。
后来,徐温得知这一情况,勃然大怒,下令将坟抱开,挖出朱瑾的尸身,投入城北的雷塘喂鱼!但紧接着,徐温就病了,他梦见朱瑾挽弓射他,便又下令将朱瑾的尸体捞上来,葬于雷塘边上,与同样葬于雷塘边上的隋炀帝杨广,成了死后的邻居。
另外,朱瑾的自刎,也无法兑现他临终前愿一身顶罪的遗言,因为让不让他一身担当,搞不搞株连,并不是他说了算的。
在他死的时候,说了算的人还远在金陵。但他的代理人已经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到的扬州。为了等待宋齐丘的预言应验,徐知诰早在扬州城内埋下了一名眼线。听闻徐知训已死,这名眼线:亲吏马仁裕立即出城渡江至蒜山(当年刘裕大败孙恩之地),将这个消息告诉徐知诰。
一直像少先队誓词一样“时刻准备着”的徐知诰,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率军渡江,进驻扬州,迅速稳定了不安的人心,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实际上临时接管了徐知训留下的空缺,开始执掌吴国的日常行政大权。虽然徐知诰在内心对名义弟弟的自取灭亡,肯定充满了喜悦,但他一定得做些为徐知训报仇的事,来取悦义父。
再说,徐温在得知徐知训被杀时非常震惊,由于此前徐知训的信息过滤工作比较出色,关于徐知训不好的方面,众人害怕遭报复,谁也不敢告诉他。这样一来,徐温听到看到的,都是些不完整信息。比如对自己这个儿子的赞美之辞,什么“昌华相公”之类的。而儿子欺压群臣的事迹,徐温虽然不大可能完全不知道,但在前面优秀的“九个指头”的大背景衬托下,很可能被徐温看成是儿子恩威并施,御下有方的证明。
一个君主最好既能让人尊敬,又能让人恐惧,如果两者不能兼得的话,让人恐惧优于让人尊敬,因为人不一定会感恩,但几乎肯定会怕死。虽然马基雅维利还没有将这段话写下来,但这个道理,对于徐温这样的乱世枭雄来说,无疑是清楚的。儿子将来要做吴国的主宰,可他没有参加过创业,也没有什么功迹,不可能有多高的威望,与其争取老臣们不可靠的尊敬,还不如让他们害怕 ,所以儿子做的基本上是没错的!
可谁知道,这样优秀的,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怎么会突然就被人杀掉了?徐温既痛心又愤怒,他认定:这起事件不会是偶然的,在它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反徐氏组织,他需要对朝中进行一次大清洗,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首先遭殃的,自然是朱瑾的家人。他们被全家逮捕,随后依照徐温的命令,将朱家满门抄斩!
临刑之前,朱瑾的妻子陶氏夫人,看着即将砍向自己脖颈的鬼头大刀,忍不住大哭起来。朱瑾的爱妾却是个异常坚强的女中丈夫,坦然对陶氏夫人说:“姐姐有什么好哭的?我们马上就能和老爷重聚了!”陶氏夫人听了,便努力收住眼泪,与朱瑾的爱妾一起从然就死!也使得每一个看到这一幕的人,无不感慨叹息。
徐门易嗣 十
朱瑾杀徐知训那天,虚领泰宁节度使(泰宁镇此时属于后梁)的淮南老将米志诚听到风声,马上带着十几名亲随骑兵奔出家,一路打听朱瑾在哪儿?随后,听说朱瑾已死,才返身回家。因为当天米志诚并未与朱瑾见面,他当时究竟想干什么,是要抓捕朱瑾?还是站在朱瑾一边,共同起兵倒徐?真相其实并不清楚。
但徐温可能平日就不信任米志诚,听到这条消息后,立即给这员沙陀人出身的老将做出了有罪推定:他肯定是与朱谨同谋!虽然自己一时还到不了扬州,徐温还是密令先到扬州的徐知诰,与老伙计严可求:设法诛杀米志诚!
米志诚也是吴国有名的勇将之一,严可求怕处置不当,会激之生变,就制造了一个假消息,谎称吴军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大破马楚之兵。在扬州的文武官员听到这消息,都例行性地入见吴王,表示祝贺。
一般大臣晋见吴王时,当然是不能携带武器的。米志诚就这样赤手空拳进了吴王府,被严可求埋伏好的勇士给当场拿下!随后军队包围了米志诚家,又抓走了米志诚所有的儿子,父子一行全被斩首!
除了这位很有可能是被冤杀的米志诚,还有另一个十足的倒霉蛋,不知为什么也被徐温列进了要第一批处决的黑名单。
大家还记不记得,李唐王朝派往淮南的最后一位宣谕使李俨(原名张播,是晚唐宰相张浚的儿子,前蜀宰相张格的弟弟。我不清楚李晔为何毫不避讳,将自己哥哥唐僖宗李儇的原名赐给他)?
虽然那时唐昭宗李晔正被挟持到凤翔,所以派李俨来的人实际上是岐王李茂贞,而非唐朝皇帝。不过,这并不防碍杨行密和他的政治继承人们,揣着明白装糊涂,把李俨当成了一件高级政治装饰品,一遇重大事件就把他搬出来,以彰显杨家对大唐王朝的忠肝义胆,宣示淮南集团在道义上的合法性。如天复二年(902年)杨行密受封吴王,开平二年(908年)杨隆演再受封吴王,都是由李俨以大唐天子的名义,下旨册封。
在那些日子里,李俨在淮南虽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地位极其崇高,待遇自然也非常丰厚。但谁料随着时间的推进,大唐王朝的背影渐渐淡去,李俨作为政治装饰品的用处也渐渐消失了。于是李俨像一份被扔进回收站的垃圾文件,扬州没资格住了,寄居于海陵县(今江苏泰州),供应渐无,甚至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更倒霉的是,徐温平时不关注他,此时突然把他给想了起来:李俨一定对自己的生存境遇不满吧?不满的人就会有动机造反吧?朱瑾造反他多半也是同谋吧?在这一串莫名其妙的逻辑链牵引下,李俨也被抓了来,与米志诚一同处斩!
如果按徐温原先的本意,杀米志诚、李俨只不过是大清洗前的热身活动。不久后,这位吴国的实际主宰者赶到了扬州,准备穷搜朱瑾一党,然后再大开杀戒,给儿子报仇!
扬州的文武官员们因此人心惶惶,十分恐惧。因为如果细细追查谁谁和徐知训有过梁子,恐怕大多数人都跑不了,毕竟徐知训早已欺负人上瘾,没受过他欺压的官员估计不多。说远了,连徐知诰都不一定脱得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