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九个月天子 十

地段虽然不太理想,但能得到一块天高皇帝远的地盘,还是暗暗激起了高季昌原本深藏的进取心。想当年,他的名义爷爷朱温初入汴州的时候,处境比这还差,不是吗?因此,随着朱温渐渐年老昏聩,高季昌渐渐生出割据荆南,独霸一方之志,把这个节度使当得越来越用心,积极经营自己这一亩三分自留地。高季昌以倪可福为大将,梁震、司空薰、王保义等人为谋士,周旋于都比自己强大的梁、吴、楚、蜀之间,谋求自立。

先是招揽流民,恢复生产,这些是最基本的,荆南稍得安定之后,高季昌更重视的,是将江陵城要塞化。乱世到处都可能是敌人,敌人来了守不住的话,你积累的人员财富只是白白便宜了后来者。于是,就在本年(乾化二年,912年)初,高季昌不惜血本,征发了十余万人力重修江陵城防,扩建外城,包括士卒,军官,甚至高季昌本人都要参加义务劳动。高季昌定的工期十分急促,例如,他手下头号战将,也是他的儿女亲家倪可福负责修筑外郭城,未能按时完成进度,都被重打了一百大板。回去将女儿找来,对她说:“回去告诉你舅舅,我只是为了立威,让大家努力施工,不是有意要折辱他。”

另外,由于自己本钱有限,为了少花银子多办事,节约闹革命,高季昌做了一件让考古学家们痛心疾首的事,他下令把江陵古城周边五十里内的所有墓葬全给强拆了,将拆下来的墓砖、大石等直接送上工地,当建筑材料。陪葬品怎么处理没说,想来肯定不会被浪费吧?没过多久,坚固的江陵新城拨地而起,只不过也产生了一点儿副作用,据说每到夜幕降临,江陵新城就能看见飘来飘去的鬼火,侧听静听,似乎还有孤魂野鬼的哭泣声,让人有兰若寺一夜游之感。

造好了自己的乌龟壳,高季昌做到了“退可守”,开始考虑“进可攻”。他首先想到的目标,是王建的前蜀,准备收复以前曾属于荆南的地盘,但这次出征很不成功,为蜀将王宗寿所败。

高季昌灰溜溜地返回江陵,正自感没趣,忽得知李存勖出兵救朱友谦,不由得又是灵机一动。自古以来,“荆襄”并称,只有“荆”,没有“襄”,多让人遗憾啊?高季昌马上高调宣布,他奉圣旨,要出兵勤王,其实是袭击襄阳。但可恶的是,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也太多了一点儿,后梁山南东道节度使孔勍早看穿了高季昌想打什么小九九,早早设伏以待,结果北进的荆南军队失利而返。高季昌偷鸡不成又蚀了把米,不由脑羞成怒,便切断与后梁中央的联系,停止向洛阳输送贡赋,正式成为一支新的独立势力,“十国”中最弱最小的“南平国”开始初现雏形。

就这样,在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即将结束之际,距离朱友珪上台仅有半年多,后梁帝国却在这半年内,就接连发生了张厚、刘重遇的兵变,朱友谦的倒戈,并失去对魏博、河中、荆南三个重要藩镇的控制权。在朱友珪手忙脚乱的应对中,他只摆平了一个最弱小的刘重遇,而对其他反叛的人,全都束手无策!

在下说的没错吧?朱友珪弑父之后的日子,比他弑父之前更难的多。如果再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后梁帝国还有没有可能再坚持一年,都不好说。只不过,对于后梁帝国来说,有些幸运的是,朱友珪灾难性的短暂统治即将画上句号。

九个月天子 十一

在遭遇数不胜数的诸多晦气之后,新的一年总算是来到了。公元913年,阴历正月二十一日,朱友珪到洛阳南郊举行了祭天大典,宣布大赦天下,同时改年号为“凤历”,他真诚地希望:新的一年将有新的开始,但愿去年的许多霉运,都随着老爹那个不吉利的“乾化”年号一起被埋葬吧!

不过,即使在朱友珪的诏书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个新的开始。大赦令中明确注明:凡是去年参与了刘重遇兵变的龙骧军逃兵,都不在赦免之列!

没办法,摆平刘重遇兵变,是朱友珪在去年面对叛乱浪潮时,唯一拿得出手的实绩。大梁天子既不愿让去年的叛乱大潮延续到今年,可他又不敢打老虎只敢拍苍蝇,那就只好按照“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法治”原则,给杨师厚那些人送胡萝卜,而将大棒挥向逃亡中的龙骧军乱兵。

朱友珪没有想到,这么做将给他带来什么报应,更不会想到,那报应会来的那么快。

其实,去年朱友珪还是幸运的,张厚、刘重遇、杨师厚、朱友谦、高季昌那些人,他们都还只是不满意朱友珪递过去的肉骨头,而选择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去抢自己看中的骨头。而不像有一些人已经发现,朱友珪本人身下的那张坐榻,才是超越了所有肉骨头的,最肥美多汁的存在!

看到这一点的那些人中,最核心的一个,是一直没有被朱友珪纳入防范名单的四弟,坐镇汴梁,至少在名义上掌握着大部份侍卫亲军的均王朱友贞。就如在下在前文的推测,朱友珪和朱友贞实际上很可能是同母兄弟,从各种记载来看,朱友珪其实是很信任朱友贞的,比如镇压刘重遇兵变的军队就是从朱友贞这里调去的。可能为了和这位帮自己杀掉朱友文的好弟弟保持密切联系,共渡难关,朱友珪派了一个比较信得过的人做自己与弟弟之前的联系人。

什么人比较信得过呢?还是亲戚比外人可靠一点儿吧?于是,朱友珪做出了一个失败到,甚至让他来不及后悔的决定:让他的姐夫(也可能是妹夫)赵岩接受这个任务,前往汴梁。

赵岩,是当年挫败黄巢猛,坚守陈州三百天的名将赵犨的次子,这位官二代虽然从未有任何卓著表现,但依仗着父辈的功勋恩荫,不但娶到了朱温的女儿长乐公主,而且在后梁帝国的官场上一路平步青云,先后历任卫尉卿、驸马都尉、右羽林统军、右卫上将军、大内皇墙使等一大堆皇帝身边的亲近要职。赵岩虽谈不上有什么功劳,但在禁军中日子混久了,也挺有影响力的。

有追求的人从不在成就面前止步,赵岩到此时为止的人生,虽然已经能让我辈穷屌丝们羡慕地两眼放光,但在他自己看来,还很不如人意。赵岩有一位人生偶像,也是一个驸马都尉,唐宪宗的女婿,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堂兄杜悰。

杜悰之所以能成为激励赵岩不断进步的动力之源,是因为他的确称得上一位混日子型的官场达人,生前的发达远甩他那位著名的堂弟N条大街。在杜悰漫长的仕途中,曾两度拜相,五度出任大镇节度使,时时顾小家忘大家,在享尽世间荣华后高寿离世,留给后世“处高位而妨贤,享厚禄以丰已。无功于国,无德于民。富贵而终,斯又何人也!”的“高度评价”。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4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4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