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诸神的黄昏 五

正如柳璨临终前的自我评价,蒋玄晖、柳璨、张廷范都属于那种打死也不冤的恶棍,但他们还是丧命于这样一场大冤狱。由王殷和孔循虚构出来的,大部份由朱温死党组成的“保唐阴谋集团”全军覆没,真正变成了死去的同党。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朱温老糊涂了吗?他为什么要对给自己卖命的狗腿子下如此狠手呢?

在下读过的几乎所有古史都采用了差不多口径一致的答案:朱温想当皇帝想疯了,忍受不了像“封大国受九锡”这样的一点点拖延,所以才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挥屠刀。不过,在下有一个很讨人厌的毛病,就是不太迷信权威,凡事常问个为什么。比如这个答案,如果把它代入当时的环境仔细想想,真的没有破绽吗?

果然,问题出现了。支持朱温急于称帝一说的证据,其实是非常勉强的,仅有朱温的那句话“借使我不受九锡,岂不能作天子邪!”而已,但这句话是否就真正表明了朱温对皇位的迫不急待,还大可商榷。

我们先来看看,他说得对不对吧。如果从篡位程序的发明人王莽来看,显然是不对的,但王莽定下的东西,毕竟也不是不容更改的金科玉律,在后世多次被打破,并且开先例的人并不是朱温。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以受禅建立的朝代中,最成功的头两名,都未曾接受过九锡。

其次受九锡真的会耽误篡位的进度吗?空口无凭,我们还是看看魏晋以来的实例吧。那些受九锡,但本人未篡位的,如曹操、司马昭、高欢、宇文泰之类属于另一类,姑且不论,在下只举那篡了位的例子:

宋武帝刘裕,义熙十四年(418年)六月接受九锡,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废晋称帝,间隔时间为两年;

齐高帝萧道成,升明三年(479年)三月接受九锡,同年四月称帝,间隔时间一个月;

梁武帝萧衍,中兴二年(502年)二月接受九锡,同年四月称帝,间隔时间两个月;

陈武帝陈霸先,太平二年(557年)九月接受九锡,同年十月称帝,间隔时间一个月;

隋文帝杨坚,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接受九锡,同月称帝,间隔时间不到一个月;

唐高祖李渊,义宁二年(618年)三月拒受九锡(请注意,是拒受),同年五月称帝,间隔时间两个月。

只不过,由于李唐在历史上的总体形像,比朱梁光辉得太多,所以在史书上,李渊拒绝九锡的理由光明正大的一榻糊涂,他说:“你们这些马屁精,怎么能提这种要求呢?我刚刚辅佐国政,就给自己加官进爵,怎么可以呢?…这些玩意儿,不过是上欺天,下欺人…如果天子(隋恭帝杨侑)了解内情,他一定不会批准;如欺天子年幼无知,让我自己哄抬自己,再出面推辞,我平生岂能做这种骗人的事?”

但结合唐高祖稍后的实际作为,你能说“难道我不受九锡就不能当天子?”不是他的心声吗?朱温推辞九锡的表章原文我们今天看不到了,但想来上面的文辞字句应该同样正气凛然吧?

由上面的诸多实例可知,从受九锡到称帝所需要的时间是没有固定标准的,大多数也就是一、两个月而已,朱温是否急到连一、两个月都等不得呢?那好,我们来看看他的实际情况:朱温是在天祐二年(905年)十一月拒受的九锡,到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才篡的位,间隔时间达一年零五个月。

诸神的黄昏 六

至此,可能出乎很多朋友意料的事实已跃然于纸上:闹了半天,原来所谓受九锡会影响篡位的进度一说,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在这一群篡位皇帝中,就时间而言,只有刘裕比朱温更有耐心,以最夸张的隋文帝杨坚为例,从受九锡到称帝历时居然仅十天!

再退一步说,朱温真的等不得受九锡就想当皇帝的话,柳璨、蒋玄晖等,在最后一轮努力中,其实也已经帮他一步到位,把李柷的禅位诏书都弄来了。但朱温也同样拒绝接受,他此时的意图不在他早晚会得手的帝位,已经非常明显了。在下以为:蒋玄晖等人是会错了老板的真意,所有的自救行动,其实是在一个劲的拍马腿。

但奇怪的是,古史宁肯抓住不确实的只言片语,硬说朱温急于称帝,却不愿将这一评语,送给一大批远比他更猴急的同行。

了解到这几点事实之后,我们猛然发现,在这一事件中,古史的作用,就是一面巨大的哈哈镜,镜中的那个望着皇帝宝座猛流口水如小丑一般的朱温,根本就不是他的真容。何谓“善善恶恶”?何谓“春秋笔法”?怎样用褒贬来代替事实?这就是古史中最典型的例证之一。

那么话题又转回开头,朱温如果不是因为称帝进度受阻而行凶,那他又是为了什么原因非要杀蒋玄晖等人不可呢?在下以为,也许另外一则发生在朱温身上,但具体时间不明的典故,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相对近距离的观察点。

据说有一次,朱温带着一帮幕僚文士外出巡视途中,走到一棵大柳树下稍作休息。突然,朱温对着树大发感慨道:“好大一棵树啊,这样上等的柳木,正好用来做车毂!”

所谓“车毂”,就是车轮正中,用来固定车轴与车轮的圆环,有时候也泛指车轮。车毂今天一般要用滚珠轴承来制作,是常见的机械零部件中,对硬度及耐磨性能要求最高的。古人的马车没这么矫情,但也肯定不能用柔软易变形的柳木来制作,否则你驾车走不出几里地,就得赶快拖回车行大修了。

众幕僚一听,梁王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缺乏常识的高论,不由一愣。但眨眼之间,其中几位聪明人已经想通了:这不就是指鹿为马的翻版么?就是朱老板在考验我们,是否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与领导的立场保持一致?熟悉典故的人谁不知道,当年在同样权势熏天的赵高面前,那些不把马说成鹿的笨蛋是什么下场!于是,那几位聪明的幕僚马上附和道:“梁王说得太对了,这样好的柳木,不用来做车毂真是浪费!”

可他们哪里想到,在很多地方,历史并不能提供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朱温突然脸色一变,喝斥道:“你们这帮没底线的文人,就知道顺着老大的意思拍马屁,即使把老大拍沟里也不当回事!谁不知道,车毂必须用坚硬的榆木来做,柳木能做个屁!”然后,他回头对随身的卫士们说:“你们还在等什么?”左右卫士的理解力还是不错的,马上纠出那几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幕僚,当场处决!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首先,在朱温的本性中,存在视他人为刍狗的残忍,尤其在失去制约的情况下,可能为一丁点小事草菅人命;其次,朱温对于对自己有害的恭维存在一定免疫力;第三、他城府极深,可以为清除他所认为的隐患来实施钓鱼执法。所以,当他表现出似乎要当皇帝的意向时,也许是在另一种方式,说这柳木可以做车毂呢。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3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