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二陈之乱 十二

但不管怎么说,钱郎再好,那也是人家的孩子,杨渥再混蛋,也是杨行密这个不称职父亲唯一现实的可选项。于是,卧榻上的杨行密,叫来了节度判官周隐,让他给自己起草一道公文,招唤杨渥回扬州。

据史书上说,周隐这个人很有特点,忠诚、直率、不长脑子。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叫大公子来是什么意思,于是他迟疑了片刻,不肯写这道公文,反而自作聪明地提议道:“宣州司徒(即杨渥)容易听信小人的谗言,又喜欢击毬酗酒,不务正业,不是能够守住大王家业的人。大王您的其余儿子还太小,也驾驭不了众将。依我看,庐州刺史刘威,是从小卒起就追随大王的老臣,一定不会背叛您,不如暂时将淮南的大权交给他代为掌管,待公子们长大,再交还公子们。”

杨行密很吃惊:身边竟有这么块榆木疙瘩!要论交情的话,那田頵和我的交情不比刘威更加深厚?结果怎么样?要换了朱温,当时就可能喊人把周隐拖出去剁了,但杨行密毕竟是仁义之主,只是闭口不言,等着其他人说话。

这世上比周隐聪明的人多得是,杨行密亲兵卫队的两位指挥官,左牙指挥使徐温与右牙指挥使张颢一起发声,忠肝义胆地反对周隐的胡说八道:“大王您一生戎马,几万次出生入死,为的不就是给子孙留下一片基业,岂能拱手送给他人!”

杨行密满意了,叹道:“只要有你们这句话在,那我死也就能瞑目了。”

稍后,徐温与他的心腹谋士严可求,从周隐强索到召唤杨渥的公文,即刻发往宣州。

同时,扬州城中还传出了杨行密一条例行的,看起来似乎不值得浪费史书版面的命令:调大将王茂章任宣州道观察使,接替杨渥离任留下的空缺。但谁知,就这么一丁点不叫事的事儿,却被杨大公子玩成十国历史的一大转折点。

数日后,宣州,杨渥正向王茂章交接手续,突然提出了一个不符合常规的小小要求:“宣州府衙的卫兵,还出巡用的帷幕,我都很喜欢,我要带走。”

王茂章那天也不知是不是脑袋撞了墙,还是神经搭错了路,或者他实在是不喜欢这位富二代,竟然一点儿也不珍惜这讨好新领导的难得机会,傻愣愣地回绝道:“大公子你回到扬州,那什么好东西没有啊?何必要宣州的呢?你要就这么拿走了,我一时到哪儿配去?”

杨渥像一个被骄惯坏的孩子,没能要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很不高兴。不过没关系,小爷先记下这笔帐,过几天找你算!

十月十二日,也就是朱温正在光州城外与柴再用交流感情的时候,杨渥回到了扬州。四天后,由李俨(就是张浚那个儿子)代表天子,任命杨渥为淮南留后。又过了一个月,就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备慨叹,唐末一代英豪,吴王杨行密“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病逝于扬州,将一个半成品的吴国,留给了他不成器的儿子。

二陈之乱 十三

李俨再次按照淮南集团的要求,代表天子,发下诏令,把杨行密的官职打包全塞给了杨渥。任命杨渥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侍中,并承袭了杨行密曾经的爵位:弘农郡王(之所以杨渥承袭的爵位不是吴王,大概因为唐朝已经封钱镠为吴王,虽然那实际是朱温的意思,但淮南集团为表现本方对朝廷的尊重,所以不在虚名上计较吧)。

在遥远的晋阳,李克用得知杨行密可能要死了,忙派人密携帛书至扬州,与淮南集团的新领导人重申彼此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反朱温同盟继续有效。

新官上任的杨渥,对李克用伸出的橄榄枝没有做出太明确的回应,因为他现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另一件大事上:收拾王茂章!那怎么收拾呢?像他父亲对付朱延寿那样,下一命令,说老王啊,我很欣赏你喔,正准备重用你,来一趟扬州吧?杨渥才没这么多心眼呢,他的方法简单粗暴直接:命马步都指挥使李简为主帅,大张旗鼓地出兵讨伐宣州!

轮到王茂章傻眼了,不就是没让你带走外出野营的行头和随从嘛,就一丁点儿余地都不留,发大兵来打我,至于吗?王茂章感到宣州目前处于淮南集团的腹地,孤立无援,自己在军中又没有绝对影响力,战和守都是等死,不如走吧。于是,王茂章决定带上自己的人,放弃宣州,向南投奔钱镠。

这个时候,两浙的二陈之乱,还陶雅大军的帮助下,如火如涂地进行中。钱镠的军队在九月底,于越州西南的暨阳(今浙江诸暨)小挫敌锋,才将战线暂时稳定下来。但由于两浙集团与淮南集团之间实力的不平衡,打持久战对钱镠是不利的。

在此期间,朱温虽然也两次从北方进攻淮南,但效果已见前文,根本就没有迫使淮南军从两浙调走一兵一卒。钱镠的处境正越来越艰难。

可没想到正山穷水尽疑无路,突然间便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在睦州(今浙江建德)指挥作战的陶雅(原刺史陈询已经被送到淮南去了),得知宣州的王茂章反了,深恐王茂章派军南下封锁天目山山道,那样自己的后路和援兵都将断绝,马上放弃了睦州,率军急速撤回歙州(今安徽歙县)。

钱镠乘机发动反攻,轻轻松松地收复了睦州,然后与前来投奔的王茂章会合,将淮南干涉军全部赶到天目山以北。原本声势强大的反钱镠联军三去其二,陈璋被孤立了,他支持不住,被迫放弃婺州,退回自己的老根据地衢州,又死守了将近一年。杨渥虽然在后来也一度派兵支援,但时机已失,无济于事。第二年九月,陈璋突围逃走,投奔淮南,两浙的二陈之乱,以失败告终。

可以说,正是杨渥用自己的轻佻,毁掉了吴国最有可能击灭吴越的一次机会,杨吴因此无法独霸江南,从而使中国的历史最终演变成了五代十国,而没有变成第二次南北朝。

又过了一年,钱镠派自己的儿子钱传璙和钱传瓘南征卢约。钱氏兄弟先克温州,斩卢约之弟卢佶,而后转攻处州,卢约见大势已去,开战投降。这样,经过连绵数年的苦战,钱镠终于再次统一了两浙各州,并在此过程中,完全消灭了各地方小山头。从此以后,直到钱弘俶纳土降宋,吴越国境内再也没有发生过上规模的兵变或叛乱,成为整个五代十国时期,保持和平稳定最久的国家。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35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