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二陈之乱 十

就在朱温派杨师厚攻入忠义镇的同进,王建就已派义子王宗贺为主帅,出兵进攻金州(今陕西安康),攻入汉水的上游,以牵制梁军的行动。经过一个多月的交战,王宗贺击败依附朱温的昭信节度使冯行袭,迫使冯行袭退守均州(今湖北十堰),冯行袭的部将全师朗举金州投降蜀军。

如果此时襄州还在坚守的话,那汉水中游的朱温不得分兵去付汉水上游出现的新威胁。但谁让赵匡凝兄弟都已经跑路了呢,蜀军如再前进,就不是东西夹击,而是孤军深入了,故王建见好就收,任命王宗贺为金州观察使,统辖金、巴、渠、开四州,就地驻防。

既然蜀军已止步不前,它暂时就不再是威胁,让冯行袭自己对付就行了。已经得手的朱温,在留下杨师厚、贺瓌两员大将镇守刚刚到手的地盘之后,也打算要班师回汴州了。可就在十月一日,朱温突然改了主意,命大军不回去了,改道东征,再次讨伐杨行密。

谋士敬翔知道士兵们在刚刚取得一次重大胜利后,都觉得任务已经完成,紧张的心情都已经放松,都急于回家领赏休假。在这种情绪支配下,让他们马上再打一场大仗,胜算不大,便劝阻说:“我军此次出征,仅仅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削平了两个大镇,开疆千里,远近各藩得知此事,没有谁不感到震惊恐惧!这样的声威来之不易,应该加倍珍惜,不该急急忙忙地又发动一次没有把握的战争,把它白白浪费掉。依我看,咱们的士兵都已经疲惫,不如先回军休息,等遇上合适的机会再出兵不迟。”

据说当年朱温用兵作战,只要张夫人认为不合适,一纸书信就能把朱温叫回去,敬翔虽是朱温的首席谋士,他的话却没有张夫人那么大的威力,这一次朱温就没有听从,仍执意要与淮南干一仗。

十月六日,朱温亲率大军从襄州出发,第二天,进至今湖北枣阳,这时,天上突然下起大雨,气温骤降,并把所有道路都被浇得泥泞不堪。由于此次军事行动是仓促决定的,准备并不充分,士兵们大都没有配备雨具和冬衣,这使得朱温的大军只得在雨水和泥浆中,裹着湿冷的单衣,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军,辛苦倍尝。

这支本来就因为期望落空而怨声载道的大军,此时更加士气低落,在一路行军中,还未开战,就已不断有士兵逃亡。

军队处在这样的状态,是不适合打硬仗的,所以朱温进至光州(今河南潢川)时,没有攻城,而是遣使进城,恐吓守城的吴将柴再用说:“你如投降,我就任命你当蔡州刺史。你如果不降,等我攻下城池之后,一定把全城杀光!”

柴再用命守军登城抵御,全城严密戒备,然后身披甲胄,走上城楼,对着朱温恭恭敬敬地下拜道:“咱们光州不过一座小城,兵也少,守备也弱,大王哪里值得为了它来浪费您的雷霆之怒呢?这样吧,大王你先去打一下值得你一打的寿州(今安徽寿县),只要您把寿州打下来,我马上遵守您的命令,开城投降!”

也许伸手不打笑脸人吧,朱温虽然在光州城下停留了十多天,但只让士兵略略作了一下休整,稍稍恢复士气,对光州城却始终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二陈之乱 十一

十月二十三日,朱温再率军从光州城外起程,继续东进,他们的运气真是背得要命,才一出发,又遇上了连绵不绝的大雨。更扯的是,这样一支大军竟然在一马平川的淮南迷了路,多走了近一百里的冤枉路,才疲惫不堪地来到寿州城郊。

此时,吴军已在寿州城外坚壁清野,严阵以待。朱温见他的士兵已经没有能力马上攻城,打算对寿州实施长期围困,这个计划才一开始,就发现理论没法联系实际,梁军竟然连绕着城池,修筑一道营垒的建筑材料都弄不到!

实在没办法了,朱温只得率领他的疲惫之师西撤至正阳,然后设法渡过淮河北归。屋漏偏逢连夜雨,原先那个一脸堆笑的柴再用,趁梁军北归之际,悄悄派兵抄朱温的后路,在梁军的屁股后面又狠狠踹了一脚,斩杀近三千人。另外,梁军由于行军困难,沿途被抛弃的辎重物资,更多得难以计数。

总之,这是朱温一生用兵纪录中颇为难看的一页,虽然不能算大败,但实在是吃亏老妈给吃亏开门——吃亏到家了!

朋友们也许觉得奇怪,按说朱温早已是身经百战,且有过一大堆光荣战绩的沙场老枭雄了,为何会不听敬翔的谏言,犯下打无准备之战这样并不高明的错误呢?

个人猜想,除了朱温大胜之后,一时骄傲轻敌,以及他在两浙的小弟钱鏐,正在淮南支持下的二陈之乱中苦苦支撑,急需援助外,很可能他还得到了一个情报:他此生的第二号死对头,吴王杨行密可能快要死了。

杨行密这次确实病了,不是装的,而且来势极猛。就在九月中、下旬的时候,杨行密还没得病,或者至少还没有大病,因为他还会见了刚刚来投奔他的赵匡凝,并开玩笑说:“你在襄阳的时候,年年给北边的大盗,现在落了难,怎么却来投奔我啊?”赵匡凝答道:“我作为一个地方官,事奉天子,年年进贡,是职责所在吗,怎么能叫作送给大盗呢?今天我跑来归附大王,不正证明了我不愿向大盗屈膝吗?”杨行密笑了,吩咐对赵匡凝一行人要从优安置。

然而,才到十月上旬,杨行密就病危了,以至于他自己和他身边的人,都认为他大限将至。于是,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谁将成为淮南集团新的掌舵人呢?

杨行密至少有六个儿子,分别是正妻史夫人所生的长子杨渥、次子杨渭(后改名杨隆演),以及其他侧室所生三子杨濛、四子杨溥、五子杨浔、六子杨澈。在这一年,杨渥有十九岁,已经担任宣州道观察使,而老二杨渭才八岁,其他兄弟自然更小,由此看来,杨渥不但是嫡长子,而且是兄弟中唯一的成年人,继承人的位子应该毫无争议。

可糟就糟在,杨渥这个继承人实在不让人省心,他在性格为人上,几乎找不出一丝父亲的遗传基因,好酒、贪玩、为人轻浮急躁,是一位如教科书般典范的花花公子,在淮南名声很差,上上下下的文武官吏,几乎没人喜欢他。也正因如此,当初杨行密见到钱传璙时,才会说出“生子当如钱郎”的话来。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3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